■李永怀周/海南省陵水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法律意识素养作为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之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为了提高陵水中学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素养培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和解读。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不但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还是教学引导和主导力量。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通过教育叙事方式的运用,来反思教育教学问题,以提法律意识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新课改告诉我们:教育是生活的一种,生活即教育。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是以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在《征税与纳税》的课堂教学中,我考虑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但同时也包含有法律方面的内容,我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渗透法治意识的教育。在课堂讨论部分,我给学生们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案例,包括山东宝升珠宝行原经理周海兴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行贿等行为被判处死刑;明星刘晓庆因偷逃巨额税款被捕入狱;明星范冰冰因偷税漏税被罚款8亿人民币等新闻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们阅读,同时设计了一些问题,如“大家仔细阅读案例材料,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呢?偷税漏税对国家与社会会造成什么伤害,作为公民,我们又该怎样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呢?”,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从讨论和思考中获得要诚信和守法的意识。
在《征税与纳税》教学中,出示案例材料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案例材料进行相互讨论与沟通,案例新闻都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范冰冰事件社会震动很大,学生们也很感兴趣,讨论十分热烈。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在教室来回走动,听听学生们的想法,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与交流,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刘晓庆偷税漏税金额并没有范冰冰的多,但为什么刘晓庆入狱了,范冰冰却没有,这是不是法律的不公正?“这个问题你可以仔细搜搜,看看当时与现在的税法条款有什么不同,法律是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我解释道,“是这样啊,我以为有什么内幕呢!”,学生恍然大悟地打趣自己,其他学生也忍不住笑了。小组讨论完成后,我让每组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回答刚才的问题,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再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们表现好的方面,我会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方面,我也客观指出。
社会即学校,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要关注时政内容、社会知识,重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遵守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在《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体会。我和同学们分享了一个发生在校园贴吧里的软暴力(校园欺凌)的案例:高一某班的王同学和郑同学原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同桌,由于王同学性格比较活跃,爱玩游戏和喜欢刷本校的贴吧玩。而郑同学相对比较文静,只想好好学习把成绩提高,所以对王同学的行为有点反感。时间久了,两人也渐行渐远,郑同学随之申请调换同桌,这让王同学心里非常不满,就开始跟其他同学说郑同学的种种不是以及起了一个侮辱性的绰号,并在校园网的贴吧里传播关于郑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这些事情被郑同学知道后,觉得自己的名誉和尊严受到侵犯,变得比较敏感和自卑甚至抑郁,进而产生了要辍学的念头。幸好郑同学的妈妈通过聊天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开始就想到要到法院起诉王同学的诽谤。后来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协调下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要求王同学当着全班同学跟郑同学道歉并澄清事情的经过,以及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师问:“这个案例是如何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呀?”
生A:“法律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所以王同学有权在校园贴吧里发表言论;但法律又规定公民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不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由于王同学发表的不实言论给郑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侵害到了郑同学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理应要收到法律的追究。”
师问:“那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的发表言论呢?”
生B:“一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二是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发表言论不能损害国家的荣誉和信誉,也不能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不能把自己的开心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教学叙事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开展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进行,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目标确定教育叙事的主题和内容,是教育叙事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中,以“琼瑶诉于正案”为例,整个案件中于正在创作《宫锁连城》的过程中,擅自使用琼瑶作品《梅花烙》中的场景和原创情节进行创作,致使琼瑶的改编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祌损失。最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琼瑶胜诉,并要求于正在判决生效的十天之内必须向琼瑶赔礼道歉,并且赔偿原告经损失和其它费用共计人民币500万元。
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的方式来探讨在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合法合理的进行。同学们在相互的讨论与交流中,对案例将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能对依法创作要遵守《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从而得到法治意识素养的提升。
教育叙事强调对故事情节的完整,内容的生动,场景的情景化,但是,教育叙事不仅仅是故事讲述,它更加关注故事教育意义的深度挖掘,更关注故事的内涵与学生情感、内心之间的联系。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教学中,在讲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个原理点的时候。我跟同学们先分享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同学小A在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后,自己觉得很满意,属于超长发挥的那种,所以就非常的开心,春风得意。当晚就邀请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又是吃饭又是唱K的,期间还喝了不少酒。活动结束后觉得自己喝的是啤酒,又是比较晚交警也下班了,抱着侥幸的心里开着摩托车载着两个同学边开车边唱歌的回家,在回家途中车子侧滑导致右手骨折,其他的两个同学是轻微擦伤。
师问:“这个故事是如何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的?”
生C:这就是典型的“乐极生悲”啊!告诉我们当人生达到巅峰的时候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了,要学会适度的去面对生活中发生事情,更重要的是要遵守《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务必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政治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我们的政治教学也应当回归生活,从生活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活动与实践教学,这也是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比起单纯的讲授式与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叙事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也能让政治法治知识更好地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代入情境,使得学生能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体会遵守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除了课堂上的叙事教学,教师还可以走出课堂,带学生们走入社会,参与与体验一些的政治法治活动,如参观旁听法庭审理案件,邀请法院或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进行实践讲座等,由此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总的来说,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作为政治教师,深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