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古筝音乐艺术从音乐素材的选取、演奏技法的革新和乐器的改良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古筝作曲技巧的创新方面,大量现代作曲家打破传统五声调式音阶,突破各种传统调性定弦,创作了许多现代古筝曲目。新时期的现代创作筝曲增添了许多打击乐的复合节奏型、炫技的快速指序技法以及西洋调式音阶,但很多传统古筝独特的音响效果元素却没有被体现出来,内在的音乐色彩也没有被表达,使得欣赏者感受不到古筝的传统音乐魅力,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古筝,原名叫筝,也叫“秦筝”,相传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故后人冠以“古”字,称为古筝。古筝音乐艺术经历了数千多年风雨的洗礼,融入了各代古筝音乐家们的智慧,使古筝艺术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发展至今。“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等众多古代文人都曾用富有意境的诗句来赞美古筝曼妙的音色,可见古筝音乐的艺术魅力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古筝属于弦鸣乐器,它由最初的民间乐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秦朝五六根弦发展到唐代十二三根弦,直到明清多为十六至十九根弦,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一根弦,经过不同地区历代演奏家的发展形成不同流派风格各异、曲目丰富、雅俗共赏的良好局面。它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现民族风格浓厚的乐曲内容。用古筝弹奏出的乐曲,柔和优美,清丽和谐,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从古筝筝曲的历史发展脉络来归纳,传统古筝筝曲和现代古筝筝曲是古筝艺术的两大组成部分。传统筝曲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呈现形式之一,凝结了古代音乐家们的心血和智慧,老艺术家们经常弹奏古曲来陶冶情操。传统筝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了,有过鼎盛时期,也历经过各种挫折与打压,千锤百炼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可见传统筝曲的魅力所在。如今深受习筝者喜爱的传统筝曲有:客家筝派的《出水莲》,潮州筝派的《寒鸦戏水》,山东筝派的《汉宫秋月》,陕西筝派的《凄凉曲》,河南筝派的《苏武思乡》,浙江筝派的《高山流水》等。
古筝音乐艺术思潮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流传到全国各地,受到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地域风貌的影响,古筝音乐艺术思潮融入到了各地的地方音乐当中,古筝音乐思潮凝聚了各地古筝音乐家们的智慧,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演奏流派,大致可分成南北两大派。南方筝派则以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浙江筝派为主;北方筝派则以陕西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为主。
1.北方筝派
河南筝派,顾名思义是起源于河南地区的古筝音乐。河南筝曲借鉴了大量河南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对古筝音乐史的考察中所得之,河南筝乐最初是曲剧豫剧的伴奏乐器,因其独特的感染力,从而逐渐从戏曲伴奏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古筝乐曲。故而也有人称河南筝乐为“中州古调(乐)”,这与河南地域历史文化有关,相传中国古代有九州之分,而根据地理位置,河南被命名为“中州”。
在距今几千年之久的西汉时期,陕西地方的筝乐就被广泛的运用到王室贵族的乐队演奏中,但近世筝在秦地已基本失传。直到1950年左右,古筝教育家曹正先生前来原西安音乐专科学校开设了古筝专业,在曹先生与周延甲先生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在秦筝音乐上小有成就的演奏者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从而也使得秦筝筝乐在陕西地区乃至全国不断繁盛蓬勃的振兴开来。
山东筝派音乐风格即简单淳朴又激情豪放,这与山东人天生的性格特点有关,其主要流传在菏泽、聊城等鲁西南地区,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大都是指菏泽的古筝流派。
2.南方筝派
浙江筝流行于江浙沪一带,在汉代,杭州的灵隐山被称为“武林山”,因此,浙江筝派也叫武林筝派。浙江筝乐是由江南丝竹、杭州滩簧和民间传统乐曲演变而来的,浙江筝曲同江南丝竹联系密切,所以其音乐特点也具有南方人委婉、古朴、清透、含蓄的特点。实际上,当前对浙江筝派的探究是从王巽之先生开始,也是近十多年才流行的,这才使得浙江筝派有了较大的名誉。
客家筝乐也被称“汉乐筝”。主要流行在广东客家梅县、大埔县等地区。广东汉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客家筝乐,同时客家筝乐也是中国传统古筝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宋代,大量中原人向南迁徙至广东,把中原的古筝艺术元素带到了大埔地区,加之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古朴典雅特质的客家古筝音乐流派。因此,客家筝派含有小部分潮州筝派和河南筝派的一些音乐特点。
潮州筝乐主要流传在广东潮州、闽南一带,前身是潮州传统乐种——弦诗乐,潮州有着特殊的方言,这使得其音乐风格特征也十分鲜明。潮州筝派在地域音乐文化影响下,具有旋律柔和婉转、含蓄典雅的特点。潮州筝乐历史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其音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有些古筝学者认为,潮州音乐中特有的“二四谱”与古筝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实际上可以说就是现在的古筝乐谱。
悲情美学可以说是古筝美学艺术史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历程之一,它主要以曲调旋律的形式呈现,是古筝美学艺术的闪光点。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的古筝音乐,产生了大量具有悲情音乐色彩的曲目,进而衍生出具有独特韵味的悲情古筝美学艺术。在这一发展阶段,音乐情感元素以哀怨、伤感、忧愁、愤懑的悲情基调为主,正如传统筝曲中的《昭君怨》《崖山哀》等曲目中所表达的哀思情感,这一时期被大量悲情古筝元素所主导。正由于这些传统悲情经典曲目的渲染,才使得悲情美学艺术成为古筝音乐美学艺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并为古筝音乐艺术增添了许多特有的音乐色彩元素。
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古筝悲情音乐美学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进入魏晋隋唐年间,古筝音乐的悲情性并没有表现的那么浓厚,这与当时文人墨客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关,古筝音乐通过内敛的演奏来烘托悲情美学。到宋朝时期,悲情古筝美学逐渐成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一直趋于平稳的发展势态。早前的古筝悲情艺术发展缓慢,但丝毫不影响这种元素在古筝艺术中坚不可摧的影响力。
笔者所接触的悲情美学传统筝曲中,一个明显的共通特性就是曲目多以激昂悲壮情感为主要创作元素,同时在仅次悲壮元素的地方加入感情色彩浅淡的旋律,使曲子感情更加饱满,旋律基调更加起伏多变。本文以古筝曲《临安遗恨》为例,简单地进行分析。这首古筝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讲述的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却惨遭奸人陷害,报国无门被害于临安的历史事件。乐曲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对沙场征战的回忆、对敌人的愤慨、对奸臣当道的愤恨、对社稷为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叹。这种悲情情感与古筝艺术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古筝特有的悲情美学元素特征。
气韵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古代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以及大自然间的事物相互作用而衍生出的气韵。传统筝曲弹奏过程中,音乐的演奏和情感的表达能否做到协调一致,是演奏审美的关键所在。古人有云:“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音乐审美中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是“筝人合一”的体现。作曲家在写作时,把个人的思想情感以音符的形式融入到筝曲中,反之,所有的筝曲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代表着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因此,把握作曲家的写作意图是演奏者进行二度创作的前提。这就要求古筝学习者要提高自我的音乐文化修养,丰富知识储备,加深音乐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表达乐曲,达到“人筝合一,气韵合观”的演奏效果。
在第二届全国古筝交流学术研讨会上,古筝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在发言中谈到:“筝的演奏,左手是灵魂……”,一语道出了左手技法的重要性。古筝技法主要指的是左手和右手的弹奏技法,古筝左手的技法,除了与右手相同的技法以外,独有的主要有:“揉、吟、按、颤”技法。弹筝时,如不用“按”、“滑”等技法作韵,就必须使用“颤音”发挥其“以韵补声”的效用。不夸张地讲,左手的做韵技法是古筝演奏中的灵魂,同时也正是古筝气韵美学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左手“吟、揉、按、颤”技法上。左手做韵技法把单一直白的音以波浪律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给欣赏者以美的视听效果,这就是古筝气韵美学所带来的音乐美感。
古筝发展过程曲折,辉煌过也衰落过,有些是政治原因,有些则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乐谱的传承意识不够,有些曲谱没得以保留下来,以至于现在我们所能学习到的传统曲目数量不多。很多传统筝曲的学习都是口传心授,老一辈艺术家保留了传统筝曲最本质最淳朴的面貌,在与当地本土文化相结合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这就要求现在的学琴者要熟知这些历史文化,忠于作曲家的意图,尊重老辈艺术家们的劳动成果。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能一味创新或是一味守旧,学会“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发扬传统古筝艺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传统音乐的学习,尤其是在传统筝曲的课程方面需要更加完善。社会上培训教学的古筝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老辈弹筝艺人的传统美德,认真负责,将古筝艺术文化更好地传播发扬光大。
美学一词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更多的是融入人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意识的概念范畴,也解释为研究美的起源、美的存在价值和美的根本性特征的学科。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推动下,古筝美学也得到了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群众审美导向是古筝音乐美学思潮的催化剂,古筝音乐思潮必须得到群众的肯定、社会的认可,从而才能在社会上得以传播并转化为人们所喜爱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古筝音乐思潮中群众审美导向所产生的社会共鸣性。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众对外来音乐思潮的内化所体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接受。但是这种内在的接受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本体的原有知识储备,正如上文所提,各个筝派都融入了当地的音乐特有元素,在当地地方音乐背景下,形成更具特色的古筝艺术思潮。如果主体缺乏这种自觉力或是没有其本身的知识背景,那么很难能实现有价值的内化。除了形式的内化,音乐思潮也需要情感方面的内化,形式的内化是为了从理论来调动广大群众的情感,从而产生极大的共鸣性,成为具有社会价值的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综上所述,群众的审美导向对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有极大的影响,且融入了群众审美意识和主观情感,古筝艺术音乐思潮是理论与情感导向相互交融一体的思想潮流。
古筝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代表之一,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筝曲体现着深厚民族文化精神,每一首传统筝曲的创作都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其中所体现的风格特征就是乐曲的民族性特征。由于音乐多元化趋势的影响,西洋音乐元素与筝乐相结合,导致古筝传统乐曲的传承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作曲家把握好民族元素与西洋元素的平衡点,从我国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中寻找灵感,对西方音乐加以借鉴,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元素,加强民族特性,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新时期的各类筝曲保留了传统筝曲音乐文化,在传统筝曲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古筝艺术的民族特性。古筝曲目的创作灵感元素来源是各地区的优美自然风景和人文色彩。《云岭音画》《草原英雄小姐妹》《出水莲》《林冲夜奔》等,都与历史事件、历史民族英雄形象、文化传承等体裁元素有联系。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因此,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作为中国民族性鲜明的乐器代表,古筝音乐艺术在全球音乐文化中不断得到认可,在继承传统筝曲文化的基础上,演奏表现力、演奏技法、乐器改良等方面学习接纳了西方音乐优秀的思维模式,开辟了以传统筝曲艺术为基石的一系列创新道路。
新时期的古筝演奏技法以快速指序和左手技法向右手技法靠拢为主,左右手技法的革新大大丰富了乐曲演奏形式,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时期的古筝演奏脱离了传统筝曲演奏技法。可是笔者认为,二者之间是存在联系的,通过研究考察,不难发现新时期的古筝技法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与发展,既很好地保护了传统弹奏技法,又丰富了古筝演奏的表现力。传统的古筝曲弹奏方法主要是右手托、抹、勾三指的单一弹奏方式,这一时期左手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琴的无音区修饰单音,起到做韵的音响韵味。
古筝传统筝曲的技法以右手演奏为主,使用大指、食指、中指弹奏居多,而左手主要任务是在琴码左侧吟、揉、按、颤,起到润色单音的效果。新时期的古筝演奏技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解放了左手技法,借鉴钢琴和竖琴的演奏技法,双手同时弹奏古筝,使古筝音乐旋律丰富,更富含表现效果。不仅仅局限于音的演奏,打击乐音乐元素的融合也是新时期古筝音乐的创新性体现,例如拍打琴弦、指甲刮奏岳山、轮指连续击打琴盒等,既使筝乐美学内容变得丰富,又让喜爱古筝的朋友感受到了古筝的另一艺术魅力。
传统筝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至关重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筝曲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文艺审美导向和音乐思潮趋势,对于古筝传统筝曲美学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重视文艺事业的有利形势下,中国当代的古筝音乐艺术思潮不断变化发展,加强对传统筝曲美学思想的保护和发扬,坚持以民族性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探究传统筝曲美学思想下的文化意蕴,成为古筝学习者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