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满/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墩厚教学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对积累和写作至关重要。阅读能力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大量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个性;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培养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是快速获取信息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法宝。然而,低年级学生受识字量的影响,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障碍,那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如何才能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兴趣,让学生朝正确的阅读之路前行呢?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另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孩子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促进孩子语言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一年级孩子的生活经历还很有限,通过绘本的多采多姿内容,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或事物,甚至人生百态,无形中能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好的绘本,能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能体验阅读的兴趣;绘本以其包罗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绘本阅读把快乐带给孩子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绘本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因此,绘本能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幼儿园刚上小学的孩子,依然保留着幼儿园时期的爱听故事的习惯。如果老师每天能给孩子讲一个绘本故事,慢慢地,孩子们会与绘本成为好朋友。其次,如果教师能开发绘本的更大作用,如开展“绘本故事会”,举行“绘本剧表演”等活动就更能激发学生对绘本的热爱。此外,语文老师还可以进行“绘本作文课”、绘本“交际课”、“绘本创作课”等形式,开发绘本的作用,培养学生阅读“童子功”,一旦学生上道,能坚持每天读绘本,我相信,没有那个孩子会没兴趣的。
在孩子大量阅读绘本,并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及识字量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学会了拼音,孩子们就相当于有了“拐杖”,就可以阅读注音彩绘版的儿童读物了。从那时起,除了上好课内阅读,教给孩子们阅读方法外,笔者还要求孩子们每天回家自己拼读一篇童话故事(如张秋生写的《小巴掌童话》、《金波童话》)拼读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多读几遍,结合插图理解,或向家长求助。家长父母根据孩子读的情况,写便条反馈给我。我会就孩子普遍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逐渐提高,笔者又稍稍增加了难度,要孩子将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同时,在我们班每周要举行一次“故事交流会”,鼓励孩子们将自己读过的自认为有趣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对大胆交流的孩子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贴小红花、奖励铅笔或橡皮、被评为本周的“故事大王”等。渐渐地,“故事交流会”上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有些孩子甚至会因为没时间发言而撅起可爱的小嘴巴。
要获得语言的积累,就必须扩大阅读量,要有量的增长,就必须多阅读。要孩子们多阅读仅靠小小的奖励是不够的,必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学中,笔者注重吊学生的“胃口”。如在学习《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时,笔者问孩子们:
“当你们看到小鸟饿的喳喳只叫,看到小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你会怎么做?”
“我会给它们吃我的面包;我会给小树穿我的棉袄;我会给小树生火,让它取暖……”
“那你会给它们画他们需要的东西吗?”
“不会。因为画出来的是假的,对它们不起作用。”
“那作者为什么还要画呢?”
“因为他要用神笔画。”
“回答得非常棒!这支神笔是谁的?”
“马良的。”
“对,那你知道马良的神笔有多神奇吗?”
孩子们一起摇头,眼神中充满渴望,迫切想知道答案。
“老师也不知道这支神笔有多神奇,但老师听说一个叫做《神笔马良》的故事中有答案,你们要是想知道,不妨读读看。”
下午来到学校,孩子们围在笔者的身边,争先恐后地讲述笔的神奇之处,笔者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还不忘感谢他们当我的“小老师”。孩子们喜滋滋的,小眼神充满了自豪。
学习《我选我》时,通过引导,他们知道了《毛遂自荐》的故事;学习《盘古开天辟地》后,他们读了更多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孩子们的阅读量在逐渐的增加,阅读兴趣逐渐浓厚,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除了学校的“图书角”,班级文化的建设也很重要。我们要在教室里设一个图书角,摆上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科幻漫画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利用中午等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借阅。原本很少有学生在中午时间看书,同学之间讲讲话,随便活动活动就过去了。自从设置图书角之后,中午看书的人明显增多,打架、告状的孩子越来越少。为了保持大家看书的热情,要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书本与同学分享,交换阅读。
要使读书的氛围长久不息,就应当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有更大的挑战。因此,笔者对他们的要求又上了个新的台阶——积累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办《阅读小报》。二年级开始,我让孩子们每人预备了一个笔记本,用于课内外的积累,孩子们叫它积累本。
课堂上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一文时,有一句写小猴子摘葡萄:“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往嘴里送。”有孩子说:“我特别喜欢‘迫不及待’这个词,因为这个词让我觉得小猴子非常想吃葡萄。”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举着小手说自己会用这个词造句。笔者赶紧加以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个词,那我们就把它写在积累本上,把你想造的句子也写上,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在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时,笔者告诉孩子们,这首诗还有“孪生弟弟”,《回乡偶书》(其二)就这样被大家写在积累本上,并记在心里。随着课本内容的增加,孩子们积累本上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课外阅读,笔者也不忘提醒孩子做好积累,同时告诉他们,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没有好词佳句,那就写自己读了哪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自己收到了什么教育或启发。而笔者会定期检查,或用手抄报的形式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看谁不但记住了,还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