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哲学随想

2019-11-15 08:44河北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天命德治

■时 进/河北大学

《诗经》与中国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左传》中说,“诗以言志”。诗表达出人们的志向与愿望,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和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经》中的诗歌作品来源广泛,在对《诗经》的阅读中我们不仅可以全面体察它所呈现的当时社会的风貌,而且可以细致体会当时人们的想法与精神状况。

一、天命观

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很早就已萌芽。商朝人把占卜与祭祀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天帝作为宇宙的最高主宰,他们的天命观中带有鬼神色彩,也突出的体现了类似神学般的权威性。《诗经》中说天帝“监观四方,求民之莫”,使得人们“畏天之威”。周朝人与商朝人一样,承认“天”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天”以其自身强大的意志主宰着宇宙万有。周朝人还将“天”赋予了政治伦理的意义,将人世间的社会政治状况与天命直接联系,从而突出了天命可变易的属性。周朝人将人的因素与天命观相结合,服侍天崇敬天的目的是为了作用于人。周朝人将“人”与“天”相互关联的观点应用于政治与伦理当中,并出现了“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的观点。在周王室东迁洛阳前后,天命观进一步完善,人们对天命观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并出现了质疑天命、责怪天帝甚至是对二者进行批判的思想。《诗经》中所体现的天命观基本上是崇敬“天”的,但是在崇敬的同时还保持“人”的相对独立性,重视“天”之下的社会政治状况以及“人”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天命观突出的表现出了“人”对“天”的崇敬服从和质疑责怪这两个方面。

《诗经》中所体现的天命观是中国古代天命观最初的基础,当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天命观的思想源头。儒家天命观在中国古代天命观中最具代表性,孔子在承认商朝与周朝“敬天事鬼神”传统思想的同时,反对过多关注天命与鬼神。他主张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生活问题,通过“尽人事”的方式来探索“知天命”的途径。“亚圣”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天命观思想,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强调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和尽心做事来顺应和体证作为道德观念本原的“天命”。而后的荀子首先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又强调“明于天人相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关系学说。由此,他用独创的天人关系学说突破发展了《诗经》中的天命观思想。

二、德治观

《诗经》中体现的“德治”思想的核心是敬德保民。这一思想的基础是天命观思想的发展,使得民的意志在整个国家政治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尚书》中记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这也体现着统治者与平民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诗经》中也通俗地使用“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表达出了当平民阶层对生活状况不满意时,可以自主选择国家和君主的朴素想法。

儒家的民本思想就是来源于西周以重民为基础的德治思想。周朝人以民本思想作为切入点,重新建构了他们的人文精神体系,为人道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使得中国最早也最全面的发展了民本主义的德治思想,给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增加了浓重的民本主义色彩。周朝人认为统治者必须修养自身的德性,保持政治的清明,才能获得“天”的庇护。这让周王朝获得了以上天授命为主的合法统治权,巩固了政治权威与政权稳定,并且为君主的道德品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了君主德性修养在统治中的重要程度。在君民关系方面,强调两者的依存关系,要求君对民要爱护和体恤,以稳固国家的农业根基。在国家治理方面,要求礼乐制度与道德教化并举的德治措施,以德治巩固自身的政治权威。

《诗经》中的德治精神与儒家的“仁政”有着许多关联。孔子经常研读《诗经》,强调《诗经》的重要作用。《论语》里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怨”是强调诗歌的讽刺与疏导社会怨愤的作用。孔子认为君主在以德性修养获得上天授命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仁”。孟子以性善论为前提,将孔子关于“仁”的政治学说发展为“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要将“仁”推行到社会和国家层面,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来要求统治者,用“仁”来治国理政,善待百姓。孟子的仁政学说要求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只有百姓安顿生活幸福,统治者才能“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他认同孔子“富而后教”的思想,认为只有老百姓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才能在此基础上实行道德教化,然后利用道德教化来践行仁政学说并获得百姓民心,以达到更好地维护和施行统治的目的。

三、伦理观

《诗经》是高度发达的礼乐文化的产物,充溢着丰厚的人文情怀。《诗经》中提到了诸多较为理想化的政治主张,这其中闪现着较浓厚且朴素的原始民主思想,也比较通俗地体现着周朝的伦理思想与伦理精神。《诗经》以对德性的修养为关注点,用这种方式追求更为圆满的道德人生境界,甚至以诗的形式提出“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并以此为基本结构建构起中国独具特色的伦理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继续发展的基础。在《诗经》中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中国逐步建立起以“性善论”为基本观点,“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诗经》中对于当时人们的道德思想状况有着一定的描写,体现出了当时人们道德观念逐步确立的过程。这都对于后来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建立是大有裨益的。孔子为了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想,经常会以《诗经》中的话来引入他的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仁”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命题,他认为“仁”要从“孝悌”入手,再以“克己复礼”为“仁”的实现途径,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忠恕”的方法推己及人,并将克制与修养结合起来,将自己与“仁”所要求的原则和规范合为一体,以争取做到在与他人和与社会国家相处中达到圆融与和谐。孟子以“性善论”为他人性论的基础,他认为我每一个人的内在都保有“仁”之心,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可以一直保持和涵养自己的“仁”心。孟子认为“仁”心应该是本心,本心中的“仁”是上天赋予的,“仁”心是自知自明的,通过对自己的体证就可以体验“天”并认识到天赋予自己的天命。由此,孟子清晰地阐释了“仁”与“天”的关系。

四、结语

儒家十分重视对于《诗经》的学习,将对于《诗经》的诵读与理解的过程称之为“诗教”,认为“诗教”可以改变人的脾气秉性并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甚至于淳化风俗。儒家认为人内在的真、善、美和外在气质样貌都是以“仁”为本的德性的呈现。《诗经》通过较为通俗的方式传达伦理精神,让人们在处理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务中就可以修养自身的德性,在实践中追求“仁”的境界和如君子一般的理想人格。

《诗经》在天人合一的前提下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用以反映“人”与“天”的关系,并在“天”的基础上来谈论“人”的实践。《诗经》中丰富的哲学意蕴,对于中国人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开蒙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诗经》中惯常使用的比兴式联想,创造性地使用自然的物态形式来反映抽象的精神活动,由此把人的情感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所经常使用的重要思维方式。这种具有浓厚诗性智慧的思维方式在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看待周边世界的审美眼光和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这种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直到今天还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天命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荷叶礼赞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天命夫人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