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肩挑”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11-15 07:32■..
长江丛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思政

■..

5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蒋南翔同志创立了高校“双肩挑”辅导员制度,意为挑选部分优秀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职务,他们既挑起了思政教育工作,又挑起业务学习。自创立至今,虽已时隔多年,但随着制度的日渐成熟,各高校与自身发展特点结合起来,其制度的应用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中成为了主流。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队伍组合相对于本科院校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基本上由专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兼任组成。虽有表面上的区别,但其管理制度核心没变。一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的兼任教学工作,一方面让教学业务能力强的兼任思想政治教育,双面性的提高,是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虽有利端,也会有弊端。随着当下高职院校学习、教学科研工作加重,学生事务管理繁杂、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动大、能力要求高等问题的突出,“双肩挑”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难以取得想要的效果。

高职院校对于年轻教师采取双肩挑的管理模式,是期望年轻教师的发展渠道更加广泛,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但随着辅导员43号令的出台,学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开始实行专业化、职业化标准,考核标准也完全自成体系,以实际工作内容和效果进行设置,设置了专兼职辅导员组成队伍,这从而让辅导员在教研室层面或者工作部门有了一丝尴尬之地。

一、实施“双肩挑”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1)是解决当下队伍严重不足的办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辅导员人数配置不足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教育中的主导地位,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个性化,问题尖锐化突出,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责任大,但职业社会认同感低,导致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严重。实施“双肩挑”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为实施“课堂思政”教学模式提供重要保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行了“课堂思政”的教学模式,“课堂思政”指以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课堂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没有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就像没了根。“课堂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因此“课堂思政”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施“双肩挑”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其实就形成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或专业教育短板上的“互补”,为高职院校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课堂思政”教学模式实施队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高职院校教职员工一般由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组成,每个岗位有其定型的发展路径。但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毕业生技能也多样化,对于职业的诉求也喜欢在摸索中去寻找匹配度。“双肩挑”辅导员模式,可以为其提供更多的可能,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能够更加的明确,有利于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专业和能力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学生。

二、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对岗位工作的认同感欠缺。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岗位的晋升和待遇的提高关键还取决于职称,而职称的评定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缺乏一定的教学任务、论文、科研课题等支撑是无法得到认同,因此产生了在辅导员岗位上无法得到成就的错觉。同时辅导员的待遇普遍低,工作普遍杂,且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出成果或成果影响力不大,导致社会普遍对辅导员岗位工作的认同感低。

(2)个人能力局限性,经验不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高校日益受重视,辅导员作为各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体,这都表明了辅导员岗位工作的重要性。但辅导员这一工作岗位涉及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它还需要具备众多如:心理、管理、法律等社会学科知识。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基本是年轻化,工作经验明显不足,能力要求也远达不到要求。

(3)“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两头难”现象日益严重。现实中,很多教师对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趋之避之,主要在于岗位事务的繁杂性和责任的重大性。日常的学生管理已经耗去他们大半的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涉及多个学科知识,要求高。在我校实际情况中,专干和兼职辅导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部门工作任务等,在这些日常的工作中已经占据了过多时间,对于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有时就会出现应对了事,无法彻底履行辅导员责任。专职辅导员则与其相反,全身心投入到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在教学业务能力提升上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因此出现了“各以各事业为重”,很难达到“双肩挑”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双肩挑”制度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制度的不断演变,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越发广泛。虽凡事都有两面性,但并不影响它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作用。只要通过客观深入研究“双肩挑”制度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本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科学的管理,依然能发挥它强大的优势。

(1)坚持辅导员队伍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辅导员的选拔聘用不仅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更要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工作。把培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有层次、有结构,落实有方向、有力度。把“双肩挑”从狭义的辅导员队伍人数的补充,转变成广义的专业多样化发展。

(2)构建辅导员队伍两路线发展平台。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职务和职称方面高职院校已经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辅导员的职务、职称晋升的管理制度,为他们的发展有前景、有规划提高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

(3)搭建多方科学的网络管理平台,创造有利条件,简化日常管理工作。当代网络信息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个日渐成熟技术,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是沿用以前纯人力的方式去开展工作,这种方式不仅占用时间多,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得到的效果不明显。虽然有一定的网络管理平台,但平台的技术性还有待改进。只有搭建科学的网络管理平台,把学生日常重点、难点问题纳入到平台当中,才能真正有机地统筹学生管理工作。简化了日常管理工作,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思政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