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沙赞》:身份错位下的超级英雄塑造

2019-11-15 06:47王延香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电影文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弗雷迪雷霆比利

王延香(盐城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早于漫威漫画公司五年创建的DC漫画公司推出了史上最早的超级英雄形象,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诞生于1938年的超人,超人诞生后很快也成为美国的符号之一。然而在近年来,在电影领域,DC的光芒逐渐为漫威所掩盖,年轻观众更容易为美国队长、钢铁侠等漫威超级英雄俘获。在这样的情况下,DC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则将较为小众的,对观众而言有新鲜感的漫画形象搬上银幕,一则尝试较为独特的超级英雄塑造方式。由大卫·F.桑德伯格执导的《雷霆沙赞》(2019)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诞生的,电影展现了一个身份错位,让人眼前一亮的超级英雄。

一、内部错位

《雷霆沙赞》中的身份错位首先表现在电影内部中,这也是整部电影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之处。观众早已在20余年来超级英雄电影的浸淫之下,了解了这一类型片的部分特征。如超级英雄电影在主人公的超能力来源,以及超能力、武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尽管不同的时代背景影响着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但是英雄们的超能力来源不外乎如下几种:一、天外来客,如超人、雷神等;二、神器、高科技装备的帮助,如变相怪杰、钢铁侠等;三、辐射、化学药物或生物技术,如蜘蛛侠、超胆侠、美国队长等;四、身为地球人而天赋神力,或经历了后天的训练,如康斯坦丁、黑寡妇等;五、重生,如猫女等;六、游戏规则设定,如海扁王等。而《雷霆沙赞》中则运用了“传功”概念。人物变身为超级英雄并不需要科技或变异,而只需要前任沙赞运用法杖进行传功:两任沙赞同时手握法杖,同时新沙赞大声喊出“沙赞”二字,他便会得到老沙赞的全部法力。而更为奇妙的是,这一传功方式能让所有人甚至动物都成为沙赞,人物变为超级英雄,既非钢铁侠、美国队长这样苦心孤诣追求的结果,也非蜘蛛侠、冬兵这样因缘巧合下的独一无二的际遇。当有数个人一起手握法杖大喊“沙赞”时,原沙赞的能力也将分为数份,分配在这几个人的身上。超能力原有的神秘感和神圣感被解构了。

这种超能力在获得上的特殊,也就造成了新任沙赞比利·巴特森的身份错位。首先,就外观而言,比利面临着“少年—成人”的错位。在变身之前,比利只是一个年仅14岁的街头小混混,还处于每日需要上学教育,需要有监护人的年龄段,他在体能方面不仅距离超级英雄有天壤之别,甚至相比起普通的成年人来说也是极为弱小的;在社会行为方面,作为未成年人的比利也是被排除于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的,如他不被允许出入某些成人娱乐场合,不被允许购买烟酒,也不能私自离开福利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去寻找自己的生母等,可以说受到诸多的限制。然而随着地铁突然神奇地驶入一个阴暗诡异之地,比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老沙赞那里变身为新任沙赞,他瞬间成为一个身高体壮,孔武有力的成年男性,拥有了以前从不敢想象的身高与肌肉,以及未知的超能力。然而比利并没有做好接受这一身份的准备,他依然保持着属于少年的心智与思维。电影中有意设计了一个细节,即在一场商场与反派赛迪斯·希瓦纳博士的追逐戏中,沙赞踩上了儿童乐园区的地板钢琴。这一段是在向潘妮·马歇尔执导的《长大》(1998)的致敬。《长大》中12岁的乔什也遭遇了一次“成人身少儿心”的变身,电影中也有在玩具公司工作的乔什踩在地板钢琴上的情节。然而这种“长大”是乔什自己向许愿机许愿的结果,他在一夜之间长大后相当一段时间也能尽可能地扮演好一个大人的角色。而比利却不能,他在从坐地铁回家时就开始处处闹笑话,完全不能适应自己的高大壮硕身躯。

其次是就内在而言,比利面临着“无认识—有能力”的错位。比利不仅年龄尚小,他对超级英雄世界也是陌生的,在新舍友弗雷迪对诸多DC超英侃侃道来时,比利却十分茫然。他的无知是全方面的,包括在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超能力的认识上。此时的比利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沙赞,甚至不知道如何从沙赞变回14岁的自己,还是在和小妹妹达拉解释时无意提到了“沙赞”二字才恢复原貌。为了探寻自己能力的边界,比利和弗雷迪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如是否能飞,是否具有激光眼,是否不害怕火烧等,两个人的测试也是孩子气的,他们轻率地将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上,为获得海量的点击量而感到兴奋,自豪于成为“网红”而没有考虑到身份暴露后的麻烦与危险,以至于吸引了希瓦纳博士的注意,这正是比利和弗雷迪作为少年不可避免的缺陷。

二、外部错位

《雷霆沙赞》中的身份错位还体现在沙赞于整个超级英雄体系之中的特殊性上。无论DC抑或漫威,乃至其他国家的超级英雄,其往往都被定位为城市社群的保护者,以及广大民众心灵的慰藉者。早期的超级英雄形象是高度正面的,如超人克拉克·肯特永远斗志昂扬,意志坚定,在女友露易丝面前也是温文尔雅,极具绅士风度,加之作为记者的克拉克其身份是从美国乡村奋斗到大城市的年轻的,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超人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道德权威式的形象。这是其时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民族文化身份的共识所决定的。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越来越需要超级英雄具有凡俗的一面,一种另类的超级英雄开始受到欢迎,如DC设计了作为一个孤独的,游走于黑暗中的治安维护者的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他有着严重的心灵阴影,甚至想从蝙蝠侠的身份中隐退;又如漫威创造了出身草根,与观众距离极为接近的蜘蛛侠等。但上述英雄都具有极为明显的正直、高尚共性,都是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代言者。这样一来,《雷霆沙赞》中的沙赞就与整个外部的超级英雄体系之间出现了微妙的错位,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以及变身的突兀,沙赞不仅几乎没有意识过自己的救世责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闪现出正直、高尚、大无畏的优点,这也正是这一形象让观众备感新鲜的原因。

如前所述,沙赞获得超能力的方式是简单的,这也就使得老沙赞必须对继承人有着严格的遴选标准。为了能够让新任沙赞对抗七宗罪,老沙赞的挑选标准是“心灵最纯洁者”,包括希瓦纳博士在内的无数少年都在这一标准面前败下阵来,希瓦纳博士甚至因此而心灵扭曲。然而正是因为希瓦纳博士的复仇,使得老沙赞奄奄一息且失去了用以诱惑候选人的水晶眼,比利就成为一个无奈之下的传功对象。而比利在道德品质上,不仅并不符合“心灵最纯洁者”的要求,甚至还因为早早地失去父母教养而有着诸多劣行。例如在电影一开始,比利就为了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母而报了假警,在警察来到后,他将警察锁起来以使用警车上的查询软件查生母的地址,临走的时候还不顾警察的请求拿走了警察的午饭;在来到新的寄养家庭后,残疾少年弗雷迪对比利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然而比利却偷走了弗雷迪珍藏的“超人子弹”想拿去卖钱;又如在变身为沙赞后,一直手头拮据的比利又用自己的超能力打开了ATM,被飘飞的钞票吓了一跳。如果说为了回到母亲的身边耍诈还情有可原,这样的盗窃行为无疑是违背了常人的道德标准的,也与有着拯救世界使命的超级英雄身份扦格难通。在观众早已习惯如蝙蝠侠、美国队长等进行痛苦的自我牺牲以利他后,沙赞的种种利己行为是让人略感难以接受的。

然而这一设定,让沙赞这一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和动人。从成长历程上来看,比利不仅缺乏亲生父母的教育,且缺失一个超级英雄导师式的人物,与蜘蛛侠相比,同样是身为中学生,在钢铁侠等资深超级英雄的引导下,彼得在从一个普通学生转变为超级英雄时的过程是较为顺利的,而老沙赞却在传功后便化为了灰烬,没能给予比利足够的教导。比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以自己认定的善恶标准来行事。而这也让观众看到了比利的成长,如从一开始的明哲保身(如在弗雷迪被殴打时一度转身离去),到最终能够肩负起拯救他人的责任,从一开始的拿走他人的财物,到最终愿意分享自己的超能力等,人物的身份从“错位”走向“归位”。

三、身份错位的艺术效果

在《海王》(2018)、《神奇女侠》(2017)中,DC多次使用过身份错位这一手法。在认识导师维科之前,海王亚瑟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会和鱼说话的普通人类孩子,神奇女侠戴安娜长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天堂岛上,初入人类社会时她总是在假装普通女性时露出马脚等。但是这种身份错位都是暂时的,人物很快就能够重新定位自己,习惯自己较为稳定的新身份。然而《雷霆沙赞》则不然,比利的“少年—成人”切换问题贯穿全片,并且可以预料到的是,由于比利才14岁,这种错位还将长期存在下去,主人公也乐在其中。这样一来,电影中身份错位的主要艺术效果——幽默性就得以长时间地保有,观众能够通过比利的一次次身份冲突而看到电影绽放的喜剧之花。

首先,身份错位带来的是人物在环境中的不合时宜。如比利在变身之后身穿沙赞色彩夸张,造型奇特的制服,在地铁中十分不自在,而更为难堪的是他不知道穿着这紧身衣怎样上厕所。超级英雄和需要吃喝拉撒的常人生活的环境出现了一种不合时宜。又如在比利让自己的五个兄弟姐妹也都得到了沙赞的超能力后,五人也瞬间变成了大人,在穿越回家的路上,六个人因为比利的意念而空降成人娱乐场所,姐姐玛丽便让妹妹达拉赶快闭上眼睛,出门后达拉还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身份错位导致了人物在言行上的种种不协调,这都是具有幽默感的。

其次,身份错位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变动。“偏离正常轨道的人物关系设置也是情境中潜在的喜剧性的来源。”如在电影中,弗雷迪和比利的同龄人,弗雷迪由于残疾还处于更弱势的地位,他理应是被比利保护和照顾的对象。然而在弗雷迪和比利在超市买酒时,突然有人闯入持枪抢劫,已经是沙赞的比利第一反应是躲在拄拐杖的弗雷迪身后,而由于比利此时是成年人的身形,弗雷迪完全遮挡不住他。这种人物在“强大—弱小”上的反差感是令人发笑的。比利的反应是因为他还一直用原来的身份处理问题,但此时已经成为沙赞的他早已脱离了和弗雷迪原有的关系轨道。

超级英雄是当代类型电影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超级英雄是人们不同情结或理想的符号。由于超级英雄本身就是想象的产物,打造一个与常人格格不入的超级英雄,并让超级英雄的形象在这种身份错位的冲突中逐渐丰满,这对于观众来说并不稀奇。但《雷霆沙赞》却没有止步于此,沙赞在年龄、能力、性格上,都与观众审美期待中的超级英雄有着明显的错位,他自己也需要不断克服这种身份错位带来的矛盾,电影因此而具有极大的娱乐性,超级英雄电影在故事空间上的拓展性也由此显露出来。尽管我们无法说《雷霆沙赞》就代表了当代超级英雄电影的突破之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超级英雄电影日益被高概念、高成本、大制作所“绑架”的今天,以创意精妙而非大场面取胜的《雷霆沙赞》无疑提供了一种小成本超级英雄电影的创作思路。

猜你喜欢
弗雷迪雷霆比利
“鸟坚强”:金刚鹦鹉九死一生战毒贩
排爆尖兵 雷霆出击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一生浪荡空余恨,摇滚巨星绝唱“我的至爱”
威少亲笔,致敬雷霆
威少亲笔,致敬雷霆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一片叶子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