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电影文本叙事与木刻版画的同构性特征

2019-11-15 06:47杨子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分院吉林松原138000
电影文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版画创作文本

杨子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分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一、黑白电影影像特点与版画艺术

版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本身融合了雕刻的手法,在呈现出的平面作品当中充满空间的纵深感与图像的线条性。早期的版画艺术由于其自身的艺术手段,呈现出来的颜色大多是黑白色调为主,由于色彩的限制,因此特别重视构图过程中突出图像的主要特征与黑白所带来的明暗关系。这种突出强调图像特征、光暗对比的艺术手段实际上符合其他主要以客观图像表达或者以建构想象的图像为目的的艺术形式的创作诉求。虽然后来逐渐发展出色彩多变、形式多样的版画创作,但是这种黑白版画所带来的审美变革却是不容忽视的。以文学创作为例,诸如鲁迅的小说创作,在色调上以灰白黑为主,人物塑造上则主要突出人物的局部特点不,追求整体性的描写[1]。这种像其他艺术门类渗透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在近年来的电影创作中出现的主要采用黑白影像进行电影叙事的电影文本当中影响显著。

黑白电影是早期电影创作过程当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所出现的电影主要形式,对于当时的电影拍摄而言,是一种创作者试图超越的技术困境,但是当色彩融入电影中之后,尤其是数字调色技术在电影创作和电影生产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重新走回黑白电影的影像世界成为电影创作的一种选择,甚至是独立成为具有别样深刻意义的电影类型[2]。黑白电影从电影创作的源流上来看与版画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两种类型,但是随着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手法逐渐丰富成熟,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互相渗透与互相影响的情况。特别是在近来黑白电影成为独特的电影艺术选择并且俨然有成果丰硕的趋势,这些丰富的黑白电影文本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版画艺术的影响,并且在电影影像的构建过程中逐渐具有了版画艺术的特点。

这两者之间纠缠在具体的电影文本当中时,大致上可以从四种角度来观察。首先,黑白电影在光影关系的使用中,注重通过固定镜头的使用,把某一个具有意义的场景建构成静像的画面,使之具有意味深长的暗示作用,这种长镜头的使用抛开时间的角度,几乎可以看作是一次黑白版画的创作。其次,在第一点的基础上,黑白影像当中对于明与暗光影的使用,通过明亮的白色与暗淡的黑色来互相衬托,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视觉冲击的影像。再次,黑白电影当中空间和人物的表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局部的,由于电影技术设备的逐渐进步,虽然既往的技术限制得到了突破,但是作为主要需要通过灰度和对比度的方式调节影像的电影类型,对于人物全貌难以在黑白的影像中进行充分的展现,因此多数需要通过对某一影像要素进行特写的手段来强调这种要素在电影当中的意义,这也可以看作是版画艺术产生影响的一种例证。最后,黑白电影由于缺少颜色,在构建文本整体情感时,大多数以压抑和悲哀为主,在温馨等情感的表达时多数采用明亮的光影来代替普通电影色彩方面的表达,因此黑白电影的情感传递更加直接也更加不加雕琢,具有非常典型的版画艺术特色。

二、《1985年》中的版画影像特色

从上文的总结来看,电影《1985年》也符合这种创作的一般规律,并且能够在黑白电影当中突出具体的文本创作特色。作为一部讲述社会少数群体情感关系变化的叙事电影文本,电影文本聚焦的是相对于同题材类型的电影文本更加久远的历史时空。这部电影所面临的历史语境更加保守刻板,如果说当下的同类题材电影更多的是关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甚至是进一步书写这种恋爱关系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的境况,聚焦这种关系的本身;那么《1985年》这部电影则是重新回到了一个历史的语境当中,在这个时期同性恋爱关系还是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一种情爱现象,这种关系的参与者也无法通过社会活动努力得到平等的对待,因此,电影采用了黑白的方式,凸显出电影文本叙事时间特征[3]。这种黑白电影所带来的时间隔膜为整部电影的叙事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叙事前提,那就是对同性恋爱的排斥、宗教对于个人生活的主导等看似传统的社会心理都有了一个合理的历史印记。

在这个基础上,《1985年》逐渐在具体的文本叙事中融入了版画式的影像表达。首先是通过大量的固定镜头,对人物关系、人物特征进行静态的描写。比如在主人公向好友最终坦白自己的情感困扰,并且因为自己已经身染绝症,希望好友可以将自己的故事传达给自己的弟弟这个场景中,镜头的变化比较固定,场景的转换比较少,主要聚焦在人物的刻画上。固定的场面形成了一种图画式的影像,在这个影像当中人物通过相对缓慢的行动,甚至完全静止,暗示着人物之间连接所形成的情感关系。这种画面关系一方面当然是来自黑白电影长时间电影文本创作的经验积累;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掩盖版画艺术十分关键作用,这是因为黑白电影构图方式的内在需求刺激着版画的创作逐渐进入电影文本的创作中。

场景固定带来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对于画面结构本身的重视,这个场景内人物背对镜头,自白的主人公位于画面的中下部,画面的占比较大的是桥墩与桥底,显示出了一种强烈的压迫与紧张,随着两个人逐渐取得信任和理解,画面的中心也从这种相对远景的刻画,变成了对两个人物的特写,此时光影的元素发挥的作用比较小,但是借助黑白的镜头,两个人物的五官线条更加突出,人物所处的空间背景逐渐模糊,对于集中展示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如果说对于光影的运用是黑白电影的核心的话,那么从这个角度进入《1985年》这部电影文本就会发现存在其中的十分突出的艺术特色。比如在主人公与父亲和解最终离开家的时候,他独自站在家中的客厅,整个镜头的设计的空间被墙壁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借助室外的阳光形成了一个明亮的空间,而另外一部分则主要是灰暗的空间,明暗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主人公身处在明亮的一侧,但是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明亮之中,而是身处在明和暗之间的边缘,因此能够反映出他此时向往美好的未来生活和所背负的不幸之间的矛盾。这种构图的方法,是黑白电影当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段,这种手段和版画的艺术手法非常类似,都通过黑白之间的对比来代替颜色的设置,更加能够突出光对于影像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是建立在之前论述的版画与黑白电影四种联系的基础上,并且结合具体的文本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这种体现在《1985年》文本当中的版画创作特点促成了这部电影的文本叙事,借由这种构图方式所形成的人物情感表达方式和叙事的模式构成了这部电影文本的主要框架。

三、版画影像与《1985年》文本的叙事

如果把《1985年》当中借助黑白光影对于电影文本叙事的处理称之为版画影像,那么版画影像与电影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关系、情感内蕴、思想主题等方面之间就有着非常深刻的关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暗示和隐喻的作用。

电影文本《1985年》所关注的是当时生存在社会边缘的同性恋者,采用的是相对而言比较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家庭的情感关系的逐渐和解,实现主人公与自我的和解,甚至更进一步发现和阐述社会共同的伦理观念与同性恋者或其他社会边缘群体个人乃至家庭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发掘这一群体的真实情感生活。从叙事的角度上来看,这部电影主要采用的是逐渐抽丝剥茧的叙事策略,通过主人公乘坐飞机返回家乡开始,到他最后乘坐飞机离开的短暂时间中,完成了主人公渐渐找到勇气向自己的朋友倾诉心声,完成了与家人的告别与和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家人实际上早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并且已经决定接受这种为当时浓重宗教气氛所笼罩的社会文化所排斥的情感生活样态。从叙事策略上来看,创作者尝试的是以家庭与主人公自我之间的矛盾与主人公自我的情感观念的特殊两种叙事内容出发的。两种不同的视角所收获的是两种不同的情感视野,且能够在这两类矛盾之中使得观众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种矛盾情感在主人公生命体验当中的纠缠。

对于这种复杂情感体验的重现,版画影像所产生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黑白电影所带来的对物质空间表达的局限,在再现情感生活的过程中,对于人物的正面刻画就十分必要。除了在时间层面为人所处的时代增添了更加怀旧的风格,还为整个文本提供了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氛围。在这种整体的再现过程中,人物的情感通过人物本身在文本当中得以体现。对情感转变的关键情节,镜头主要聚焦在特定的象征性物品和人物的表情或动作的细节,并且为了突出这种细节,在镜头的使用中多数是相对固定静态画面。比如全家人一起在教堂做礼拜时,银盘在众人手中传递的时候,镜头采用俯视的视角,盘子的流转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面图像,这个影像虽然颜色方面相对单调,但是展示出来了一种被同一束缚在宗教观念之下的社会心理。还有在主人公即将离开时,母亲坐在卧室中背对着门口默默流泪,这段时间的影像停留了很长时间,母亲除了擦拭眼泪,场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母亲侧脸对着镜头,轮廓的线条非常明显,加上昏暗的光影,实际上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此刻母亲内心的痛苦挣扎。如同前文所概括的,这种相对固定的影像使用就仿佛版画的在银幕上的再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文本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人物群像建构来看,虽然人物所处的物质空间相对虚化,但是每一个人与物质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成为这部电影文本当中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这种仿佛人物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的表现形式,实际上也是木刻版画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一个特点。由于木刻版画的最终呈现形式是将木刻的创作拓印在纸上,因此版画的人物与空间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纵深感,这种纵深感实际上建构起了整个画面的空间,但是由于创作方式的限制,人物无法完全与物质空间当中的所有要素一一实现互动,只能选取相对有代表性的物质符号作为人物与空间的具有隐喻意义的符号。在黑白电影当中,人物群像的确立恰恰也是运用了这种方式。从叙事过程当中的人物群像来看,影像当中人物的展现大致有独处与共处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实际上也就产生了两种情感状态。在独处时,主人公畏惧疾病与死亡,也会由于父亲的执拗而变得与家乡的社会思想更加格格不入;但是在共处的状态中,主人公一直都在为家人的快乐而努力。当主人公与父亲和解时,镜头聚焦于主人公收到的圣诞礼物,人的关系之间自然也就体现这些影像结构的作用,最终纳入到了电影叙事的情感体现当中。

四、结 语

黑白电影在电影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规律,这种积累在创作历史当中的独特经验凝结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电影艺术形式,并且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创作形成了理论互通的艺术规律。不能断言黑白电影一定受到了木刻版画艺术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否定两者交织的艺术特性。在这两种艺术中,表达的主体都是人物群像与情感关系,这种内容方面的表达也需要相应的修辞策略,因此在表达的手段上也会产生相似的特性。从上述的情况来看,相近的手段造就了相似的艺术特色,两者的融合与碰撞促进了电影创作理论的进步,为黑白电影在内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思路。

猜你喜欢
版画创作文本
版画作品选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一墙之隔》创作谈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创作随笔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