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秘岭》对在生死冲突中寻找自我的价值观研究

2019-11-15 06:47栗佳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40
电影文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冰原子君无人区

栗佳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40)

不论是中国文学记录中的快意江湖,还是在外国文学中盛极一时的骑士故事,都包含了人类满满的探险精神,但实际上那也只是少数人的选择。这种根植在内心深处的探险文化,经过岁月变迁,又以不同的形式在人们心中苏醒。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大众生活中跳脱出去,辞职后通过徒步穿越、房车旅行等形式,去感受从未感受过的风景。有的人在经历过后,选择回到原先的生活轨道中,继续扮演父亲、丈夫、儿女等的社会角色,而有的人选择用一生去继续探索、追逐自由和梦想。《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作为一部探险的纪录电影,参与的人员在冰原生存的表现却不及专业的探险队。它与许多纪录电影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多的还原与真实,而观众在这份真实的还原中,也可以跟随他们的脚步探寻自己内心的答案。

一、远方:马蹄踏地的震撼

2000年,羌塘无人区。这片西藏北方最神秘的土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剧组的探险目标是要环绕普若岗日大冰原,在最高峰用无人机航拍纪录无人区的整体面貌,在此之前没人做过这件事。普若岗日,地球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面积仅次于南北两极,因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它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最神秘寂静的无人区。冰原因为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常处于退缩状态中。尽管普若岗日冰川因地理环境特殊而保存完好,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发生,因此近距离的冰原拍摄画面显得尤为珍贵,那里也是很多人穷极一生也不可能到达的远方,但他们带我们看过了。

在电影开场中,一片寂静辽阔的冰川、雪山横亘在观众的视野中,当人们沉浸在大自然的神秘寂静中时,画面由航拍的风景转到辽阔的大地上,骏马飞奔,马蹄踏地,“腾腾腾”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狂野与自由。夜晚降临,影片同样奉上了璀璨的夜景,让人瞬间想到了所谓的“斗转星移”是怎样壮美的景观。我们在感叹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之时,也为城市人久久不曾看见的灿烂星空而发出美的赞叹。一幕幕星空延时摄影,让每个观众感受到了地球自转的魅力。在剧组完成环绕壮举之后,影片呈现了终点的一处冰川,冰川寒冷而皎洁,就像横卧在一方天地里的清冷女神。在如此毫无遮拦的浩瀚宇宙面前,在寂静神秘的自然面前,不得不感叹,人类太过渺小。造物主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杰作,我们在这些杰作面前,也更加懂得敬畏自然。

随着当地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增大,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士兵和一些当地的藏民长年默默地守护在这里,因而,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没有偷猎行为,在路边到处可见藏羚羊和野驴,路途中不时有牦牛、狼群冒出来。

剧组探险的目的虽然在于摄制普若岗日大冰原的影像,但纪录片的侧重点并不完全是自然风光,还有一部分是这场冒险之旅。就观感而言,很多人质疑这是一段花絮,但对于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电影。

二、自由:永恒的追寻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正如著名纪录片导演高峰在其著作中所写的,社会认知价值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特征。在《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中,除了导演子君简短的旁白,这部纪录电影很少用固定的思维来引导观众去朝哪个方向去思考,没有预设,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故意赋予其高尚深远的意义。这本身也是自由的一种体现,它没有禁忌,没有限制,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寻自己的答案。

自由,是个永恒的话题。导演子君为了回答心中的疑问,跟随剧组一行人前往羌塘,向这片古老的土地求解。在出发之前,48个人全都签下了“生死协议”。

环绕冰原,必经东温河大峡谷。剧组选择在寒冬出发,就是为了能让河水结冰,保证车辆能通过河面。但东温河有温泉流淌,六七公里长的河面冰层厚薄不均,稍有不慎,冰层塌陷,人仰马翻。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整个团队渡过东温河后,大家兴高采烈,唱着藏歌,啃着牛肉,但晚上时,皮卡车司机忽然出现急性肺水肿。碰上这种疾病,轻则呼吸困难、咳血,重则昏厥甚至心脏骤停,在高原上出现这种症状的人需要紧急送返。但白天能安全经过东温河已经很艰难了,夜晚上路必定凶多吉少。一边是皮卡车司机的紧急病情需要处理,一边是护送其返回的两名队员的安危,制作人老蔡只能做出艰难的抉择:避免更多的人陷入险境,等天亮再护送病患回到上一个拔营点。尽管如此,护送病患回去的两人还要在安全送回病患后,再驱车回到大部队。这样,他们就要在一天时间里把昨天大部队的路程行驶两遍。时间紧,更是单车往返,危险系数大大增加。老蔡跟大部队就地扎营,等待那两个队员回归。当晚又下起了雪,路面打滑非常难行走,就是在这样危险重重、难度升级的情况下,运送伤员的队员仍旧选择了回归大部队。

他们签下了生死协议,一路走来,面临了野牦牛的攻击,野牦牛能用角轻易挑翻一辆越野车,他们虽然侥幸逃脱,但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去冰洞里拍摄视频,要面临高原上太阳落后失温的危险,失温后人一旦失去知觉,其他队员很难找到他们;在荒山碎石上,在寒冷的大雾里,每踏进无人区一步,环境会致使部分脑细胞死亡,这种脑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

从种种情况看来,团队在探险之旅上表现得并不专业,51岁的摄影贵哥不遵医嘱重上高原,导致身体承受不住引发肺水肿,最终撤退;在探索环绕普若岗日的路线上,车队失联,部分车辆多绕远路,纷争不断;在狼群忽然出现时,老蔡通过对讲机呼叫所有人上车躲避,但营地里的后勤组长因为一时吓住了,竟然喊着让大家躲进帐篷。幸而狼群未发起攻击,否则这一个失误,将带来更多的惊吓,甚至伤亡。

这部影片让人想起摇滚歌手郑钧的一首歌——《私奔》。歌词里写道:一直到现在我才突然明白,我梦寐以求,是真爱和自由。这群人就是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这就是一种最激动人心的自由。这部纪录电影是在讲述无人区,同时也是在讲述生活,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城市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安宁。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些什么;一部分人拥有梦想,但没有机会、没有勇气去实现梦想、按梦想生活。真正踏上征程的,只是少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虽然有些伤痛,但心是自由的,血是热的。

小时候每个人都曾幻想过未来,幻想过自己将来如何生活。但长大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生存、诱惑和桎梏。子君想起父亲,用一句独白做了总结:“他用一生,让我知晓自由的深意。但人往往苦于选择太多,而非别无选择。”看着他们一路上克服困难,一步一步到达梦想的远方,不禁令每个人沉思:我的梦想、真爱和自由,在哪里?我们是否忘记我们也有自己的远方?

三、和解:英雄是孤独的

距离他们的目标——登顶主峰只差最后一步了,因为天气原因,登山队下撤,团队所有人只能就地扎营。在零下33摄氏度的天气里待了16天后,后勤组组员开着玩笑,放话说要火烧帐篷逼迫制片人带着大家撤退。玩笑话下隐藏着大家真实的想法,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里成为无人区,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就地驻扎,等待16天,在心理和生理上,已经快要到达极限,无法忍受了。一路走来,因为肺水肿,因为害怕对自己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为受不了高原的恶寒、失温等状况,不断有人撤离这个团队。从出发前的48个人、16台车,到只剩下8个人、3台车,其中主创人员仅剩3人。

最后,95后女导演子君拿出了父亲遇难现场的遗物——父亲的登山服。她穿着父亲曾穿着的衣服,跟团队再一次尝试登顶主峰。2016年13月31号,他们拍到了对普若岗日主峰冰川群的世界首次航拍,带回了所有人不曾看过的风景。尽管拍摄过程中,无人机撞毁,导致普若岗日的主峰顶点至今没有影像记录。

团队哭成一片,制片人老蔡流着泪说:“我尽力了。”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这是我们要学会并接受的。在路上,老蔡是整个团队的决策人,他需要做出许多艰难的抉择,但整个过程中他只流过两次泪。第一次是探险初期,尚未进入无人区,摄影组贵哥发生肺水肿,老蔡在派人护送贵哥返回后,开会讨论这一问题,大家在梦想与生命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刚解决完让人有些糟心的问题,第二天老蔡又接到妹妹电话,谈些什么无从得知,我们只能看到他悄悄抹了眼泪,直到影片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在进入无人区的第一天,妹妹再次打来电话,告诉老蔡:母亲癌症确诊,刚推进手术室。母亲虽然一再叮嘱谁也不要告诉老蔡这个消息,但因为老蔡是长子,妹妹还是决定告诉他。老蔡的前半生,都在西部地区漂着,很少因长子的身份而承担许多家庭的责任。于世俗社会而言,他没有扛起自己肩上对父母、家庭的责任。但母亲理解他,放他前行。尽管如此,母亲仍旧为这个远行的儿子操心不已,头发都要掉光了。此行出发前,老蔡留给母亲一句话:你一定要等着我。

剧组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为了梦想踏上这片危险的土地;而导演子君,却是因为父亲而一往无前的。子君的父亲饶剑峰是国内著名登山家。在意外遇难之前,饶剑峰已经攀顶了10座8000米山峰,距离完成登顶世界14座高峰的目标,仅剩下4座。子君对登顶高峰并没有其他人那么炽热的情绪,甚至此次拍摄之后,她也不一定会再次登上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她是为父亲而来,为了站在跟父亲同样的高度,感受他的感受。

一个是暂时放下了赡养责任带领大部队实现梦想的中年男人,一个是追寻父辈足迹,想要在某个时空“重遇”父亲的21岁女儿。两个人在以前可能会是“对立方”,一个是永远在外漂泊的父亲,一个是不能经常见到父亲的女儿。而今天,他们共同踏上了这趟旅程,去理解彼此。对于对方,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和解。

“我们都曾在少年时扮演骑士,但如今却嘲笑英雄。”不管是在银幕面前,还是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少有人走的人生之路,比如各类极限运动、探险、徒步、朝拜等,更有人指责、嘲笑、质疑他们。大家不理解他们的情怀。正如这部电影正式播出时,令人没想到的是,它吸引到的一部分观众是具有越野情怀的小众人群。他们理解剧组环绕普若岗日的艰险,理解他们的热忱,总要有人去做这些事的。这也给我们以感悟:我们可能难以理解别人正在做或者将要做的事情,但他们在各自的行业或者领域里,或者在自己的人生里,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生而孤独,他们需要与自我和解,更需要社会、家庭对他们的理解。

四、结 语

普若岗日冰原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平顶冰川构成,在那里探险的人们,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剧组用自己丈量梦想的脚步,带我们体会了一把纵情江湖的快马轻狂;没有他们的拍摄和电影的呈现,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一片无人区,更看不到大自然在这里肆意绽放的美景。跟随这部电影,我们敬畏自然、剖析真我、理解英雄,重新体味“远方”和“生命”的真谛。

猜你喜欢
冰原子君无人区
一起去大冰原
冰原奇观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徒步穿越无人区
暗藏杀机的冰原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无人区纪实
子君的错
子君的恨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