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事件在电影题材中的研究与思考

2019-11-15 06:47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电影文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发展

韩 栋(三江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新闻电影作为新闻事件和电影题材相互融合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和改革受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广泛关注。电影行业通过不断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收养分和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影视风格。在新闻电影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电影艺术不止一次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新闻事件展开记录和探索,并多次尝试艺术和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1]。现如今,当代新闻事件逐渐成为影视题材所依赖的创作内容,其又一次尝试将人们对现实的感悟和对自身传播身份的认知进行阐述。不论是基于电影艺术的创作和完善,还是基于新闻事件所具有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将新闻事件传播和电影拍摄的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对新闻电影传播现象进行概念梳理和总结,对影视特征进行分析和创作要求进行解答,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和电影创作而言均具有正面影响[2]。现阶段,高端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完善的新闻报道机制为新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中国电影艺术的改革和电影观众社会素养的长久培育都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稳步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观众对于新闻电影纪实片的审视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文针对新闻事件和电影题材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和探索,并就当代新闻事件在电影作品题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针对我国现阶段新闻电影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解析,为我国电影产业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相关概念梳理

(一)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和宣传载体的新闻电影

早在20世纪初期,新闻电影这一概念便伴随着我国战争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警醒了当时被低质粗糙影片所迷惑的人心,也导致电影行业对世界态势关注度的不断升高,大量文学作者开始从事电影行业,中国古典纪实电影从此开始兴起,同时人们将纪实电影的拍摄技巧逐渐改革与完善,形成一种具有固定模式的电影拍摄体制。基于传统纪实电影的创作手法与拍摄技术,在当时的战争环境里我国新闻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电影产业。《我们曾经的年代》一书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新闻电影行业工作人员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和拍摄技巧所经历的艰苦历程。1938年,周恩来亲自主持了延安电影团的建立仪式,延安电影团是当时革命斗争时代的专业历史纪实团队。延安电影团在当时的战争年代采用历史纪实的方式拍摄下了我国大量的战役、著名的回忆以及人民在战乱中的真实生活状况,同时将所拍摄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以短片的形式供给百姓和领导们观看,以达到宣传坚持革命斗争的目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该厂继承并进一步改革了传统的新闻电影制片机制,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对当时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进行详细拍摄,对重要事件进行真实记录,并对拍摄内容进行修剪整理,在各地区的电影院进行播放,组织当地百姓和官员进行观看。

(二)新闻片与纪录片的“分道扬镳”

由于电影具有可以纪实拍摄这一特点,导致其能够以传播媒介的身份向新闻媒体宣传领域进军,同时正是由于电影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使得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依赖,受到众多电影爱好者的追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电影新闻的编辑和整理工作难度较大,对技巧的要求十分苛刻,由于新闻的传播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电影新闻通常不能将新闻信息进行及时传播,尤其是一些需要持续传播和更新的新闻,电影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新闻的传播需求,这也是导致电影难以实现新闻时效性传播的关键因素。虽然电影丰富了新闻的传播色彩,充实了传播内容,但与广播和报刊相比,电影对消息的及时更新和获取能力远远不足。在现阶段,我国新闻电影对消息的充实和渲染能力依然大于其对新闻的传播和获取能力。这一现象在当时的战争时代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电视机这一电器生产理念还处于萌芽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受到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导致人们对外界信息获取的渠道大幅度减少,这迫使人们急于想要得到一个能及时获取外界信息的设备,这也是导致电影产业逐渐进入到新闻传播行业的部分条件。从那时候开始到战争结束,电视机这一新闻传播媒介便开始在全球大范围兴起,其生产理念和系统也很快步入正轨,同时电视以其传播新闻的时效性、快捷性以及真实性等众多优点逐渐被世界人民所青睐,我国也开始了电视事业的发展。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在电视事业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其中主要包括建设电视信号接受站、设立电视节目创作组以及构建媒体传播组织等,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也意识到电视对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性,千家万户的人民都以家中有一台可以接收世界各地信息的电视机而感到骄傲[3]。与此同时,受到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影响,新闻电影在这段时期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终导致新闻片与纪录片出现了“分道扬镳”的状况。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与新闻电影相比具有显著的行业优势,进而导致新闻电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此以后,新闻电影以及与新闻电影相关的电影院与制片厂逐渐减少了新闻电影的拍摄和播放,其将主要拍摄内容逐渐向历史纪实片和当代热门事件转型。总而言之,无论是新闻电影产业发展的持续低迷、电视新闻发展的逐渐兴起或者新闻片与纪录片的“分道扬镳”,这都是我国新闻产业随着时代演变而逐渐发展的真实写照。

1958年,我国建立的第一家电视台开始试播,该家电视台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外多个国家的技术援助与支持,在国家制度的扶持下稳步发展。在电视台建立初期,新闻节目的编排环节是比较简单的,部分剪辑技术传承了我国传统新闻电影的纪实拍摄技巧和录制规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延安电影团的传统构建机制上成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同时录制了《新闻简报》等一系列节目,在各个电视台开始持续播放。《新闻简报》节目播放后,收看该节目的主要观众群体是国家的一些知识分子和党政领导干部,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是继续以购买新闻电影入场券的形式到指定场所观看,只不过新闻的播放形式由原来的电影银幕转变为电视机屏幕。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逐渐发展,其播放技术和资料剪辑功能也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多了起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物质和精神满意度持续提升,电视机的质量和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程度有明显提升,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逐渐趋于国际化和现代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新闻资源来源并不广泛的电视台开始由传统的信息播放形式向多样化的节目播放转型,其中包括交通信息、地方戏曲以及历史故事等播放内容。电视台为了改变浓缩型剧院的播放局限,电视台新闻播放的节奏就需要对播放时间、播放内容和播放顺序等方面进行合理化调整,最大限度提高新闻节目的覆盖面积和内容色彩,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穿透性。因此,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开始汲取新闻报刊和无线广播的传播经验,学习报纸和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以新闻传播信息作为创作核心,电视台开始从一种单一的播放平台逐渐向新闻节目的创作主体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的便捷性和渲染力。在这种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背景下,新闻电影制片厂就是在这种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作机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新闻电影制片厂逐渐开始制作更长篇幅的纪录片,且在篇幅增长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其中,《话说长江》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追捧的经济纪录片作品就是新闻电影制片厂不断成熟的最好体现。电视台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逐渐制作出内容越来越丰富和体现时代特色的影片,进一步开展创作了新闻速读、焦点快报和联播快讯等一系列新闻节目,大幅度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新闻传播价值。

(三)电影与新闻在传播内容上的交融——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在新闻电影创作初期,新闻电影的内容实质上就是一种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相互结合,在一定范围内担负着新闻传播的中间媒介,这一运行机制的形成与我国当时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现阶段,随着电影电视行业的逐渐成熟和现代化,行业内各部门的管理体制也开始完善起来,在电影和电视产业均出现了更加丰富全面的作品,所传播的信息也更加有内涵,收看的人群年龄段范围也呈现扩大的趋势。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变迁,电影所肩负的新闻传播功能已经基本不存在了,然而电影在其他方面却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扩大,人们更加趋向于追求电影作为新时代潮流信息的传播媒介所带来的艺术观赏价值。同时,电影的拍摄方式也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的拍摄手法,而是通过人们丰富的联想和策划而进行拍摄,在此期间,科幻片、纪录片、动画片、惊悚片等通过现代化技术拍摄的作品层出不穷。由此看来,从前在电影院播放的联播快讯等节目如今已经不能被纳入时代电影的播放范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结晶,在其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点,就是电影的拍摄离不开人类的艺术灵感和现实事物所蕴含的真理。可以认为电影产业发展到现在所蕴含的一系列影片种类和作品形式与乐曲、艺术、时代背景、技术等大量艺术领域均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随着新闻产业的不断扩大和成熟,内容丰富多彩的新闻作品逐渐变成了电影资料内涵深化的载体和进一步升华的重要渠道。“纪录片”的产生和人们对这一类型电影的逐渐认识与理解为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树森创作的《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一书对有关“记者片”的内容进行了阐述。郑树森对记者片的认识便是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行业中的实地采访记者为描述基础,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和调查,对其日常的生活行为与心理进行详细记录,对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加以渲染,生动地通过电影的形式播放出来。在这类影片的制作中,记者所担负的任务包括对主人公相关事件的采访记录和对影片内容的编排与剪辑,由于影片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心理和政治格局,其中战争的动荡所造成的政治的垮台、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变迁等方面是影片重点描述的几个热点。影片的播放在满足观众好奇心理的同时,其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了其他国家新闻电影行业所遵循的“第四权力”之说[4]。从新闻视角来看,此种影片所描述的重点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所关注的焦点相吻合,可以认为新闻资料给予了电影拍摄时的艺术思路,进而使得新闻与影片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为新闻电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电影的拍摄也逐渐开始从新闻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描述,导致记者这一承上启下的角色开始淡化,影片直接采取事件报道第二人称的形式对热点进行描述和播放,采取事件陈述和制造戏剧性环节的演绎形式来表述影片的中心思想。触动大众心灵的影片《盲山》以及近年来收视率较高的《亲爱的》都是通过戏剧创作的形式对事件的核心进行描述和表达。同时,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学术界和商业界的人们对“新闻电影”含义的理解与感知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新闻电影的创作也已经开始将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融入到“新闻电影”这一概念中。然而,新闻电影这一概念并不是表面上的新闻和电影的结合体这么简单,它是在传统新闻行业所推出的新闻速递的基础上,将所阐述的热点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加工,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鲜明观点的影片。这一个概念设定的特点就是在将传统新闻和纪实电影分隔之后,根据时代特征将故事的情节加以情感色彩,将影片的中心思想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总结新闻电影的发展历史和轨迹,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热点事件新闻的改变与新闻电影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即将新闻事件以电影的形式播放出来,以区别于传统的新闻片与纪实片的结合。

二、当代新闻事件电影化发展的成因

通过我国新闻电影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新闻电影在此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新闻电影描述方式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播放效果和含义。近年来,我国新闻和电影的发展渠道有了新的融合,通过电影播放的形式来传播新闻事件,更加深入地体现出电影和新闻的结合形式,进而丰富了新闻电影的内涵,促进新闻和电影的协同创作水平再次步入新的台阶。然而,新闻和电影的协同发展不仅需要一代电影人的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也是我国电影行业跟随世界影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其说这一代电影人通过努力完善了我国新闻电影行业的一次飞跃,不如说他们发掘了电影行业在社会商业中蕴藏的能力与机遇。为了进一步探索新闻电影在现代社会稳步发展的原因,本文通过商业和艺术两个视角对新闻电影进行了分析:

(一)商业原因

1.消费主义娱乐化电影的折戟与“商业电影”认识的重建

通过科技发展层面来分析,电影行业是国家工业化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成功转型的结晶。电影首次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那个咖啡馆,正代表着电影建立初期的文化城市的印记,这样的构建背景,导致电影的灵魂中流露着商品的价值和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电影通过新颖、高端以及新奇的技术手段来对事件进行艺术化阐述,这对资金和基础设施的要求便十分严格。电影院所售卖的电影票、电影播放前所插播的广告以及近期即将播放的电影的宣传,甚至是电影院里附带销售的小吃、饮料以及娱乐项目都是电影产业不断成熟所形成的消费链中的关键环节。影片拍摄前大量的资金投入换得价格昂贵的播放资料、越来越高端的播放技术、职业素养逐渐提高的拍摄团队等成为保障电影产业继续发展的必要元素。在商业环境的持续影响下,电影的投入到产出这一过程是国家电影行业最注重的一个环节,也正是由于各国的电影产业均将目标转移到了都市情感和文学创作上,导致近年来《黄土地》《红高粱》等影片以其新颖的特点和艺术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类电影的发展获得国内外电影人的共同认可,该种情感类电影被人们称为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思维”,同时掺杂了一些民俗色彩,导致电影的市场价值也节节高升[5]。随着西方国家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其所创作出来的产品对全球影视行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携带国外文化以及更加先进的科技效果的影片,在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人们对影片价值的评论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人们在真正了解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之前并没有明确对影片的银幕特效以及播放内涵的需求。我们不能单纯地评价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导演所拍摄的技术高端、影片色彩丰富的电影作品质量,如果直接将其与国际相融合是十分冒昧的。

如今,随着世界各国电影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和电影观众评价标准的提升,全球各国电影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莱坞”这一名词己经不仅仅是属于美国电影产业的了,印度的“宝莱坞”以及非洲的“瑙莱坞”等都逐渐走进了世界人民的视野。我国电影产业的创作从萌芽期到借鉴国外拍摄经验的成长期,整个过程的发展均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和困难,包括学习怎样可以成功借鉴“莱坞”经验而制造出具有自身独特文化韵味且可以获取切实利益的电影产业。

针对成本投入而言,我国在吸引国外高科技人才、制造逼真形象的银幕效果方面是非常努力的,在中国电影产业还未全方位发展和完全融入到市场环境中时,我国在效仿“好莱坞”大制作这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没有美国电影产业对观众市场的合理调控以及高端的影视信息传播和售卖渠道,华语影片或多或少有些收支不平衡。在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数次挫折之后,中国电影人逐渐意识到通过切换长镜头来拍摄扑朔迷离的镜头画面,结合浮夸的环境色彩的重要性,从“创新”“全球化”的电影潮流大军中脱颖而出,追求低投入高回报的影视创作,励志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作品。正如以前印度的“宝莱坞”根据“歌舞”的创作标志来实现了印度电影如今的辉煌,同时,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将“歌舞”和其他风格的影片融合在一起,我国的邻邦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执迷追求以社会的负面消息和人性丑陋的一面为题材的电影的创作,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取了显著的成就,逐渐将这种人性负面思维巧妙地结合在大量此种类型的电影中,并在短暂时间内风靡全球。中国影人也逐渐开始探索电影的“莱坞”能够成功建成的真实原因,除了资本之外的其他决定性因素,进而利用与众不同的全球电影的“中国化”来重新构建“华莱坞”的目标模型,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以及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商业电影”。我国部分知名国家导演重新拍摄了《山楂树之恋》《搜索》等经典影片,这正是为了显示曾经被社会批判和封杀的“张元们”的真实含义,为我国进一步探索电影产业的转型机制而奠定基础。

2.“地下电影”寻求主流市场的价值认同和通过审查的新路径

以前“独立电影”的拍摄与如今超级影片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当大批量精彩影片粉墨登场后,被观众意识到是一时风靡甚至入不敷出的时候,那些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大范围宣传的“独立电影”仅仅可以通过自己的铁杆观众和被人们认为并不正当的盗版光碟的形式进行售卖,部分影片被迫通过海外的资金扶持主动参加各大国际电影节来对自己的影片进行宣传[6]。然而,无论是在全球的各大电影节获取了许多的影视大奖还是被观众认为是质量较高的影片,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创作、自由发挥,最终还是体会到了不能进行公开放映的那种失落感。因此,我国汲取国外影视的拍摄经验开启了电影旅程的“第六代”电影人的培养,并在体制外突围失败的背景下,探寻将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思想向具有商业价值影片转型的渠道。

(二)创作原因

在适应商业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将新闻事件改编成电影与编制内容的选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不考虑电影拍摄的投资成本、票房收入、影片宣传以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影响因素,只从电影人拍摄电影的层面来考虑,所拍摄的电影内容是整个电影作品的核心,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电影制作的成功与否。在成熟的摄影技术、场景模拟、特效制作的相互结合下,电影才能将所选题材的真实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电影人想要表述什么样的思想,如果背离电影内容的真实含义是十分缺乏说服力的,因此,将新闻事件以电影的形式播放出来,实际上也是电影人在拍摄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和探索。

回顾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电影艺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改变技巧远远超越了其他任何影视作品的拍摄形式,同时,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通过电影演绎的形式将内涵表达得更为生动和触动人心。我国浪漫情感都市电影的火爆热、武侠影片的风靡都是我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一个又一个坎坷之后的结晶,我国可以直观地在影视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与电影题材的制作相互匹配,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然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在影视技术方面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曾经依靠纪实叙事为主的传统文学艺术逐渐被先进的影视科技所淹没,并将传统影视零碎的信息进行整理收集,给我国传统文学艺术内涵的传承造成负面影响[8]。从前,人们读书只是通过课本以及各类书籍,现如今读书这一行为逐渐被网络、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所取代,几百字内容的微博头条,形形色色的图片,万人网上互动的交流平台使得当今的信息传播就像快餐一样,造成传统文学的传承遇到很大阻碍。当我们习惯了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了解一件事情之后,现在通过翻阅电子设备上的微博文章就可以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解,并可以随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者与他人交换意见。我们失去了沉稳下来去仔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丢失了将这些思路和感想转换成逻辑严谨、情节感人、色彩丰富的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大量文学期刊持续低迷,全国文学期刊有800余种,然而现在能继续正常生存的期刊不到100种,多数文学期刊的订阅数持续走低,甚至面临着停刊的尴尬局面。曾经发行量超过千万的《人民文学》《诗刊》等期刊,现如今的订阅数均不足3万,包括曾经风靡全国的《当代》和《收获》等文学期刊均面临着难以维持生计的凄惨景象[9]。

电影行业是在文学这棵大树的庇护下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如今文学创作面临挫折,大量文学作品的内容核心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文学中探索的创作灵感也不符合现代影视的创作理念。随着大量网络文学、潮流文学的兴起,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感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该类文学作品题材的严密程度、思维深度以及逻辑的严谨性均不能与传统文学相媲美,修仙小说、霸道女总裁以及穿越时空的恋爱都使得我国文学的创作与发展变得更加混乱。虽然电影行业为了适应当今网络文学的发展节奏也推出了众多的潮流作品和影片,但影视网络作品的创作与更新均处于初级探索时期。因此,该阶段的影视作品难免会遭到广大群众和电影爱好者的负面评价[10]。可以认为,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文学作品的流传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我国传统电影文学的发展举步维艰,促使我国文学作品的发展需要另寻他路。

三、当代新闻事件电影化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一)新闻理论的发展是“新闻事件电影化改编”成功的重要基石

新闻散文化的发展为“新闻”与“电影”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在此文化理论的推动和支持下,我国新闻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改革,进而为影视艺术的升华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新闻散文化这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久,在20世纪中期,我国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曾经针对“通过散文方式来制作新闻”话题进行了陈述,并引起了影视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如今不管是新闻文学等散文化的文学体裁的改革还是探访新闻的发展以及不同地方特色的新闻写作技术的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新闻散文化实际应用价值和传承价值。

新闻事件编辑成电影是新闻散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新闻散文化进一步完善的主要参照资源。同时,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新闻散文化发展思维的引导下,新闻作品实现了二次创作的传播价值,也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对文学信息传承所起的作用。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遵循其客观条件,时代的进步持续催生出新事物和新思维,其中,新闻散文化的观点化也正是在新闻报道的任务完成和不断变化中逐渐形成的。传统的报刊除了报道社会热点事件,其主要的任务是对上级的思想和政策进行宣传,报刊新闻是国家政策的风向标,在报纸上甚至可以看到国家所做出的相关政策报告。在媒体资源匮乏,信息网络设施不完善的背景下,新闻报道内容的覆盖面积非常小,新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够高,社会经验不足,可以认为新闻阐述社会问题的层面有限,涉及范围十分狭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理论实践过程中,新闻工作人员对自己所报道的内容逐渐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也对社会问题多了几分全面的思考。穆青同志认为:“现阶段的新闻报道、资料整理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传统新闻的单项写作模式。如果我们全部遵循现阶段社会所描述的那些新闻的写作的理论来报道,传统新闻的内容及传播方式会出现很多不符合人们需求的漏洞。”[11]新一代新闻人想法的产生,就是依靠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而这些人所认为的不适应传统文学作品的写作模式,其实质上指的是有关国家政策制定的政治会议、经济会议等新闻事件和不对外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人员对非事件性新闻的理解和感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新闻散文化观念的产生。非事件性新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时代特征的真实写照,所有事件的发展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随着时间发展的结果的不同,其所需要的时间和环境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电影新闻的总结,很难用传统的三角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或者概括。

(二)当代新闻事件电影化创作的误区和问题

将新闻事件以电影的形式传播,以及创作现实主义电影的萌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发展情况和现实生活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密切的联系。现如今,人们常常选择用身边的新鲜事物改编电影,这些电影的主人公多数是社会最底层人。电影中讲述了一些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以及还没毕业便被卖至农村的女大学生。毫无疑问,影片反映出当今社会底层人群和偏远地区贫困者的生活状态,这使人们陷入沉思[12]。从科学进步的角度出发,让社会底层人来扮演纪录片中的主角,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开发的新产品,这也逐步成为电影行业的新趋势。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导致思维受局限的原因之一是,电影这个行业过于追求银幕效果和视觉冲击。例如美国,以写实新闻引起观众的注意,将具有剧情的戏剧性新闻售卖。源于新闻市场的经济转型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多数影片创作人员透过社会舆论和广大网友的心声来选取吸引多数观众目光的题材,其中,具有民族风俗习惯和优美自然景观的少数民族,多数都是保持着传统的低矮房屋,其依然是依靠耕种和旅游业来维持经济来源。毋庸置疑这类景观在电影拍摄的镜头中非常容易展现出其具有特色的风景线,甚至有些平常的风景,在经过镜头的特效拍摄之后便焕然一新,为观众展现出了大好河山的壮观景象,进而吸引关注目光,激发观众积极观看影片的兴趣,提高影片的收视率和价值。同时,在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没有摆脱资产阶级艺术的约束,一个时代电影的制片人员努力发现社会最底层生活的人们的故事,其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人们对他们悲惨生活的联想。电影人通过向观众展现这群人的生活状态来向社会呼吁对这群底层社会人群的怜悯和关怀,最大限度地将他们平时不被大众所在意的底层生活状况展现给人们观看。电影人创作此类影片的初衷就是揭示被多数人们所抛弃的一部分人的悲惨现状,把这部分不为人知的窘迫生活呈现在大众面前。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中有悲惨有暴力,作为平常人,很难想象他们被悲惨生活所折磨的样子,这类影片能够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

针对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这一焦点,其改编的核心就是能够通过新闻的角度去重新阐述事件,当前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对新鲜事物的不断追求,其创作的重点已经转移至审视大众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些普遍的、炙手可热的话题,进而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与讨论,而不是单纯地指向问题的新颖性和奇观性。新闻所强调的社会价值性相对于新闻电影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这一焦点在新闻事件改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和证实。

(三)当代新闻事件电影化发展的前瞻

综上所述,从早期新闻快讯的新闻片和纪实片到现阶段的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新闻影视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现如今,随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学术界、影视界以及社会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对新闻电影的进一步完善可以表达出更多的自我想法和观点。在现代化的电影行业中,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是极富有内涵的,在内容、音乐以及视觉效果等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电影不仅仅需要创作者全面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也需要考虑观众观看完该影片的反应,如此其所表达的思想才能更具综合性,因此,在新闻电影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就是典型的信息在传播媒介中相互融合的产物。

现阶段,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受到了新闻业的正面影响,尤其是深层次报道和探索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与有价值的社会评论,其在引发广大群众思考和引起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讨论两方面均呈现出较大差异。在电影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电影作品真正做到了向社会群众呈现出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影片作品。在影片播放过程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影屏幕中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的工作和表情,感受到通过特效处理后的那种极具视觉效果的片段。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对新闻资料以及新闻社会事件审视标准的提高,影片所表达的信息携带了富有客观性的内涵。同时,电影拍摄技术的创新和电影创作的发展使得电影信息在生动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如今,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不单单是冷、热信息的相互融合,更是客观理性与主观感性认识的相互碰撞,这对于反映新闻事件的全貌和进一步加深观众的思考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