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女性与红粉天下
——伊琳娜与武则天称帝原因之比较研究

2019-11-15 04:49李继荣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伊琳娜拜占庭礼制

■李继荣/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一、敏锐的政治素养

武则天与伊琳娜能够在宫廷中站稳脚跟并最终问鼎皇位,与她们的个人的政治素养有很大关系,包括成长环境、心机与权术,两人均惊人地相似。

从其成长历程看,武则天和伊琳娜均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武则天的父亲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伊琳娜则“出生于雅典一个名为萨兰塔培库斯(Sarantapechos)的贵族家庭,该家族在希腊中部地区颇具政治影响力”;两人均经历了家道中落,武则天9岁时父亲去世,她和生母受到同父异母兄弟的刻薄待遇,伊琳娜也因父母的过早谢世而长期过着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她们幼年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又使她们养成心思缜密、果断干练的性格,体现出与传统皇室女性截然不同的行事风范。

入宫之后,她们还将各自的政治权术与心机发挥到极致。武则天为了争宠,获得后位,竟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伊琳娜为了扫除其权力的绊脚石,也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将自己的儿子刺瞎,致其最后去世;武则天为了争夺帝位,以废帝、杀子等方式剪除李唐王室成员;伊琳娜为了登上至高权位,也通过割舌、致盲的方式残害伊苏里亚王朝皇室成员,于是这两位皇后都是在皇室男性成员几乎被消灭殆尽的情形下登上皇帝之位的。

除了对皇室成员采取血腥政策,对敢于反抗其意志的朝中官员,她们也同样是采用了严厉的手段进行镇压。684年9月,徐敬业、徐敬猷兄弟联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后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11月,徐敬业兵败自杀;780年,皇叔尼基福鲁斯(Nicephorus)在一些贵族的煽动下,欲趁伊琳娜孤儿寡母根基未稳之隙起兵谋反。伊琳娜也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将叛乱镇压下去,很多参与叛乱的显要人物被逮捕、鞭打、拷问、驱逐。

除了武力镇压和使用酷吏打击异己势力,她们还使用笼络利诱的手段培育亲信官员。武则天广开科举,广招四方英才,将张九龄、刘知几等寒门微族有才之士招入朝中,又通过殿试、荐贤等方式招揽的大批亲信人才,同时她对这些人才,还能做到礼贤下士,因此作为人臣与亲信,他们自然对武则是感恩戴德;伊琳娜亦是如此,在其争权之初主要依靠的是宦官,但是随着其地位的稳固,她开始对军队进行笼络,787年9月,伊琳娜派其心腹斯特拉基乌斯前往亚洲军区拉拢军区将官,最终在其协助下将君士坦丁堡的效忠于利奥家族的禁卫军(该军由君士坦丁四世招募训练)全部驱逐。

于是,作为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与伊琳娜各自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政治素养,以铁血与智慧,怀柔与权术之策,刚柔并济,双管齐下,成功地拉拢百官,赢取民心,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扫除了问鼎皇位的障碍。

二、开明的社会环境

虽然在皇权至上的程度上略有差异,但中华帝国与拜占庭帝国无疑都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家天下”是其主要统治模式,男权至上是其固有的传统思想,男性血亲继承是其延续王室血统的主要方式,而武则天与伊琳娜能打破传统登上帝位,与当时开明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这种开明的社会环境的出现源自于从欧亚民族大迁徙。在古代史上,欧亚民族大迁徙是一个长期、连绵的过程,但总体而言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开始于公元前后,于3-6世纪形成高潮的长达数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这场大迁徙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对东西方两大帝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就中华帝国而言,在中国隋唐帝国建立之前,经历了游牧民族的南迁。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支,史称“五胡”。从东汉开始他们不断内附,逐渐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同时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他们,又往往强制其迁居到内地。公元3世纪末,“胡人”南徒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各族的上层利用中原王朝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强大的武装作为基础,相继起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从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就罗马-拜占庭帝国而言,在伊苏里亚王朝建立之前, 经历了游牧民族的西迁和南迁。早在3世纪危机之时,就已经有大量的蛮族部落迁入罗马帝国境内,西哥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在帝国境内建立政权,476年罗马末帝罗慕路斯被蛮族将领推翻,西罗马寿终正寝。之后虽然在查士丁尼大帝的武力征伐下,收复了很多土地,但是查士丁尼大帝去世之后,帝国复又陷入蛮族入侵的压力之下,除了来自西方的日耳曼人威胁,还有北部的保加尔人、斯拉夫人也成为6-8世纪困扰帝国稳定的主要劲敌。

民族大迁徙下的结果是文明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包括种族间的,也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唐王朝皇室具有鲜卑族的血统,开国皇帝李渊之母是北周八国柱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利奥三世出身于希腊化程度较深的叙利亚地区,赛奥法涅斯称其“具有萨拉森人思想”,且似乎还懂阿拉伯语;其子君士坦丁五世迎娶的皇后是卡扎尔汗的女儿伊琳娜;含有二分之一卡扎尔人血统的利奥,则被冠以卡扎尔人的利奥四世之名。而伴随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原始的平等主义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进入帝国,引起了中华唐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社会习俗和法制传统的一系列变化。

由是观之,在民族大迁徙的大背景下,唐帝国与6-8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均凭借其对外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地缘文化的开放性,加快了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流,帝国在将先进文化传递给周边异族之时,异族亦将趋近于原始时期风尚的开放平等观念渗入帝国。武则天与伊琳娜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成功地登上了男性独尊的政治权力之最顶峰。从这一点看,伊琳娜登基为帝与武则天南面称圣,成为这一民族融合与全面开放时代的两朵奇葩,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不如说是巧合中的共性。

三、称帝的迥异之路

在中国古代,礼的性质与作用非常微妙。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社会规范,可以说礼与法相辅相成, 共同控制着社会人员的行为,确保着社会生活的安稳有序。但法主要以强制性的手段发挥作用,而礼则主要以引导性的方式体现其功能。与法相比,礼影响的层面更为广泛, 涉及的问题也更加细致,它不仅是一项独立的制度, 也为其他各项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礼制上承周汉,下启宋明,是中国古代礼制史上发展的高峰之一,其以礼制与法律的融流为契机,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完善和专制制度的确立,维护了宗法关系的调整与社会观念的更新,形成了一种礼治的政治格局。而这种礼与法合流的礼治格局对皇权而言具有矛盾性,武则天就是在这种礼治的矛盾中登上皇位的。

一方面,唐代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以礼制理清了神人君臣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皇帝已不再是神的仆从,而是仅次于天的人间之神。关于这一点从宗庙、陵寝到舆服、乐舞,凡皇帝所用,无不“以尊而加”,成为重中之重,便可看出,故在这一新体系之中,尊君是其基本精神,等级严明是其主要手段。统治者不仅获得了无上的权威与崇高的地位, 且其权威与地位为社会所承认。另一方面,在促使官僚政治走向完善的方面,礼制在其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当一个庞大的官僚队伍通过科举制度被训练、选拔出来以后,官僚政治的运转便有了人事上的保障”。但是仅仅有足够的人员准备以及必要的能力培养还不足以完全实现官僚政治的目标,礼制最终为其完成了其在心理上的定位。唐代礼制不仅对各级官吏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而且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各级官吏自觉地遵守并维护这种身份与关系。

武则天称帝并不符合唐代的礼制,可以想象她的称帝之路会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在这种礼制范围内,下至普通百姓,上到文武百官都是其称帝之路上的阻力;但是也正是礼制将皇权推上至高无上之位,成就了她一代女皇之美梦。一方面她破坏礼制,用各种酷吏和手段杀死其称帝道路上的反对声音,据林语堂先生的《武则天正传》,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诛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另一方面在登上帝位后,她又通过建立新的礼制来治理唐帝国,当时的官僚集团多数出自武则天心腹,这反过来进一步稳固了其统治。

拜占庭帝国的伊琳娜称帝道路与此略有差异。拜占庭帝国严格地沿袭罗马的法制传统,各朝皇帝都以维护法律权威为己任,通常在前朝立法的基础上,加以增减修订,以不断适应当朝的新情况。因此,法就成为拜占庭维持帝国正常运转的基本规范。而伊苏里亚王朝的立法《法律选编》的新规恰好为伊琳娜称帝提供了合法性。

《法律选编》是由伊苏里亚王朝的开国皇帝利奥三世于740年颁布的,与之前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部法律更为体现出其“爱仁”的特点,其具体表现方式之一便是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如在监护和继承权方面,《法律选编》规定,若丈夫先于妻子去世,并留有子女,那么妻子将作为一家之长的身份监管其嫁妆及丈夫的所有财产,而对于子女,则不得向母亲索要遗产,要根据神的旨意,对母亲绝对尊敬和服从,而且妻子的所有嫁妆则转归自己所有,且她可以获得丈夫四分之一的财产,剩余部分则转归丈夫遗嘱中指名的继承者,如果没有遗嘱,则由其近亲继承。

利奥四世死后,君士坦丁六世冲龄践祚,伊琳娜不仅有权监管自己的嫁妆和利奥四世的所有财产,而且可对小皇帝实行完全监护权。自然,也是整个帝国的真正监护者——小到皇室琐事、婚配嫁娶,大到内政外交,政策制定,无不在她的实际监控之下。由此可见,伊琳娜对帝国治策的修订,对君士坦丁六世婚姻及其它方面的干涉,虽颇为专权,却是有法可依的。伊琳娜称帝之时,君士坦丁六世被刺瞎,其叔伯被割舌,帝国并无健全的男性继承人,故其称帝又符合在无子女继承和无遗嘱继承状况下,夫妻间可以相互继承财产的规定。

总之,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是她们能在纷杂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直至最终问鼎皇位的基本素养;受北部“胡人”影响较深,异域开化风尚大量渗入帝国,旧有礼俗被冲淡,社会环境更为开明,妇女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为她们出头露面,干预政事提供了良好的时代契机,为其成功称帝的提供了良好地外部环境;但是这两位杰出女性能登上皇位也有差异之处,那就是武则天根据唐帝国的礼制统治秩序,通过“以礼制礼”的方式,打破礼制登上皇位,运用礼制稳固皇位,开启了15年的统治;而伊琳娜则依据拜占庭帝国法制规范模式,通过“知法依法”的方式,迎合法律加冕为帝,通过法理维护帝位,稳坐皇位5年之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伊琳娜拜占庭礼制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欧洲有个武则天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的东地中海世界
拜占庭之光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上古礼制中衣服所具功能与灵魂附归问题
拜占庭音乐研究综述
俄富豪竞选人姐姐大选中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