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研究

2019-11-15 02:29:33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横县茉莉花茶茉莉

河池学院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一曲吴侬软语,红遍大江南北,唱响海内外。作为其中的主角——“茉莉花”已经成为广西横县的一张名片,闻名世界。广西横县早已将茉莉花原产盛地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区甩在身后,成为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而横县茉莉花于2006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入围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标准。

一、生态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

生态美学是一门生态学与美学相互结为“伴侣”的新兴学科,核心在于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构成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源自西方,但核心内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蕴含的生态观不谋而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智慧,力求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的内在精神的平衡共生,倡导人类回归自然,重返人类的精神家园,实现“诗意地栖居”。“天人合一”、“天地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观念,都倡导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相依相生。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文化,而生态美学以“和谐”为核心理念,它扩展了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范畴,更倡导的是人的精神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多民族和谐共处、人的内心充盈幸福感,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生态美学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世界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审美状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学成为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科学之一,诸多学科将美学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分支,形成了技术美学、生活美学、旅游美学、文艺美学等交叉学科。茶之美带来的美感同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学科——茶美学。茶美学研究茶之美以及审美与茶相关的茶人、茶事、茶物等方面的科学。茶美学以“和”为核心思想,这与生态美学所倡导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是一致的。海德格尔用哲学的方式阐释了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这首诗,提出了大部分人心之向往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此来规避迅猛发展的工业文明带来的人的异化。与海德格尔相似的是,19世纪英国女性主义学者伍尔夫呼吁广大女性要独立、要冥想,至少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求得内心的安详与宁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方面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一方面积极寻求并构建诗意栖居地,茶美学思想的发展契合了人类对和谐生活、健康身体以及美的享受的追求,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成为茶美学中品茶的意境,成为人类安顿心灵、诗意生活的理想乐园。

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从美学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动态平衡、和谐共存的美学观。生态美完美的融合于茶之美中,它把审美的焦点集中在人与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进而促使自我感受到自然赋予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享受到生命创造之美。在审美观照中凭借“茶”这一媒介将人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感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

二、横县茉莉花茶文化生态美学透视

生态美学要以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为主题的审美特征的生态系统。此系统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甚至包括人对其自身生命和生命过程的认识。因此,必须从生态系统整体论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问题,探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挖掘在此关系中如何产生审美主体和升华审美意识的。

(一)窨茶之美:人天之和

横县人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良好生态观念,使他们与自然形成了平等友好、水乳交融的和谐共生关系。横县人在这样的观念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热爱自然美的天性。横县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平缓开阔;横县具有95万亩广阔的耕地、主要有金属矿、非金属矿、水产资源、珍贵动物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横县拥有九龙瀑布群景区、宝华山、伏波风景区、六景泥盆系剖面等自然风光,山雄瀑奇、谷幽林茂;地质古老,砂岩峰林雄伟俊秀。《横州志》载:“山耸而奇,灵而秀,郁葱而伟丽,泓清而泉洌。”横县人古朴的生态保护观念使得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当完好,让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为茉莉花的大面积种植打下坚实的自然基础。

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窨制就是花的香气完全被茶坯吸收,茉莉花茶的窨制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制作茉莉花茶的过程主要是:以一批绿茶(毛茶)作为原料,但茉莉鲜花却需要三至七批,花的香气才能够全部被毛茶吸收。因此,“吸收——筛除废花——再吸收——在筛除——再吸收——再筛除”,往复数次。窨制的过程,就是茶农与茉莉花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劳动人民与大自然相生相伴的过程,人们在其中孕育了热爱美、热爱劳动的因子,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通过种茶、采茶、窨茶等茶事活动,形成了茶与茶农的“物我观照”,茉莉花茶高洁、清秀的品格与茶农的品格进行比照,悄无声息中提升了茶农的道德修养,使每一位参与茶事的人体会到茉莉花茶叶饱含的宁静之韵和高洁之美,以此获得身心的洗礼,心灵的震撼,从而提高茶叶在种植、采摘、窨制过程中的文化品质。

(二)药食之美:人花之和

茉莉花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高级茉莉花茶较之其他级别的茉莉花茶在加工的过程中内质存在一定变化,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茶叶遇到水湿情况开始分解,促使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分解,因蛋白质具有不溶于水的特点,故蛋白质转变氨基酸,使得绿茶中的苦涩滋味降低,味道变得更为鲜浓醇厚、润滑上口。

中药学认为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消炎解毒等药用价值。经常品茗茉莉花茶,能让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因为它对治疗痰咳、痢疾、肝热、眼压高、便秘、尿路感染、衰老等有明显疗效。一方面,茉莉花中蕴含着丰富的的油性物质,对气闷、郁结等有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是最佳的止痛药材。另一方面,茉莉花对抗菌、消炎具有明显作用,它能抑制多种细菌,如目赤、皮肤溃烂等。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茉莉花辛热甘温,和中下气,僻秽浊,治下痢腹痛。”

中医保健认为,茶叶的苦与甘,均对人的身体好处极大。如遇便秘、热气、湿气,长饮苦茶;如想滋补身体、中和脾胃,常饮甘茶。茉莉花茶以茉莉花所包含的芳香油、香叶醇等化合物为载体,以茶叶特有的吸附力为手段,凭借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独有的工艺精心研制而成,成为浓郁芳香、清凉爽口的绿茶佳饮。横县茉莉经过众多老茶人、老前辈、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在横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古时横县史料记载的“素馨”、“单台茉莉”、“番茉莉”、“学瓣”等诸多品种,素馨属于稀有野生植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将之提取作为香料的重要元素,增加横县花茶产业的附加值。搜寻茉莉稀有品种,并进一步驯化培育,移栽并广泛种植,恰恰体现了横县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观念,更体现出横县人的自然生态观念与人文生态观念的高度平衡。

(三)品茗之美:人茶之和

清代光绪年间的举人徐珂在《清稗类钞》记载:“茶叶用茉莉花拌和而窨藏之,以取芬香者,谓之香片。京、津、闽、川等地皆嗜饮之。品评茉莉花茶,首先观其形。形色产生的美感来源于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对自然形状的把握和运用,使之与主体知觉结构的相互适应引发的审美愉悦。品评茉莉花茶,从茶形色的观赏上可以获得审美愉悦。上等茉莉花茶条形长、饱满、白毫多,无叶为上。或一芽一叶、二叶或嫩芽多,牙毫显露。其次闻其香,“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味未忘情”。(宋·蔡襄《和诗送茶寄孙之翰》)诗人感慨年老体弱,万事皆忘怀,唯一难忘的就是那一缕茶香。“舌端甘苦人心底”,上等茉莉茶香浓而不冲、香气持久、清香扑鼻、无异味;茶香之清幽持久让人如临仙境,缕缕茶香扑面而来,使得人的心境平和、忘我,人与茶香融为一体。最后饮其汤,“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茉莉花茶汤色黄绿亮、香气浓郁、口感柔和、不苦不涩为最佳。“茶味人生细品悟”,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啜苦可励志”、“咽甘思报国”,品茗茉莉花茶的甘、香、浓、滑,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舒适和愉悦感,人们通过茶来感悟自然、感受生命,从而体会到神清气爽、心胸旷达的美感。

明代屠隆《茶说》言:“茉莉花以热水半杯放冷,铺竹纸一层,上穿数孔,晚时,采初开茉莉花缀于孔内,用纸封不令泄气,明晨取花簪云,水香可点茶”。具有浓厚的广西壮族特色的横县茉莉情韵茶艺茶道表演队的诞生正是传承和弘扬茶道正能量的标志,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娴熟的茶道技艺以及充满美感的行茶礼仪是这支队伍的基本配置,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她们身后蕴含着壮家茶人淳朴、天然的生态美学观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茶道精神,使得她们的茶艺表演实现了“人茶合一”。

横县茉莉情韵茶艺茶道表演队于2000年成立,茶艺师们遵循以茶道为学习之根本、以茶艺为展示之手段、以创新创编为中心,开发了诸如茉莉花茶、乌龙茶等茶类的节目。特别是在表演茉莉花茶茶艺时,茶师们的表演仪态大方、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般将茉莉花的色之美、香之美、味之美以及韵之美表现出来,同时将人与茶、茶与水、茶与器等完美融合,深深地打上了茶道以“中和”为核心的烙印,让观众沉醉其中,不由自主地出现“横县茉莉花茶热”的热闹景象。

(四)品悟之美:人伦之和

茉莉花是印尼、菲律宾、突尼斯等国的国花,象征着友谊和爱情,成为“友谊之花”和“爱情之花”。茉莉谐音“莫离”,“宋君茉莉,请君莫离”,道出的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冰心生长在福建盛产茉莉花的地方,嗜饮茉莉花茶,她曾这样称赞茉莉花茶:“一杯橙黄色的、明亮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啜饮之后,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鲜爽愉快的感受,健脑而清神,促使文思流畅。”章武在《世纪同龄人的乡思——冰心侧影》一文中这样描述冰心对茉莉花茶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大门敞开着,从屋里飘来一阵我们所熟悉的香味。没错,家乡的茉莉花香!清清的,淡淡的,撩人乡思的香味啊!”老乡见老乡,亲情绵绵,花茶香味扑鼻,眷恋无限乡情。无独有偶,茉莉花茶“从一而终”“请君莫离”的寓意使得少数民族聚居的横县也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围炉饮茶,“一盏香茗奉知己”,主家双手奉杯,举杯齐眉,注目友人并行点头礼,从右到左,依次把沏好的茶敬奉给友人,最后一杯留给自己,大家共同体味茶的清香、品悟生活的芬芳,品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品悟人间百味,体现“人和之美”。

横县茉莉花茶文化发展到今天,茉莉花俨然成为横县人的致富花、幸福花。茉莉花在横县由观赏花向致富花转移,“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前来,遍地的茉莉花香成为横县的一张美丽名片。而茉莉花茶的加工成为带领茉莉花走向致富花、幸福花的重要因素。茉莉花茶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横县建成了中国西南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西南茶城,它被誉为“中国茶叶市场四强”,仅位于安溪、济南、北京三大茶叶市场之后。茉莉花茶文化给横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茉莉花与横县人相依相生,茉莉花色清雅、香气清新、花型朴实,与壮民族勤劳质朴、纯洁内敛、乐观豁达的道德追求和审美情趣一致,得到了横县人的认同,构成了横县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造就了横县人和谐、完整、多元的审美境界。

三、结语

广西横县茉莉花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然环境上的特殊性,又有文化上的多样性。季羡林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人类如果能处理好这三个关系,那么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境遇。横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茉莉花茶文化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横县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结果。横县人捧杯茉莉在手,轻摇深吸,“引花香”,感“香薄兰芷”;再摇细啜,“增茶味”,感“味如醍醐”。品茗茉莉花茶,从小小的茶荷里感悟大自然气象万千的美,如置身于花丛之中,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和谐之美,使得横县人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内心世界的关系中,始终保持着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源自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茉莉花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处处弥漫着和谐的生态美,造就了茉莉花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横县茉莉花茶茉莉
基于电子鼻和ATD-GC-MS技术分析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产地差异
水中的茉莉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茉莉雨
茉莉雨
意林彩版(2019年11期)2019-11-22 11:49:05
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应用
福建茶叶(2019年11期)2019-01-08 18:38:10
横县,有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园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46
南宁市横县荣和五金厂非法处置废旧铅酸电池危险废物案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茉莉情
戏剧之家(2016年1期)2016-02-25 11:15:20
福建茉莉花茶品质特征、审评技巧及其拼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