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航高质量发展,听听大咖怎么说

2019-11-14 12:47张涛
中国水运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港口长江高质量

张涛

9月9日,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港航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围绕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和资源整合、港航领域新技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港航高质量发展等内容,港航业界的“大咖”们分享了他们专业、深刻、独特的见解,展现了中国港航业对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长江航运: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长江航运如何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表示,进入新时代,长江航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发展战略,以务实的举措统筹生态保护与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总体来说,我们就是围绕发挥优势、强化防治两方面来进行。”所谓发挥优势,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生态优势,把优势文章做足。绿色是长江航运的底色,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航运是最绿色的一种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长江航运的绿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谓强化防治,就是最大限制减少船舶污染排放。通过制定最严格的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监管,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打通长江船舶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处置通道。

唐冠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长航局突出政治站位,谋划绿色发展新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加快长江绿色航道建设;坚持多措并举,推动长江绿色港口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促进长江绿色船舶发展;精心优化组织,推进长江绿色运输发展;严格监管执法,确保了生态环境安全。

“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创新实践。”唐冠军建议,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加强绿色发展的科学规划引领,健全绿色发展的法规标准体系,发挥绿色发展的市场主体作用,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绿色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航运发展领域。

天津港: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强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今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时亲临天津港视察,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殷切嘱托。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斌表示,“这既是对天津港的重要指示,也是为我们共同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指明了方向。”

褚斌表示,建设一流强港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建设绿色港口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建设智慧港口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服务国家战略是我们的共同使命。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全局。一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港口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切实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绿色港口建设中,坚持以绿色规划、清洁生产、环境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能源结构、业务结构、空间结构调整。二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港口发展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始终把提升港口发展质量作为风向标,把提升效率作为指挥棒,依靠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三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枢纽港。推进港口由运输枢纽向物流枢纽、贸易枢纽、资源枢纽的升级,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完善海陆物流网络,加强产业链深度合作。

“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雄安新区的主要出口港,天津港在服务京津冀发展中发挥着开放窗口、发展引擎的作用。”褚斌表示,天津港坚决以服务京津冀发展为使命,主动对接服务,建成天津港集团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以及保定等物流节点;下好京津冀港口一盘棋,着力构建现代化港口群;坚持海陆一体发展,着力完善服务京津冀物流网络;坚持降费提效齐发力,着力提升京津冀口岸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绿色港口,积极推进船舶岸电建设应用;以智慧港口建设为抓手,着力搭建京津冀智慧物流平台。

青岛港:东西双向互济 陆海内外联动 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在前不久,國家召开的十九次"深改"会上,批准在山东青岛设立上合组织经济示范区,“示范区定位就是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2018年,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怎样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总经理,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表示,要在资源配置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陆海联动高质量,打造枢纽贸易;发展内涵高质量,建设智慧绿色化港口三方面努力。

港口是资源配置的枢纽,中国经济开放度、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需要港口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与之匹配,这是一流港口的必然要求。山东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金属矿石、液体散货等货物以及外贸吞吐量全国第一。港口一体化要实现三个整合的目标: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建设一流海洋港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争取在全国第一梯队靠前的航运中心。

陆海联动高质量。航运没有贸易的支撑是不行的,许多发达城市都是航运、贸易、金融一体化。青岛港是“一带一路”双节点城市,因港而兴、向港而兴,要推动从门户港到枢纽港,从物流港到贸易港的两大转型。互联互通方面,海的方向主要是增航线扩舱容,陆的方向主要是建陆港增班列。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推动港口国际化向国际化港口转变。金融服务方面,扩展港口产业链金融产品,服务航运贸易实体经济。贸易方面,开展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八大货种期货交割业务。围绕航运做贸易,搭建平台集聚贸易要素。

发展内涵的高质量是绿色可持续。主要是码头设施智能化,物流服务便利化,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路,真正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推动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

2018年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9.5亿吨,今年将突破10亿吨,仅次于长江稳居世界第二。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表示,最近的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水运投入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五年,珠江水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紧张的形势得到了缓解,初步具备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基础条件。

王建华表示,制约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上游不通的问题,龙滩水电站和百色水利枢纽建设问题,目前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长期阻断了云南、贵州出海建设。二是中游不畅、下游不优的问题。部分桥梁高度不够,影响大型船舶通行。三是管理体制的问题。

推动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王建华强调,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把握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新含义。高质量发展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是航道网络化、港口现代化、船舶标准化、服务品质化、发展绿色化、治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用十个字来概括,就是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二是夯实基础,高层协调。9月6日,2019年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南宁召开,四个省区省长一起重视水运,凝聚起了珠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规划引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好能力提升的文章,打造更加顺畅的运输大通道。四是推行船舶标准化,促进港口协调化,做好生态保护的文章,让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五是做好深化改革的文章,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扎实推进珠江航道体制改革工作,加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共建共享体系。

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水平推动港口资源集约化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港口资源整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表示,每个世界级城市群都有世界级港口群与之相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打造世界级港口群,也是为了实现长三角世界城市群的发展,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机遇。

徐国毅介绍,上海组合港是交通运输部和长三角各省市政府共同搭建的合作平台,目前,长三角港航一体化正在中央统筹部署下有力往前推进,去年我们召开了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交通运输部和三省一市共同达成了6大协同方案。今年年初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厅长在上海组织座谈会,长三角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联合签署了6个统一行动,对长三角如何更好促进交通一体化打下了更高的基础。交通运输部也牵头成立了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最近将下发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徐国毅认为,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更好定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跟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之间的关系。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上海在整合过程中要以资源为依据,以资本为纽带,加快一体化建设。同时,要促进港航信息一体化融合发展。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组织保障。要以核心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为突破口和试验田,以点带面实现融合。

抓住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新机遇,推进长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央交给上海的又一项重大任务使命,也是上海港口人更好服务于长江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机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欣表示。

“上港集团2000年就在长江流域积极谋求合作,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加强长江港航业的合作。”张欣表示,上港集团从建设上海航运中心的定位出发,成功实施了长江战略,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培育集装箱市场,设立支线航运企业,发展内陆运输和综合代理业务,增强上海港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经济协调发展能力。长江战略为集装箱和航运物流注入了动力,促进了长江主要干线港口企业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长。目前我们已经整合了港口、航运和物流网络的投资,成立了长江港口物流公司。对三大体系实施一体化运作,上港集团及其子公司在沿江7个省市12个地区投资设立了22家企业,目前长江战略点线面的框架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长江战略实施有效提升了沿江港口岸线利用率,促进了沿江港口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了对长江经济带的服务和支撐能力。

2017年7月,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的支持下,上港集团牵头长江沿线14家港航企业成立了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2018年积极落实小洋山北侧码头开发建设,推动上海港铁水联运业务发展。目前上港集团牵头打造的长江经济带集装箱江海联运综合平台已接近完成,打造长江主要航段从上游到中游的绿色数据链,实现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服务长江经济带贸易增长。

今后上港集团将继续发挥自由贸易区试验新片区的功能,聚焦江海联动发展,以洋山深水港能力提升和江海联运平台为契机,不断完成各类支线服务和航线保障措施,为江海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沿江港口和航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欣欣向荣的行业生态圈,为纵深腹地的经贸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港口服务。

以港口基础设施为支点,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先行者

在践行“一带一路”合作上,港口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战略支点。许多中国企业勇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先行者,积极出海开拓市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宝河表示,“当前,投建营一体化正成为国际港口业务发展趋势。”

面对新形势,中国港湾提出了产业引领的发展思路,从承包商向投资商运营商和服务商转型,全力打造和提升国际港口全价值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向产业链前端突破,技术、资金等重要因素相结合;向产业链后端扩展,积极为全球客户提供港口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此,中国港湾联合上海振华在新加坡成立了中国港口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湾将中国强大的港口建设服务能力与沿海国家改善港口设施带动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相结合,截至目前在45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78个港口项目,先后参与了斯里兰卡、卡塔尔多哈新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可里比港等港口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刘宝河表示,经济全球化是搭建命运共同体利益的基础,而国际港航业是实现经济贸易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将推进全球港口更加密集地联结在一起,生成更大产业链,为港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创新注入更多功能,为中国港航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全球港口运营商创新转型之探索和实践

“以航运公司为背景的码头运营商近20年的实践,尤其是中远海运这4年时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孝民表示,“到今年7月底,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7个港口投资经营308个泊位,集装箱泊位211个,码头年集装箱处理能力达到了1.2亿标准箱。”

曾孝民介绍,中远海运港口于2016年完成重组并进行更名,面对港航业发展大变局,以客户共创价值、共享价值的理念,致力于创造附加价值,通过改革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成为航运上下游产业创造最大价值的共享共赢平台。公司重组以来,制定了三大发展战略,一是推动全球码头布局,打造更全面覆盖率更广的全球性码头网络,提供成本、服务协同等各方面具有联动效应的整体网络。二是提升协同价值,包括发挥以母公司船队及海洋联盟协同优势,提升服务能力,与港务集团、码头经营商和国际班轮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是强化港口控制和管理能力,深化控股能力,采用统一的管理及操作系统,提高码头管理效率,带动业绩提升。重组三年多来,全球化网络加速推进,协同价值持续释放,管理提升成效明显,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曾孝民分享了比雷埃夫斯项目的经验。该港是地中海最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全部完工后总生产能力可达620万标准箱,该项目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标杆。当时比港是小港口,通过联动各方面合作伙伴,到2018年完成吞吐量已经达到500万箱,排名全球32位,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大的中转枢纽港。预计2025年比港项目创造3.1万就业岗位,从多方质疑到希腊各界好评,对经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新形势下,港口枢纽经济发展方向

增速放缓、业务艰难,这是当前不少港口企业焦虑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阐述了“新形势下港口枢纽经济发展方向”。他表示,“传统港口加临港产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为欧美国家提供产品、推升吞吐量增长的时代基本结束。”

“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缓,这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如果不客气的说法,还有可能会下降,这个问题越来越有共识。”汪鸣表示,中国经济走到今天,港口功不可没,没有港口的超强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今天。在中国外向型企业发展中,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对原料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跟中国国际市场占有率正相关。

“港口面临新形势”,汪鸣认为,港口加临港产业面临实质性的转型,港口企业需要应对新一轮港口功能集疏运系统加产业布局空间的深度调整,做好供应链、价值链基础上的高质量扩张的战略性准备。

汪鸣建议,“要在挖掘港口吞吐量基础上的价值空间、供应链延伸的服务空间上,下更大的功夫。”港口要转型成为港口物流枢纽,构建依托港口进行国际转换的重要国际物流网络,必须要在港口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港口要进行适应中国现代化脱胎换骨的改变,这个改变的核心就是依托港口发展枢纽经济,把港口加临港产业的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深刻解读“世界一流强港”的内涵和特征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港口?怎么评价和衡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经济师贾大山带来了对世界一流强港的深刻认识。

“世界一流强港经过长期的发展”,贾大山表示,二战以后随着产业的7次转移,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这些港口的发展和崛起,最后形成了三大骨干。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港口迅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亚洲板块加西欧加北美,或者说中国可以成为独立的板块,加上亚洲加上欧洲和北美,这就是世界强港的基本分布。

贾大山认为,一流强港没有精确度量和规范的统一,是长期在发展和竞争过程中为港口和航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和产生比较大影响,而被广泛认可。对世界一流强港,可以概括为经营规模化、口岸便利化、发展绿色化、服务品质化和区域一体化,“五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第一是经营规模化,把吞吐量加权取值,港口的能级,还有航线覆盖。第二是口岸便利化,合规的时间和合规的成本,这两项是国际标准评定。第三是发展绿色化,追求本质安全和本质绿色,还有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第四是服务品质化,衡量港口高质量发展,除了吞吐量以外,还要引进就业规模、结构及比重。希望通过定量化的表述,能够引导港口有新的价值追求。第五是区域发展,成为核心的港口,并不是省的范围,而是亚洲区域,能够对区域产生影响。后面有三级指标体系,选择10个指标进行评价,包括加权吞吐量、航线覆盖、腹地辐射、吸引就业、便利化水平、服务岸线、绿色发展等。

贾大山表示,希望更多港口加入这个评价体系,找到自己的努力点,或者可以借鉴的地方,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体系,推动中国港口向世界一流强港迈进。

展望“十四五”,我国港口发展新形势与方向

今年7月份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十四五”规划编制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交通运输由基本适应向体制增效的转换器,是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运输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是开启全面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的起步期。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鲁存表示,“‘十四五期间,是全国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关键时期。”

朱鲁存表示,“十四五”期重点围绕两个主题,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如高水平全面开放、区域协同、自由贸易示范区、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行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要推进港口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发展。要更好发挥港口开放门户作用,并提高國际竞争力。更好发挥港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保障能源、原材料的供应,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并统筹好港口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另外是智慧港口绿色建设。

发展重点为,一是强化国际枢纽港建设,强化国际集装箱运输,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打造一批国际枢纽港,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快现代航运要素集聚发展,继续推进港口产业链延伸,依托自由贸易实验区打造一批对外开放新高地。二是完善枢纽性港区发展,加强铁路等集疏运设施建设,推进集装箱铁路集疏运。推进大宗货物集疏运向铁路、水运转移,优化运输组织,发展多式联运,继续发挥港口在陆路交通的衔接。三是深化现代信息等科技应用,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提高港口作业全链条各要素的互联互通和生产要素,发展互联网+等服务新业态,提高服务水平和品质。建设港口数字枢纽,发挥港口综合运输组织中心作用。四是加强绿色平安发展,节约、高效集聚利用海域、岸线、通道等资源。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升安全监管与应急救助能力。五是推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加强规划引领,结合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城市群发展、优化区域港口分工和协同发展思路。深化沿海港口内河港口、港口内陆港的一体化发展,结合老港区转型,发展港口文化展示、滨水亲水功能。六是做好政府有效供给,完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特别是针对新技术的制度供给。强化规范引领和供给,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

猜你喜欢
港口长江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长江掠影
《威海港口》
Fog
港口上的笑脸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去港口走走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