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鑫 ,刘荣云 ,马艳青 ,缪武
(1.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长沙,410100;2.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大果朝天椒因辣度高、易干制、品质优、商品性好及用途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且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当前栽培面积30万hm2以上,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基本是艳椒425,由于此品种抗性较差,适宜栽培区域狭窄,鲜椒产量约1 500 kg/667 m2,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随着行业市场化导向的快速发展,对辣椒有了新的要求,选育丰产、抗病、优质,尤其是辣度高、油分含量高、易干制的杂交大果易采摘朝天椒品种非常必要,适合国内种子市场和种子消费者的需求。
母本NO4583-5-2-4A为CMS稳定不育系,为稳定自交系NO4583-5-2-4经多代不育源导入转育而成的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MS),属于花粉败育型,在湖南、海南、山西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试验鉴定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
2005年春收集到邵阳单生朝天椒地方品种,编号4583,种植于长沙材料圃中,发现天然杂交植株表现出优异性状,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养DH系,于2005年冬季在三亚成功加倍28株植株,且单株收种;2006年春季在长沙开始进行单株定向选择,主要以果实颜色、光亮度、辣度、红果硬度和抗炭疽病为标准,选择出9株单株;2006年冬季在三亚继续加代培养选择,结合以上标准外,考虑群体一致性和抗性,选择5个株系;2007年春季在长沙继续选择,保留2个株系,同时与不育源测交试配,2007年冬季在三亚观察F1代植株不育情况,测交对象为保持系;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株系,编号为NO4583-5-2-4,并进行不育系加代转育,经过性状选择鉴定,如此1年2代三亚—长沙交替经过3年6代连续回交转育,2010年冬季BC6在三亚地区表现特征特性和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达100%,确定编号为NO4583-5-2-4A。
母本NO4583-5-2-4A不育系其特征特性:生长势旺,节间短,茎秆粗壮,茎秆带茸毛,节间显紫,株型开展好,分枝较多;株高100 cm,株幅80 cm×90 cm;中熟,第一花节位16节左右;果实长子弹形,果形较直,果表光亮,果尖钝圆,皮薄肉厚,易干;果长6 cm,果宽1.2 cm,单果质量5.2 g左右。老熟果艳红光亮,味辛辣;耐贮藏;抗性较好,耐旱,抗炭疽病。种子金黄色,扁平,肾形,千粒质量4.8 g左右。
父本R0767-1-1-1-1选育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地方优良品种定向选育具有目标抗性基因源且具有恢复基因的优良自交系。2006年秋收集到福建单生朝天椒地方OP品种,编号R0767,同年冬季在三亚材料圃中观察,发现田间小区表现型一致,进行单株选择后进行测交,2007年春季在长沙观察F1代植株为恢复状态;对R0767-1采用抗疫病、炭疽病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技术,连续进行3代标记选择(长沙—三亚—长沙),通过选择、鉴定后R0767-1-1-1-1基因型和表现型稳定一致,确定目标抗性基因和其他目标经济性状基因稳定遗传。
父本R0767-1-1-1-1自交系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植株直立,节间较长,分枝性中等,株高120 cm,株幅 80 cm×80 cm;中熟,第一花节位 18节;果实小羊角形,果表略皱;果长11 cm,果宽1.5 cm,单果质量8.5 g左右。青果深绿色,老熟果亮红,味辣,油分高,空腔小,挂果多;耐高温、耐涝,抗疫病、炭疽病,耐病毒病。种子金黄色,扁平,肾形,千粒质量5.2 g左右。
该品种为杂交一代,以不育系NO4583-5-2-4A为母本、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常规朝天椒自交系R0767-1-1-1-1为父本,于2010年冬季在三亚基地进行杂交配组;2011、2012 年分别在湖南多地参加品比试验,2013年在海南、贵州、山西、新疆等区域进行多次品比试验和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试验;2014年和2015年参加湖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湖南省辣椒生产试验,同时公司分别在河南、海南、云南及贵州等不同生态区域进行布点示范栽培,201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椒2016002。
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湘辣712在红果颜色、果实一致性、商品性、丰产性、干椒品质、植株耐寒性、耐旱性和综合抗性上均比艳椒425有优势,特别是耐涝性、抗病毒病能力更强和果实干椒品质更优,适合南方雨水多的区域栽培。
①品比试验 2011、2012年在湖南长沙、永州、怀化、邵阳、株洲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年在海南、贵州、山西、新疆等区域进行多次品比试验和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与适应性试验,对照均为艳椒425。播种育苗和定植时间、栽培管理均按照当地主要栽培管理方式进行。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9 m2。采收分4次进行,采收标准为成熟红果,按照小区实际产量,折算667 m2总产量。
由表1可知,湘辣712折合667 m2平均产量为1 993.9 kg,比艳椒425增产19.5%,两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湘辣712平均干椒产量415.4 kg/667 m2,艳椒 425为 331.0 kg/667 m2,两者差异显著。湘辣712平均鲜干比为4.8,比艳椒425降低0.2。
②区域试验 2014、2015年分别参加湖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多点区域试验,以艳椒425为对照。共设5个参试点,分别是衡阳、株洲、湘西、郴州和岳阳。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2~15 m2,采收分4次进行。
表1 湘辣712辣椒品比试验产量结果
由表2可知,湘辣712平均区域试验产量1 834.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3.7%,达到极显著水平;湘辣712平均干椒产量为374.4 kg/667 m2,显著高于艳椒425,鲜干比为4.9,比艳椒425降低0.2。
③生产试验 2015年参加湖南省辣椒生产试验,设5个试验点,分别为长沙、岳阳、常德、湘潭、邵阳。试验面积867~1 334 m2。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栽培习惯和不同管理水平下的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表3),湘辣712平均鲜椒产量1 809.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7.4%,差异达显著差异水平;湘辣712鲜椒产量最高达 2 005.3 kg/667 m2;湘辣712平均干椒产量为376.0 kg/667 m2,显著高于艳椒425的平均干椒产量。湘辣712平均鲜干比为4.8,比CK降低0.3。
表2 湘辣712区域试验结果
表3 湘辣712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表4 湘辣712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由表4可知,湘辣712植株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展,第一花节位14节,中熟,株高85 cm,株幅 80 cm×78 cm;叶片深绿色,有茸毛,节间紫色带显,青熟果深绿色,红熟果亮红,果表光滑无皱;植株挂果性强,连续结果性好,果长8.6 cm/宽1.3 cm,单果质量5.8 g左右;商品性和品质表现突出,肉质脆,口感好,味极辣,适合鲜食或干制,鲜干比为4.8左右,比对照低,其干椒颜色比对照更亮红,油分含量高,易干制;2014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实验室检测品质,VC含量150.8 mg/100 g(FW), 含糖量 3.3%,辣椒素含量0.2%,干物质含量21.7%左右,营养价值较高。
湖南省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期间进行了湘辣712的田间抗病性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表5)表明,湘辣712在抗病毒病、炭疽病能力方面强于CK,抗疫病能力略优于对照。
表5 湘辣712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统计结果
表6 湘辣712区域试验田间抗性描述
湘辣712在2015年湖南生产试验,以及公司在河南、海南、云南和贵州的示范栽培,生育期内表现出综合抗性和适应强,耐寒性、耐旱性、耐湿热性强,尤其是耐涝性强,适合南方雨水多的区域栽培。
湘辣712是杂交一代中熟大果单生朝天椒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大,第一花节位14节左右,侧枝分生能力强,株高85 cm,株幅80 cm×78 cm。果实指形,果长8.6 cm,果宽1.3 cm,单果质量5.8 g左右;青果深绿色,红果鲜红光亮,果表较光滑,果肉质脆,味极辣,适合鲜食或干制,鲜椒产量最高可达2 000 kg/667 m2。综合抗性和适应性强,耐寒性、耐旱性强,耐湿热性强,尤其表现在耐涝性强,高抗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适合南方雨水多的区域栽培。
长江流域一般采用穴盘或漂浮育苗,11月下旬或翌年2月下旬播种,用种量20~30 g/667 m2;注意保持育苗基质水分和养分,控制温度,培育壮苗。
3月末4月上旬,选择晴天下午定植,参考株行距 45 cm×50 cm,667 m2一般种植 2 000~2 400株。
重施有机肥,适时追肥。2/3的有机肥在深耕施入,1/3有机肥,2/3的磷钾肥和复合肥在整地起垄施入;在定植缓苗后轻追1次促进发棵肥,蕾期或开花期追施肥1次,每采收1批,追施肥1次,后期植株长势缓慢适当增加氮肥,促进营养生长,增加产量。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果实转红时控制肥水;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植保原则。
及时分批次采收,根据市场行情确定采收青椒或红椒,青红椒均可鲜食,而红椒适合干制或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