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震定位技术的采空区勘探方法研究

2019-11-14 06:26
中国锰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微震震源反演

刘 平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0 前 言

采空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地面施工。目前探测采空区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探法、探地雷达和地震法。

国内外学者对采空区勘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宗志刚[1]对地震勘探方法在探测矿井采空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矿井采空区的物性为基础,采用三维反射波地震方法,研究了探测采空区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采空区的反射波特征,探讨了在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采空区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张飞等[2]采用IMS微震监测系统,研究了微震事件定位精度,对微震事件进行了实时监测,保证了矿山的安全开采。

由于地下矿体的开采,使得在地底形成空间区域,原有应力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在经历一段时间新的平衡,岩体发生移动,地应力重新得到调整。在整个过程中,上覆岩层产生的变形、错动,根据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3-5]如图1所示。

1 采空区地震勘探地球物理特征

矿层可以形成清晰、连续的反射波,是一层良好的反射界面,与围岩相比,具有速度和密度低、明显的波阻抗差异,是一种稳定和连续的沉积层。矿层和上覆岩层的地球物理特性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为:①采空区形成的空洞、破碎、裂隙,致使地震波在传播到采空区时产生散射或反射等现象;②塌陷区地层使得地质变得疏松、密度降低,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频率、振幅发生变化。采空区单炮记录[6-8]如图2所示。

图1 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

从图2中可知:87~99道平均速度相对较小,当地震波穿过采空区时,其频率、能量和平均速度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2 微地震事件定位方法

微地震事件是在微震信号旅行时,对震源的发震时刻和空间时刻进行反演,其实质是地球物理的反演问题。目前微震震源定位定源算法较多,本文主要介绍了Geiger定位的经典算法。为了建立地质模型,验证Geiger定位方法的有效性,模型尺寸为500 m×500 m,模型为水平层状介质浅层采空区模型,共有3层,其中采空区为第1层,速度模型和层位模型[9-10]如图3所示。

图2 采空区单炮记录

图3 平层状介质浅层采空区层位和速度模型

层状模型速度参数见表1。

表1 层状模型速度参数

微地震模拟记录到时拾取波形图和到时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微地震模拟记录到时拾取及到时时间曲线

水平层状模型检波点坐标及到时时间见表2。

表2 水平层状模型检波点坐标及到时时间

根据表1和表2可知,设置迭代初始震源位置为(0,0),采用Geiger法,对过程进行33次迭代,收敛最终位置设置为(150.256,60.564)。

Geiger法定位结果[11-15]如图5所示,初始位置设置为(0,0),该位置位于真实震源(150,60)左下方,垂直距离相距60 m,水平距离相距150 m。

由图5可知:Geiger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等特点,在简单模型事件定位中具有有效的作用。

3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

该次观测系统设计点距为20 m×20 m,线数设置为31条,其中每条测线为160道,实际观测系统平面如图6所示。

结合井地反演结果,以勘探区域中散射波双曲线连续性相对理想的测线为反演对象,初步推测4个区域为采空区,其中位置分布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结合K11孔井地CT初至层析反演结果,图8中深色区域为层析反演出的低速异常区,然后确定散射波反演位置设置钻孔进行验证。打钻结果得出,钻机大约在50 m位置处,开始掉钻,掉钻深度为10 m,然后在层析反演低速异常中心点位置进行打钻进行验证,掉钻20 m,最终确定该位置为采空区。

图5 Geiger法定位结果

图6 实际观测系统平面

图7 采空区定位结果

4 结 论

1)当地震波穿过采空区时,其频率、能量和平均速度均发生明显的变化;Geiger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等特点,在简单模型事件定位中具有有效的作用。

2)当进行实际地震监测时,为了降低噪音干扰和保护有效信号,当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对该区域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井地反演结果,以勘探区域中散射波双曲线连续性相对理想的测线为反演对象,初步怀疑4个区域为采空区,结合打钻验证,最终确定该位置为采空区。

猜你喜欢
微震震源反演
反演对称变换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金属矿山微震风险管理实践综述
基于微震监测的煤岩破坏与瓦斯涌出关系研究
基于ADS-B的风场反演与异常值影响研究
浅谈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
利用锥模型反演CME三维参数
一类麦比乌斯反演问题及其应用
Pusher端震源管理系统在超高效混叠采集模式下的应用*
长平煤业5302 综放工作面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