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全集》出版首次全景式展现云冈艺术精华

2019-11-14 02:27孙梦
商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云冈云冈石窟洞窟

□ 本刊记者 孙梦

《云冈石窟全集》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揭幕

《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云冈石窟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抢救性地采集记录了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第一手视觉资料,运用图像学理论,以经证像、以史证像,代表了“云冈学”研究的新高度,彻底扭转了“云冈在中国、研究看国外”的局面。

10月15日下午,由青岛出版集团、云冈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的《云冈石窟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就《云冈石窟全集》出版的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现场还举行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收藏《全集》的仪式。

希腊、佛教、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本土艺术的完美结合

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早期的犍陀罗艺术,包括比较原始的石窟、雕塑,基本上还是西方艺术的翻版。但是到了云冈,应该看到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古代的希腊艺术、早期的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本土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所以《云冈石窟全集》在人类历史上,在中国历史上,以及在艺术、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独特的意义。”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对《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1500年来,石窟风蚀水泐,部分造像残损严重,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险。以图像学的理念为这些造像留下一份完备的视觉档案,对濒危的艺术杰作进行一次抢救性的系统记录,将历史上、国内外对云冈石窟所有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总结,对最新考古成果及时公布,乃是青岛出版集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携手立项的初衷。

自2013年立项以来,项目团队在洞窟内外无数次搭建脚手架,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千年以来首次大规模的专业除尘,采用摄影、测量、扫描、描绘、建模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照片、测绘图、拓片、线描图、模拟图等,为国家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

改变“云冈在中国、研究看国外”的局面

过去人们听过一句很熟悉的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殊不知,学界还流传着类似的一句话:“云冈石窟在中国,但研究在日本。”

早在1902年,日本工学博士伊东忠太来到云冈石窟,并根据北魏建筑样式、北魏雕刻艺术形象找到了日本文化的根源。1938年-1944年,日本京都大学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在云冈进行了七次调查,随后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出版了16卷32本的《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调查报告》,这套书中黑白图版共计1711幅,代表了当时云冈研究的最高水平。虽没完整地表述云冈石窟的内容,但很多研究石窟以及佛教造像的专家学者,都以此书为范本。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是真正第一个进入云冈石窟核心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也是本土云冈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的云冈石窟研究现状非常痛心,曾对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你当了云冈的院长,如果再不搞研究,那你也是历史罪人。”

2013年,以张焯为主编的编纂团队秉承图像学理念,启动了《云冈石窟全集》编辑工作。这项浩大的出版工程历时近7年,凡20卷,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身,编号洞窟45个。编纂过程中的新突破、新发现不胜枚举,如历史上首次全面披露窟前考古成果,并首次通过电脑模拟呈现了第20窟早已坍毁的西立佛等等,极大带动了云冈石窟的学术研究。

张焯说,之所以说这部书在完整性、系统性上超越了日本学者的著作,是因为当时日本学者对于西部洞窟、龙王窟洞窟,以及中部的一些小洞窟都没有来得及做。除此以外,这套书把数字化工作、三维激光扫描灯新技术,使用到测绘和线描图上,使其能够从考古学的角度有一个完整资料的体现。

与会专家认为,《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云冈石窟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抢救性地采集记录了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第一手视觉资料,运用图像学理论,以经证像、以史证像,代表了“云冈学”研究的新高度,彻底扭转了“云冈在中国、研究看国外”的局面。

猜你喜欢
云冈云冈石窟洞窟
我和云冈的缘分
洞窟惊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大同云冈第1、2 窟图像构成分析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
云冈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
九五至尊思想在云冈巨佛雕刻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