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明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000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身份与职责不清,因此民办高校应更新观念科学定位,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身份与职责。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师的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还担负着班风、学风建设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在学校的管理和安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给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的自主权力,把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执行者层面解脱出来。同时在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和专任教师的同等待遇,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坚定职业自信,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等方面体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次,明确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虽然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范围广,但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人多岗”的全能人才。为更好的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辅”和“导”价值,应明确各部门及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分工和责任。建立明确的责权利体系才能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从疲于应付的现状中解脱,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完成学生工作。
由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多为工作时间段的青年担任,其工作待遇和工作量不成正比,导致此群体生活压力明显大于高校其他职工群体。虽然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由来已久,但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薪酬制度依然不健全,结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特殊、成效缓慢、非人为因素大的特点,民办高校应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树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自信心,有效防止畏难情绪,稳定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其一将学生工作放在与教学管理工作同等地位,加大对学生工作的整体投入,结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压力大、工作量大等特点,给予相应的职业补贴和工作量补贴。其二通过凭借民办高校在职级和职务评定中有先天的灵活性优势,应充分利用优势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特点制定和完善专门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职工队伍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由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身份多重,知识需求面比专业课教师和管理者都要广,且其精力多用于学生教育管理,因此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数量不足,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工作任务压力相对较大,这使得不少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都缺乏足够的精力用于学习专业知识与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有此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进行学习。还有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没能把自我能力提升与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往往能力提升与工作需求脱节,因此影响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因此,要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首先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需求出发,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兴趣与能力水平出发,激发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提升意识,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个人提升计划,从而全面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其次要优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制。高校应当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成长提供必要的辅助条件,高校应当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注重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工作,给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打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注重运用现代新媒体形式引导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学,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空间,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必要的能力提升教材,提升多种渠道的学习提升空间,不断引导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能够运用讲座、脱产学习、学历进修等方式鼓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最后,民办高校应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量身打造一条职业化发展道路,通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化发展道路的打造,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设定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安心于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增强职业自信,解决流动性大、满意度低等问题;防止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学术水平而放松对学生教育管理等现象出现。
现在民办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不强,学校领导工作重心不明确,侧重点偏离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在思想上失去了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建设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长体系,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快速成长,建设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推进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使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进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