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共同体是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与专业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实习带教老师等就共同学习愿景而形成学习共同体。探究性、建构性和对话性是大学生网络学习下的主要特征。在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学习和跨地域交流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建构。在大学生涯中,与学生交流接触最多、最直接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就是高校辅导员。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信息化背景下为辅导员-大学生共同学习体提供了新的契机。
1881年德国哲学和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和社会》中所提到的“共同体”本是社会学中的概念,是用于隐喻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共同的愿景和对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杜威的许多教育学观点也能体现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例如杜威对学校的定义为不同类型的人通过沟通形成共享文化的共同体场所。1995年,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中首创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必须有共同的愿景,能够彼此交流合作,人人平等,有共同规则纪律约束。[1]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除了理论研究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从学校教育延展到了社会。鉴于不同的学科视角,教育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是位完成任务、问题所进行的探究、交流与协作的学习模式。社会学中则认为,在共同体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促进,为共同的成长愿景而奋斗。
雷威德提炼出一系列学习共同体的特征:(1)尊敬。教师和学生彼此尊敬,以礼相待。(2)关怀。它既包括教师给予学生的关怀,也包括学生给予教师的关怀。(3)包容。共同体的成员努力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参与活动,没有人被排斥在外。(4)信任。共同体的成员互相信任,乐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资源。(5)授权。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在共同体中被授予了权利,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6)承诺。共同体的目标和核心价值是所有成员共同决定的,他们乐于尊重自己的决定。[2]
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了学习资源数字化,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网络课程、课件、视频、文献资料等,节省时间、突破空间的约束。同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做出改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探究学习方式、PBL问题式学习、协作学习方式等。再者,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理论知识、锻炼了自身的操作能力,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的背景和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可以为大学生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资源,在交流互动中升华双方的认知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同时,通过师生间相互影响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并非每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都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相符,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可以利用两者的资源差异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敦促辅导员实现成为专家型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扩充学生的眼界、思维方式,不局限于本专业领域知识的获取,辅导员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实现思维碰撞。同时,辅导员也需要协同辅导员群体的教育力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师生双方的共生共长。拓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实现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和跨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已经具备一定的获取、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且能将它们与提高知识、技能的活动相结合,为自主学习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信息化的背景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师生普遍熟练掌握现代信息通讯媒介。QQ、微信、微博、直播、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平台能实现师生日常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促进辅导员-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和师生信任关系的加深。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三同”证词即“同吃、同住、同学习”,辅导员同高校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打下基础。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辅导员组织低年级学生在图书馆自修教室进行学习,夯实专业课基础、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班风、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朋辈影响力。再者,利用辅导员自身学科优势或经历,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学习机制。建立明晰的学习规章制度是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共同体全部成员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规范规则的前提下也凸显对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人文关怀与发展创新的激励。
最后,在高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下,辅导员、任课老师与大学生共同参加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协同合作,以便建立起明确分工、全面促进的科研团队,实现辅导员对学生专业的进一步了解、任课老师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的形式增强师生间的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等。
通过“第二课堂”实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是辅导员-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的现实手段。“第二课堂”是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各大高校的“第二课堂”政策日趋明确、在信息话大背景下,高校可利用第二课堂信息化通过活动搜集学生相关数据、获得喜好、综合素质信息、分析定位,建立学生数据信息库,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共同学习体打下基础。“第二课堂”形式多样,辅导员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辅导员-大学生共同学习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将自身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检验所习得的理论。在构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学习共同体中,辅导员和大学生也会因在高校系统中的角色身份、心理、价值观不同而产生产生分歧对立。部分辅导员的绝对话语权和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身份都会不易于建立辅导员-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利用辅导员与学生特有的关系特点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能促使师生实现教学相长良性发展模式:优势互补,促使辅导员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促使学生意识到辅导员的职责不止有繁杂的学生事务性工作。
为了做好学生工作和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更应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得到动力、不断接受新理念、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