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燕枝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3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含义,加强中国的文化输出能力。
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而词汇变化是其中最有代表性例子。新词的不断出现显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与生机。汉语中出现的特色新词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和新现象不断的涌现,需要创造新词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中国特色新词是指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深厚的中国民族特色的词汇。
首先,是历史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中国文化中,交流有一个特点,四字成分比较多,修饰内容比较多,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然而在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特色词汇与之对应。其次,是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如饮食,婚嫁等。例如,在中国结婚都经历了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西方国家,则没有这样的步骤。最后,是基本国情上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大都家,由于基本国情的差异,造成了词汇的空缺,例如:窑洞,素质教育,事业单位等中国特色词汇。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翻译时应做到既能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又可以让西方人理解,因此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可以采用以下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元旦New Year’s Day;劳动节Labor Day;儿童节Children’s Day;国庆节National Day;打陀螺whip a top;滚铁环roll an iron-hoop;弹玻璃球play marbles;老鹰捉小鸡the eagle preys on chickens;捉迷藏 hide-and-seek;跳房子hopscotch;跳皮筋skip a rubber band;踢毽子kick a shuttlecock;打弹弓play with a catapult;丢手绢drop the handkerchief等。
2.意译法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炒鱿鱼 fire somebody;追星族 star fan;双 休 日 two-day weekend;钉 子 户 recalcitrant; 小 区residential quarter;里、弄、巷lane;红烧肉braised pork in brown sauce;红烧狮子头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瓦罐汤earthenware pot soup;炒粉stirfried rice noodles;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ribs等。
3.音译法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风水fengshui;功夫kongfu;武术wushu;气功qigong;豆腐tofu等。
简言之,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将会涌现出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何正确的翻译中国特色词汇,对译者而言任重道远。翻译的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如何准确的将原文信息传播到信息接受者那里,这就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针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一般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注释法,音译和意译结合法等。文中指出的翻译技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