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1-14 23:50
长江丛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核心

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在基础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正所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基础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教育改革,是对于人才培养在立德和树人上根本的切入点,想要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重点就在于培养其优秀的意识,意识形态决定着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素质与效果。

在18世纪末期,“意识形态”一词诞生,思想家特瑞西表示,正确的观念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指导人们的实践与行动。意识形态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需要将主流的意识形态融入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之中,并以此来凝聚整个社会的信念,促使其朝着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发展与进步。

学习政治知识,对于完善个人人格来说,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也是自我延续的机制,保持社会成员对政府、国家、制度的价值认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校的教育是对个体早期政治引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主流政治思想时,需要先从身边人来感知政治对生活的影响,以此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来对政治制度形成认同,直到真正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实践。这是一个形成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的过程。

从治理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选用什么样的教材,传授怎样的内容,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去体现国家的意志,是当今时代教育与主流社会思潮的碰撞。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去体现国家的意志,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教育中的统领作用,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去解释了中国公民需要担当的责任,也是对当下中国的社会意识的凝练,它能够有效地应对时代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冲突,也能够有效地引领中小学生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完善自身的不足,进而形成完整、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十分有必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当中,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特定的媒介来传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材。教材是教育传播和影响的重要工具,教师需要从中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纲领,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教材就是一个意识形态与育人的有机整体,只有贯穿教育始终,才能够保持与发展目标的统一,进而实现共同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是做好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借助教材这一个载体,才能够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最终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在基础教育当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础教育需要适应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孩子的成长时期抓起,从小植入这样的思想,才能够根深蒂固。在教育上,坚持育人为本,以德育为首要目标,围绕育人、德育这两个任务,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各个领域的教育,贯穿社会的方方面面。校园作为一个育人的平台,无论是一些短期的活动还是长效的机制,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服务的,所以,需要有效地适应青少年在成长上的规律,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在教育中可以氛围大中小学这几个阶段来衔接不同的内容,以此来创新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完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各个阶段的完美衔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当中,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以此来引导家庭、社会来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社会风气。

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情况来看,很多中小学生的教学严重地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家庭作业每天过多,导致学生每天的睡眠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不足6小时。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为学生减负应试目前各级领导需要做到的第一任务,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主流价值观,在思想上能够接纳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被课业压的喘不过气来,才是在基础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二)协调好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在基础教育当中,实现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相互协调,是十分重要的。这也需要教材编定者对已有的内容进行整合,进而完整、系统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立德、育人的要求,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级入手,切实有效地挖掘出教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融合的点,避免出现思想教育与课程内容存在背离、脱节的情况。从单个项目的角度来看,一个学生需要接纳的学科知识是五花八门的,所以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与其他学科的协调、连接,除此之外,更要到教材与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例如民族精神、马克思理论等等如何实现与教材的融合,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对象,大多都和家庭有关,家庭的教育观念、经济地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也需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因素。在教材编写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在特定时期的成长状态,社会经验、知识积累水平等等,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以此来为教材的编定做依据和支撑,使得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材作为课堂教育的指南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与国家的重大方针衔接,及时更新有关的内容。在编排上,也尽量选择一些具有生活化气息的内容,以更好地感染学生,促进学科教育向新的方式变革。

(三)强化教师队伍

高尚且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良好传播的重要桥梁。所以,加强师德建设,完善教育队伍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的用人机制与考核标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十分重要。在具体的执行上,尤其要抓好学校的共青团干部、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他们是对接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人,所以其思想、品德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与此同时,学校还要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性,做好为人师的表率,同时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做人榜样。

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往往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和这一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一些教师为了自己的名利,盲目地追求“绩效”,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故意延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减少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还会因为教育思想的不当,为了泄私愤,体罚学生。这些教师且不论在教学成果上多么优异,单单在为人处事上,就没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强化师德建设,坚持品质至上,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其用人制度,让师德也融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之中,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

在育人工作者的评价制度上,“为学生减负”这一项,必须列在标准之中,要严格控制其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量。学生的睡眠时间、身心健康情况、课余活动时间也需要纳入其中,除此之外,教师是否存在体罚行为,是否私下搞有偿补课,都将成为考验一个教师品德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渗透。

三、结语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程教育当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且它的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必须在引导和实践上高度重视。目前,对于这项工程的落实我们才刚刚起步,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后人能够更好地领会在基础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