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在中国得到发扬和改善的知识瑰宝离不开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滋养和无数思想工作者的推动。从1921 年到 1978 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初到中国开始被中国先驱者认识的时期,1978 年到 2009 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开始发挥其作用并指导劳动力生产力不断提升,在实践和不断试错改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基于改革开放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活力的创新性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二次飞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带领着中国劳动人民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震惊世界改头换面一般的历史性转变。
马克思思想是基于黑格尔康德两大西方哲学大成者诞生的伟大思想,从哲学学习者的角度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即便在不断批判资本主义世界肢解分离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但其思考分析体系作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思想工作者的思辨工具后诞生了许多富有活力和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成果。哲学本来就是属于舶来词,中国哲学比起西方哲学机械解构的分析方式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从某些方面可以说不如西方哲学严苛,但是中国哲学对中华人民的数千年滋养和中国本土文化丰富的历史故事起到了总结和凝练的作用。
中国哲学在华夏大地这片土地上,以数千年的时光和无数先贤的孜孜付出为代价孕育了能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民。儒释道三家思想都在千年来不断普照和改善着中华人民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每一家思想都有着宏达而高深的哲学思想体系。这种种因素让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结缘。更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遍地开花。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涵丰富,具有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发展潜力,为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以及把马克思科学思想理论转化成可以给人民生活带来切实改变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创造力,我们必须要发展本土哲学的思想建设,并在时代的大浪潮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而用更扎实的理论和实战能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应该进一步坚定以马克思在主义为理论指导核心,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解决迫切改善的多项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声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推进马克思理论的完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根据时代特点来补充改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成熟化;而如何推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从具体国情和中国本身的文化滋养内涵中寻找答案,五千年的文明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资源,马克思主义要想在在中国更好的大众化实用化,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中国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既要去糙取精更要去伪纯真,避免当初的教条主义错误,更要减少甚至避免近年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风气,要使马克思主义被能被人民群众所真正接受和相信,要让人民能够加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以提升生产力,让生产力和文明力齐肩并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实践自然离不开多代哲学人的努力和奉献,这是不可置辩的。
当前自媒体时代下资讯和民众发声平台的增多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机会。问题表现在网络上参差不齐的爆炸信息和突然开放的发声平台让公众眼前出现了许多相比以前不和谐的声音。
这个时代的信息具有快餐化,碎片化,主观化,短暂化,自由化诸多特性,这些特性不仅为许多人创造了新的时代价值和可以转化成经济效益的生活方式,还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性开放性,促进了社会的开放和信息的公平,但相应的也伴随着新兴的社会问题的出现。现在的网络信息浮躁而快餐化,到处都充斥着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环境下,龙蛇混在的信息漂浮在每个不受保护的信息接受者身边,而中国社会本来教育水平就低,民众筛选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低下,就导致我们中国社会的传统教育不得不遭受一次新的文化冲击和新的历史挑战。
通过分析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的伦理教育,其问题可能在于多从知识性教导入手,在此模式下学子或许均高度具备了许多道德知识、理解各种伦理规范,但因为缺乏生活实践和合适的人生体验导致了知识和行为严重割裂的情况,课堂上的伦理规范成为其不能成为行为准则的动力,知与行关系断裂。因此,如何让伦理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合起来,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然而,现代道德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断裂问题,一直未获得合适的疏解和解决方法。在道德理论与推理的部分,过度使用了现代西方流行价值理论体系的弊端,将功利主义自利主义放在三观初成的学生面前,导致了应用这些道德理论于实际两难情境的推论中。且虽然大学生比起其他阶段的学生有着更多自由的时间和可控的金钱,但是他们会自然而然的跳过信息繁多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进而逃避传统的阅读和理性的思考方式,这导致了他们倾向于接受快餐化的思辨和阅读方式,看待问题的片面盲目易受他人煽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再加上不少思政教育者从业水平过低,没有深刻意识到中国教育面对伦理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性和自身岗位的重要性,毫无灵魂的思政课堂已然成为全国大学生吐槽的热点。导致大学生对道德伦理教育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而另一方面自媒体信息的可选择性和娱乐性正中这群大学生的下怀,看的即使是想看的,学的却未必是他们该学的。诸多条件和环境的推动下,大学生群体仿佛可以成为自媒体时代缺点的放大镜。
这个时代下价值和真理的矛盾显得更为的尖锐和突出,但矛盾的作用始终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的,改革创造价值,价值体现真理。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真正瑰宝,其流传千年的思想和文字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教育和德行的深切内涵,由“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得知阳明坚信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应该被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部分。他对道德实践和人文教育的观点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了珍贵的普世良方,最重要的是他基于“心即理”的哲学本体论而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以及由此衍生的对于道德教育目标、原则、方法和评价标准的重要理论,可谓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王阳明全集·语录一·传习录上》,页2-3)
徐爱质疑所谓至善只求诸个人本心,则对天下事理是否将无法有准确精细的理解,阳明则回以“心即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主张,即对象不同就没用一对万物的不变的真理,而从一而终的只能是出发者的内心和本真的善的动机,既要以百变的心态看待万物,更要以不变的初心行真理。
所以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问题可以总结为大学生的缺乏实践和主观判断能力的问题,进行正确并且正当的思政教育必须要从大学生的切实需求的原则出发,利用中国哲学里面那些富含哲理而又不失乐趣的案例作为转移注意力的着力点。既要从教育者的角度端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更要从大学生的兴趣和感情甚至生活角度让大学生从网络从自媒体的两面性中走出来。正确审视自身问题和态度乃至需求后再以理智清醒的方式和角度从回网络中去,而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变迁的牺牲品。
阳明心学表达的方法论和观点恰恰有其适合现在高等教育的柔性和适应性。王阳明把知与行的关系整理成了知道和执行的逻辑关系,强调知了还是要行。“行”既是指道德上践行良知,又是指在道德践行的工夫中,体现良知。“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阳明心学崇尚的是天理与心自身自一,而心的实际内容,既是天理,自然有教育所需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而心则是从普通学习者自身的精神世界来进行启发和思辨的。从而心学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积极性,从而开导其对中国传统哲学道德理念的兴趣和信心。
在 G20杭州峰会开幕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不仅在当今社会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具有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结合当前热门的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下,扎根中国传统经典思想,深入挖掘并吸取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德育价值并用以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普通学生的思考模式并不如各种理论伦理专业的学习者那样严谨缜密,因此,很难使学习者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导致课堂上学习的真理仅限于课堂上,离开了教室和学校便难以成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这门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学科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而当他们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在其未来的真实人生情境中,当然势必将遭遇各种伦理困境以及抉择时刻,但有多少人此时会自发地循着过往学校教育中的伦理思考训练,而在此时获得实际协助?自然又会回到知行合一的根本问题来说“知而不行不为真知”,“行而不知为盲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主动满足人的需要,而哲学作为科学的科学,从古至今都是走在应用科学前面的先验科学,它作为方法论的奠基和分析模式的构筑为所有时代的应用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殷实的实践体系,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教育思政伦理的目标则应该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一般的知行合一,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学教育的必要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