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现状研究

2019-11-14 23:50
长江丛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师资融合专业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指出要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可见,学前融合教育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具体培养主要还是靠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相应专业来落实。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的培养状况,探寻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措施,进而提高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质量。

一、四川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在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中缺乏专门的培养计划,还是采取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分别培养的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执行不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调研发现,各专业负责人虽然了解普通师范院校要增设特殊教育课程相关的政策,但由于没做硬性要求,无学分限制,就未开设相关课程。也有专业负责人表示,国家对融合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大众对学前融合教育了解程度较低。还有专业教师认为,国家相关政策虽好,但无专门部门监管,影响了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可见,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有关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政策法规,存在执法要求较低、监督管理欠缺、成效评估困难等问题,职前培养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

(二)融合教育意识不强,认同度高于接受度

有专业负责人认为,融合教育的实施很有必要,但难度较大。有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表示,自身对融合教育的内容了解较少,增加相关内容不仅会增加难度,而且实施效果也不理想。从在校生调查看,虽然两个专业的学生有85%以上认可学前融合教育的价值,但在对特殊幼儿安置意见上有近50%的人倾向于在常规幼儿园另设“特教班”或建立资源教室就读,对于以后是否愿意到融合幼儿园工作和是否愿意接纳特殊幼儿在本班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分别仅有19.6%和20.1%的愿意和非常愿意,而特殊教育专业有5.3%和4.6%的学生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可见,人们存在融合教育意识较弱、认同度高于接受度的问题。

(三)职前培养模式滞后,培养机制需要改革

传统师范教育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分割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融合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巨大障碍。

1、培养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四川省教师职前教育没有专门化的融合教育培养方案,仍采取普教师资和特教师资分别培养,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也没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还达不到师资专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四川省现有5所高校开设有特殊教育专业,但还没有一所开设学前融合教育专业,目前缺乏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培养计划,因而也没有专门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未落实

通过对川内6所高校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分析发现,职前教育普遍缺少融合教育内容,即使设置有相应课程,在教学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调查显示,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职前需要学习融合教育知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期望学习手语、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等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但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学前教育专业有近80%的学生表示学校未开设学前融合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也未介绍学前融合教育相关知识。

3、师资配备不足

调查发现6所高校均存在师资缺乏、融合教育素质待提升、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有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表示,学校师生比不达标,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法再兼任融合教育的课程。另有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也表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属于紧缺型人才,承担的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已经很重,再承担其他专业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还有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表示,曾有尝试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但由于专业性太强,学校内部没有师资,外面又请不到专家,最后也只能放弃。

4、实践平台缺乏

所调查的6所院校两个专业的学生融合教育的实践较少,学生规模大,交叉实习的机会几乎没有,不利于学生融合教育能力的提升。其中四所院校均有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基本满足校内实训。但是,校外的实践基地主要以普通幼儿园为主,缺少在特教中心和特殊学校的见实习的安排,学生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较少,这可能是学前教育专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另外两所院校因同时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基本能做到教学资源共享,但融合的程度还不够,两个专业在校外实践基地交叉见实习的机会仍然很少。

(四)融合教育素养缺乏,学生从教意愿不强

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普遍缺乏,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信心不足,意愿不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意识强,理论知识全面,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从事学前融合教育的意愿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见,融合教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由于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相关政策文件未落实,特殊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职前培养中融合教育素养不高,实践能力较弱,不能很好胜任学前融合教育工作。再加上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高,学生从事融合教育工作的意愿不强。

二、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外部保障机制

首先,出台学前融合教育政策法规细,增强政策保护力度。然后,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知晓率。同时,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师资设定统一标准,在学生报考学前或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资格证时,将学前融合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资格证认定的必修内容,高校学前或特殊教育专业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对学前融合教育知识的重视。最后,还要加强对政策法规执行的监督。政策法规的监管部门应该严格监督执法部门的执行过程,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置,保证政策法规有效实施。

(二)转变社会大众意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学前融合教育的推行与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依赖于社会大众意识的转变。家长是学前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参与力量,其接受程度会影响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必须首先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转变幼儿园教师与特殊教育机构教师的观念,帮助他们认清学前融合教育的趋势,主动接受学前融合教育理念,为其他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大众传播媒体也要积极关注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学前融合教育的知识,扩大学前融合教育的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转变社会大众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偏见,为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必须加强对高校校长、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的融合教育思想教育,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教学中。第二,构建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应丰富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将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第三,完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置。以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开设融合教育课程。同时,加强与同类学科的渗透融合,打破课程壁垒,选用或编写一些融合教育的教材。第四,丰富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实训。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的机会,多利用助残日等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与残疾儿童接触的机会,培养其融合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拓宽学生实践的场地,创造条件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跨专业交叉实践,丰富学生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经验。第五,打造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团队。针对同时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跨专业合作,通过师资互派,相互兼课的形式达到师资共享的目的。针对只开设了学前教育或特殊教育的其中一个专业的院校,可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培养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第六,尝试开设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合理评估人才需求,科学设定招生规模,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配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实践实训、配备专门师资队伍等。通过专业培养,增强学生的学前融合教育素养。

(四)引导学生清晰定位,吸纳融合教育人才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角色定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或者事业时,往往是因为他们的不了解,我们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自己合理分析准确定位。可通过职业规划、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学前融合教育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分析当前融合教育的趋势,了解当前学前融合教育人才短缺的局面,加深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增强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同,从观念上转变他们。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清晰定位自己,促使他们树立从事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职业目标,吸纳更多的愿意从事这门职业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师资融合专业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
部分专业介绍
破次元
专业修脚店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