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探索

2019-11-14 23:50
长江丛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政治

1.新疆财经大学;2.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疆轮训大队训练处文化教研室

高等学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规定,“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根据上述规定,职辅导员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通过日常事务管理,还需要从事思政课程讲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辅导员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思政课的教学任务,这是对辅导员职责定位的具体落实。然而,通过授课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并不能代表取得了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如何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将工作与教学相结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是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助力。

一、辅导员具备过硬思政课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辅导员是开创“三全育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自我国1951年施行辅导员制度以来,该岗位就被给予完全的政治使命,即为“政治辅导员”,主持政治学习及思想改造工作。随着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以及现实形况的变化,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不断调整,但政治使命没有改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辅导员的职责与使命决定必须要上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辅导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在关照、服务学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方面,积极依靠日常的教育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通过教授思政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本职工作的职责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政课教学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目的,最终能履行辅导员的使命。

二、辅导员承担思政课教学的优势

(一)年轻化辅导员队伍,易于学生沟通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年轻化的队伍,一方面对教学工作持有较高的热情,另一方面在与学生交往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有较小的年龄差,较接近的大学生活经历,以及重合度较高的社会关注点,让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辅导员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进而开展对学生正确的指导。

(二)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善于因材施教

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学习并不是大学生的全部生活。辅导员是课下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最主要组织者,因此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最为了解。了解授课对象,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结合课程的相关理论要求,因材施教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三)有效理论联系实际,引导正确行为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都可以在思政课中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学生关心的、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能通过真实事件的讲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学生不当行为的发生。

三、辅导员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身份定位不清晰

虽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说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工领导以及辅导员经常忽略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认为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才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将辅导员定位为管理学生的行政人员,认为辅导员授课是耽误“本职工作”。对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定位不清晰,必然影响辅导员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也会在对待教学的态度上大打折扣,降低思政课堂教学质量,阻碍辅导员教学能力提升。

(二)大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思政专业背景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政治面貌、政治立场、学历、组织管理能力有严格的要求,但并没有对辅导员的专业有具体要求,这也就造成辅导员配备的实际情况中,大部分没有思政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政治立场坚定并不代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也不代表能上好政治课。特别是在高校的讲台上,面对的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要有足够高的知识和教学水平才能和高校的教学相匹配。

(三)教学能力欠缺

辅导员作为教师而言,在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相对弱于专业课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备课没有科学的技巧。部分辅导员将备课理解为制作课件,并且制作课件水平欠佳,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缺乏对教学的研究心态,将教学当作一次性工作,较少的进行教学反思。并且没有相应的制度要求辅导员听课,无法通过听课进行横向对比,难以意识到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因而无法进行改正。

(四)投入教学精力不足

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忙,还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这就导致了辅导员在教学准备、教学反思阶段无法投入相应的精力。教学准备阶段的投入,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反思阶段的投入,影响今后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活动而言,不投入精力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与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程授课的本意背道而驰。此外,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也会影响辅导员本身政治理论学习,这从长远看也是影响辅导员教学能力的负面因素。

四、辅导员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一)构建与思政专业教师交流、合作平台

思政教师一般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辅导员属学校学工部门以及各专业学院双重管理,在管理层面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隶属不同部门,私下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高校需要搭建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交流、合作平台,双方在此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座谈会、教学沙龙等形式,探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心得体会。也可通过平台,搭建双方合作的基础,通过成立教学小组、专题小组、科研团队、相互听课等方式取长补短,在合作中进步,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二)定期参加专项系统培训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学校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一定学时的培训,但通常培训的内容仅为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技能,并没有关于教育学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内容。因而在辅导员培训内容中加入或是组织专门教学技能的培训是提高辅导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严明课堂教学纪律,提升辅导员对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实践环节科学设置。

(三)建立辅导员教学能力激励、考核制度

目前针对辅导员的激励以及考核制度并没有涵盖教学能力方面的内容,仅涉及了事务性工作能力。建立辅导员教学能力激励、考核制度,将教学能力也作为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参考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度的详细规定引导辅导员建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增强工作自觉性和责任心。借助精神得失与物质得失的刺激,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鼓励参加教学能力竞赛

辅导员通过参加教学竞赛,苦练教学基本功,通过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演练教学语言和教态,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仅能在竞赛取得好成绩,也能将备赛阶段进行的学习和练习的成果能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参加教学竞赛,辅导员也能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学习到其他选手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把比赛当作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学习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关注和了解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

(五)引导辅导员进行思政方向学术探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只有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才能在大学的课堂上上出有价值的课,因此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要求辅导员要像专职教师一样进行学术科研研究。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将工作实践转化成科研成果,并将创新的学术成果应用在思政课堂上,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政治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