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师范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特点备受大学生关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要不断树立学生争取的观念,要积极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有必要结合网络热点的影响,积极分析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工作。
对高校的学生而言,网络热点问题能够对其有着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能够不知不觉中帮助其拓展自己的视野。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仅仅接受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往往只学习到了知识内容,但对其综合素质与视野等,却无法良好契合目前社会岗位的飞速发展,只有具备综合化素质与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胜任社会各岗位。所以,在平日学习工作之余,进行一定的网络热点问题分析与探讨,能够更好帮助广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社会问题了解,做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为了更好落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广大的大学生人才资源是最为重要且最为直接的资源。通过对网络热点的深化关注,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以外,做到深入浅出地了解当前社会各个热点事件,并且更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国家实际情况。因此,高校要切实利用好当前的互联网热点事件,帮助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补充教学,帮助其建立起健全的贡献意识,为其日后踏入社会奠定殷实的基础。
区别于学生的课堂,当前的社会现象相对更为复杂,同时存在好与差的不同内容,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仅要做到分析舆论的实际情况,并且对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做到不盲从社会的舆论和风气,以求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就需求广大的学生积极进行网络热点问题的分析,展开更为客观且多元化的分析,以求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当前互联网信息的呈现方式更为多元化,除了文字以外,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的方式,都能够展开信息内容传播。在互联网部分涉及官、富、贵等内容,都会遭到较大的批判,而部分学生也会因此被个人主义所束缚。因此,如果互联网的风评相对较为激进,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非常容易遭到波及,使其思想出现偏差。同时,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内容相对仍然一定的局限性,其课程内容相对较为匮乏,没有做到融合学生的理科课程、文科课程展开综合性教育,使得科学教育的内容与人文教育联络较少,没有最大程度上挖掘人文教育的综合价值,由此引发学生对互联网热点内容的分辨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迷失的情况。
近年来,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负面舆论问题,例如出现跌倒老人无人扶起或摔倒老人讹人等情况,这类并不积极的社会新闻频繁出现,使得学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社会负能量远远大于正能量,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步泯灭,甚至会引发学生误入歧途的情况。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要注重对自身伦理价值观的要求,也必须要保持较强的自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身在嘈杂的网络舆论世界中保持初衷。由于高校没有落实对学生的疏导工作,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果教师与学校没有积极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进步,甚至会潜在造成校园刑事案件。而部分高校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工作,学生如果长期在负面新闻的影响下,会使得学生心理不同程度上出现扭曲,不利于其长期学生心理的成长。
第一,学校要建立专门的互联网预警措施。互联网热点事件的特点即为突发性较强,且传播度较高,因此为了避免热点事件的负面影响,学校要有相应的网络机制,以求第一时间杜绝突发性的不良事件传播。第二,可根据平日课程的实际情况,就热点事件展开讨论分析。当前互联网事件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对不同的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做到抽丝剥茧,逐步探讨到事件的核心。第三,进行网络的教育工作。为了更好指导学生以正确的姿态进行互联网的使用,教师还需要组织专门的课程展开教育工作,多加将中国的红色网站等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逐步渗透,展开教育作业。第四,要联络好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单位,进行三位一体的教育监督工作。为了进一步建设良好、健康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就需要多方位力量联合。首先,作为社会单位,要过滤好不健康、消极的信息内容,作为家长则需要实时动态化监督学生,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的传播,同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则需要做好互联网使用的正确指导。
首先,学校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平台的建设工作。教师要利用好当前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使用包括QQ、微信公众号甚至是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展开更多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其能够更好了解学生动态,展开教育工作。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已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全面化、时代化、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立足点。因此,教育者应选择恰当的网络热点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丰富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全面化、时代化。再次,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方面还需要积极进行教育培训工作。要定期展开培训作业,帮助教师进一步解读当前的互联网生态,提升其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能力,帮助其更好展开与学生的交流。最后,展开多元化的教育工作。仅仅进行理论性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教师还需要组织更多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就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实地探访,以求帮助学生更好明辨是非,提升对社会事件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探讨与分析,就需要社会以及学校的各个部门联动,通过多元化的力量帮助事件以正向的方式推动发展。从本质上来看,当前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即为QQ、微信、微博以及各个论坛,同时以手机APP传播为主。而上述平台最大的特点即为高度的开放性,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影响,学生出现难以分辨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为了杜绝不良信息传播至学生,学校方面可架设专门的互联网过滤器,在任何信息传播至学生前,首先经过筛选与分析,从而能够找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杜绝其传播至学生之间,而信息的筛选工作以及过滤器则需要社会专业部门进行帮助。与此同时,社会的公共里心理咨询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地进入社会大学之中,帮助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其不断转换自己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性素质。此外,还可以顺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建立互联网心理疏导平台,全方位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本文总结了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提出了有效的教育途径,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