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工作重要讲话作为行动指南,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将着重解决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优质资源外流等问题。其目标是全面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底蕴和精神核心,获得新的保护路径和利用机遇。
贵州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3个民族乡,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民族世代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约37%。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现存固定文物点14000余处。全省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400余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00余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存在大量物质文化遗产,有待利用合适的方法加以保护和利用。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年代久、种类多、特色明的特点。由于地处在云贵高原,受限于地理位置,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地域性较强。加上工业化滞后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相对较小,总体保护情况较好。
乡村传统观念偏向老实本分,与现代传统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不够贴切。认为乡村许多传统节日、风俗、民间技艺等比较俗气,不属于真正高雅的艺术,不值得晚辈们学习和传承。不了解乡村非遗项目的价值,缺失信心和行动向外传播。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农民的精力主要放在抓取收入上面,政府的精力主要放在城镇建设的实际“看得见”的绩效上面,而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民间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潜在价值。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首先由部落发展形成村落,由村落演变为小城镇,最后再形成大城市。传统村落是文明的发源地,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及保护措施,在立法和舆论等传统保护手段上没能做到刚性和柔性的文化保护手段结合,导致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快速流失。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小孩留在村里,缺少人员组织和传播其文化,传统非遗传承人年龄逐渐老化,而又未培养后继传承人。村里年轻人受现代经济和娱乐项目冲击较大,不能把本地传统非遗项目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逐渐失去传承的有效手段。
贵州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资源富饶,先后有3个考古项目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完成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试点和1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完成10个传统村落保护和综合利用试点、承办40多个县的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暨非遗周末剧活动。完成专业传承人员培训4000多人次,建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设计师工作站,为贵州非遗保护和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兴起,2016年4月,贵州省开展了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呈现出新增资源数量大、重要资源发现多、扶贫区旅游资源类型全的三大特点,为编制高水平产业发展规划,系统组织开发,打造一批旅游扶贫样板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增大,将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和非遗传承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和利用带来了机遇。鼓励城市资源进入乡村,放活农村资源,有利于激活回报率更高的非遗开发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主导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促进“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从顶层的政策制度颁布到乡村基层具体实施,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有利于解决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低,农村非遗开发力度弱等缺陷问题。
乡村振兴中的经济建设,着重解决农村资源利用问题,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提出以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产业丰富、利益连接紧密、融合更加协调为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
格局。打造贵州特色农业生态田园综合体,集农业生产、餐饮、旅游、农业体验、产品开发与销售、非遗体验与学习为一体,给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带来路径启发。
博物馆作为收藏、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和实物的重要场所,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为广大市民长期开放的非营利性服务机构。为大中小学生进行实物展示、为大众欣赏普及知识及开阔眼界,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的集聚地和环境支撑。当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实物和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对传统的文化进行理论提炼和保存,以让广大市民以极低的成本就能了解和学习非遗,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随着网络的普及,传播方式得到革新,传统手工艺的规模生产和快速传播变为可能。乡村经济发展的态势将会给非遗保护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市场贸易的开放将加大非遗对外传播。我国乡村非遗产业开发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乡村产业规模、专业化程度和成品牌化影响方面具进一步加强,在运营、监管、消费评价等领域依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人们在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长期生活中,保留了传统朴素的观念,对待自然、土地和传统习俗有着莫大的敬畏,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记忆和群体智慧,在生存资料和自然资源的互利共生上,积累了大量社会生活工具和意识形态器物,形成丰富的生态禀赋和产业基础。
乡村适龄传承的中青年大部分已外出务工和生活,传承对象培育先天缺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礼俗、手工艺、音乐舞蹈、文学、戏曲杂技等都面临传承断代的危机。在政府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乡村非遗项目开始进入学校领域,利用学生年轻好学等特点,把他们作为非遗传承的潜在对象。通过校园活动、社团、兴趣小组、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当地的非遗。在传统乡村地区,乡土人才在家业、学业、事业及个人道德品行方面具有突出品质,把当地学生培育成为“新乡贤”,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产业振兴,乡村才能振兴,乡村资源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在不损害原生形态的基础上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嫁接、变形和重构,相互汲取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文化创意。通过举办非遗传承旅游节等综合活动、把本村的非遗项目及产品推向商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逐渐发展起自主品牌和固定的他需,将非遗项目打造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