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黄海学院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自媒体等多领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融合,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学习形式从传统课上书本学习变革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这些变化都给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无益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相继进行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大学英语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多数学校的改革只停留在了硬件的更新上,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本内容搬上投影与课件上,以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读的听记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在这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教学中,学生被动面对大量信息的涌入,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产生挫败感,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应当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课下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一所高中,为使学生及时跟进课程内容,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设法使用录屏软件将讲课声音和PPT录制成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视频发布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渐渐地这种将授课内容提前录制,并前置课堂作业,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做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授课模式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日益发展完善。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重新规划了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积累,引领学生主动展开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课前完成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在课上由进行知识的分享讨论,整合内化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课堂参与度。学生在问题的讨论时增加了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真正的将语言学以致用,从被动的内容接受者变成了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探究中学生还能学会合作学习以及更多的思考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课堂当权者角色,将教师从单向的知识传送中释放出来,对学生的探究从大方向上进行把握和引导并辅以对发音、词汇选取等方面误用的纠正。课堂上以生生交流为主,师生交流为辅,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生求学中的引导者、生活上的密友。良好的沟通互动有助于促进教学相长,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最后,有助于优化教学,实现智慧教学和高效课堂。在翻转模式下,教师能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情况,更加准确的发现学生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无法及时参与课堂的同学以及基础较弱的同学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可以增加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多次反复学习,最终掌握所需知识,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信息化的优势和课前翻转也有助于减少课堂上进行单一知识传授的时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构筑高效课堂。
从教师素质来看,大学英语教师有较强的变革创新意识,能够较好地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乐于用新的知识技术提高教学水平。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在授课中也较为普遍的使用了PPT,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也就是说多数的大学英语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使翻转课堂的实行具备了师资上的可行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开展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认可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自主学习,便于知识内化。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激情,认同英语口语对于语言使用的重要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讨论式学习,增加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与学生乐于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能力的意愿相一致。
就教学手段视角而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允许学生在课下进行各种平台的学习。同时,各高校的计算机、多媒体等设施配备也较为完善,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设施基础。
翻转课堂将课下和课堂活动合理结合,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前和课堂活动中,延长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其中,课前活动主要有四个环节。第一,教师创建导学视频。结合网络优秀教育资源和本校学生情况,把握教学主题内容,突出重难点。注意控制视频时长在十五分钟以内,并添加小互动环节以提高趣味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注意力集中。第二,教师创建检测习题。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充分考虑导学视频所涉及知识点设计相应检测习题。合理控制习题难度和数量,要既便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又能够通过检测发现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习题还可用于课后巩固,检验学习效果。第三,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学习平台、网址和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整理学习成果用于课堂展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记录以便课堂讨论探索。第四,教师追踪学生自学情况。通过学习平台及时洞察情况,获取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将学生误用的地方作为讲解案例设计针对性教学。
课堂活动主要有:第一,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有效内化新知识,并学以致用。第二,师生进行合作探究。开展学生课堂互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加以教师辅助纠错,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并适当扩展深化。最后,学生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并总结学习思路,优化学习方法,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固有思想模式,提高计算机多媒体运用能力。同时,导学视频,习题设计和自学情况追踪等环节的增加也意味着备课量大大增加。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过大。此外,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基础和教学班额也有一定要求。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解决能够此类问题,让翻转课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