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休谟曾指出“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获得幸福,成为人类在生存与发展道路上价值实现的基本考量。无论是萌发时期体育与信仰的勾连,还是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体育的兴起,追求幸福一直是人类体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老来享福的儒学观念长期浸润下,晚年的幸福在中国显然具有更为特殊的的意义。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6年底全国有2.22亿老年人,全国平均老龄化水平是16.15%,其中,农村是18.47%,城市是14.34%,也就是说,农村的老龄化水平比城市高出四个百分点之多。在“银发浪潮”在农村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对老年体育在农村的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村有近8500万老龄人口,“不少农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与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育在人类历史沿革中展现出的医养效果,对于解决中国的“银发困扰”具有积极价值,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加强体育养老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撰写,通过对当下的农村老龄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系统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供给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下,在现代文化观念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成为向城市迁移的主要人群,而安土重迁的老年群体选择留守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面对我国农村严峻的养老形势,在党和政府、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了较大进步。大量青年乡城移民的出现又使得留守老人、空巢家庭迅速增加。但是,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度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当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着以下困境:
“上”主要指政府在思想认识上层面对农村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忽视,缺乏政策倾斜与引导;“下”则指村委会、农村老年人及其家人未能充分意识到体育对于健康保障的意义,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村老年人整体体育参与程度不高。
农村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别大,且不同阶段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差距显然,多层次差距的累积下造成的需求差异更加多元。但是针对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盲目向城市看齐、高水平看齐,未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差异,农村老年人口特点,缺乏针对性,同质化严重。
县乡政府仍为主要的供给主体,作为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依赖于乡镇文化站等政府公益部门,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不足使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在内容与质量上无法保证。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建设农村公共体育事业的资金有86.8%由政府买单,来源于社会和企业的仅仅占13.2%”,“但对于广大落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有限,地方政府难以从财政收入角度对农村地区进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掘更多的供给渠道。
不同于城市老年人丰富的广场舞活动站、社区活动中心等,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分散且单一,缺乏组织。另一方面少有专业的体育社会指导员深入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予以指导。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效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仅直接关系到8500万农村老年人能否充分享受到的应有的体育权利,而且与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综合上文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当前广大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态势,为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农村老龄化现状更加贴合,提出以下提升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策略。
政府必须从思想和政策高度认识到农村老龄化的严重性及体育对于破解农村老龄化现状的积极意义,在政策制定上予以适当倾斜,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相衔接,两端发力。一方面深挖农村现有的传统体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潜相结合,满足农村老龄人口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然是政府一家独大,单一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很难让市场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作用。应当积极加强与协会组织合作,向基层社会力量购买等方式逐步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提升供给内容丰富度。“根据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同类型,将政府、市场、社会这三个不同供给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农民体育协会与老年人体育协会应当协作发力,发挥低龄、健康的老年人的带头作用,提升老年人群体的自我服务能力,通过组织网格建设,把农村划分为网格,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连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上有云网络,下有社区网格,中间有互联网网络的新型的信息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管理体系,协调社区内人、地、物、事、组织,这种高效、快捷的服务方式有助于扩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保障范围。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体结合”、“体医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更为长期的机制保障,体、文、卫一体的政策体系与合作机制是现阶段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必然要求。
研究认为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审视当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有助于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促成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积极举措,对于拓展农村养老空间、构建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体系,实现“健康乡村”、“幸福乡村”意义重大。从供给主体出发,在政策端着力,积极调动村委会积极性与社会力量,关切农村老年人体育需求、强化其自我服务意识,久久为功,逐步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农村老龄化现状的贴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