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顺应论看广州校园的粤-汉-英的语码转换现象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规约现象交流

■/

桂林理工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一些手机自媒体也应运而生,比如像QQ、微信、微博,而在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这些软件进行交流的同时,它们对世界各国的沟通以及各种语言的交流与融合也起到积极作用。而人们也会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种原因使用语码转换的技巧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并不只使用两种语码进行转换,可能会出现使用三种语码来进行交流的现象。

因此,本文将从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型的角度,选取广州校园内的日常会话文本作为分析语料,对其中的粤-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其使用语码转换的动因以及功能,对读者日后使用此类语码进行交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语码转换的文献综述

首先,其次,语码转换是指拥有双语或者多语能力的会话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常见现象。因此,国内的学者也对它做了不同的研究。

放眼国内,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不同的研究。田丽以甘柏兹的语码转换理论以及于国栋的语码转换模型为理论依据,以《奔跑吧,兄弟》这一档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对话作为其进行实证分析的语料,进而得出了语码转换中英语受汉语影响而丧失原有形态变化且具有不受英语语法控制的结论;孙玉雪运用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使用问卷调查以及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以SPSS统计软件为研究工具,分别从性别,社会阶层和观众三个角度对电视剧《爱情公寓》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顺应性分析,并通过研究发现,男性语码转换多于女性,社会地位高的人语码转换多于社会地位低的人,并且观众大多意识到剧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这种现象有助于展现剧中人物性格,提高收视率,对语码转换应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邵兰珠通过实例分析概括出了港穗粤-英双语语码转换现象中的五大特点,并挖掘出港穗地区使用粤-英语码转换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动因,得出粤-英语码转换会一直存在和发展并成为粤语的特色的结论。

(二)语言顺应论的文献综述

顺应一词出现于生物进化论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引入到语言的相关研究中去。它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所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于国栋其后发展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并提出了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以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放眼国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语言顺应论被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语言研究中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刘辉运用语言顺应论,从交际的语境关系入手,对《朗读者》中的采访稿进行分析,尝试探究话语选择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及对话者话语策略选择的规律,通过这样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宽交际语境顺应理论的研究范围,能实现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刘智运用语言顺应理论来搭建英语经济新闻标题隐喻翻译的理论框架,以表格呈现了英文经济新闻标题中几种典型的隐喻,并从词汇、句子和主题三个语言层面以及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两个语境层面分析学术著作和国际主流媒体中的经济新闻标题。最后提出了直译、释译、改变源域和模仿四种翻译技巧。

二、粤-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论分析

(一)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根据于国栋的语码转换模式,首先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人们基于此使用它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它可以弥补词汇的空缺;第二,它可以使人们的交流更加简洁高效。而在广州大大小小的校园里,不乏为了语言现实的顺应而使用粤-汉-英语码转换的例子。

1、弥补词汇空缺

这个例子的情境是设定在一家国际学校里,A是一名广州本地学生,B是外地学生,C是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三人刚刚认识没多久。

例(1)

A:今日落左课又没咩嘢做,不如我地稳间店坐低饮翻杯嘢慢慢倾下计囖。

B:That is ok.额…We are going to喝东西talking.(比划着喝东西的手势)

C: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 have no idea.

B: 喝东西。(继续比划)

C: Oh,I see.Let’s go.

在这个对话中我们知道,B其实是听得懂粤语的,但是自己的英文水平仍有待提高,又想用英文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观点,所以在说英文说到一半时,冒出一个中文表达,“喝东西”。但C同学还是没领会到他的意思,之后B同学再用相同的单词辅之以一定的肢体语言,C同学总算是会意了。因此在这里“喝东西”起到了弥补词汇空缺的作用。

2、使交流更为简洁高效

这个例子的情境设定为A老师布置堂上作业,而B同学对完成堂上作业的态度缺不紧不慢。A老师为外地老师,B同学为广州本地学生。

例(2)

A:请大家完成课本第30页的习题

B:老师,边一页啊

A:Page30 啊,这位同学。

B:哈?我听唔明你讲乜嘢啊。

A:第三十页。

B:哦,晓了。

在这个例子里面,老师因为课程进度紧张,所以情急之下用了英语和B同学交流,但是该同学英语水平不高,没理解她的意思。所以她进行了汉英的语码转换,使得自己跟学生的交流变得更加简洁高效了。

(二)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人们使用语码转换基于对心理动机的顺应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营造幽默的气氛;第二是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第三是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

1、营造幽默的气氛

本例子的情境设定在A、B同学在下课之后在课室外的走廊闲聊。A同学为广州本地学生,B为外地学生但听得懂粤语。

例(3)

A:嘿,你今日放学之后又去Perry 稳边条女玩啊。(边笑边说)

B:你看看你这人的思想,我都不想和你说话了(做着挥拳的动作)

A:哈哈哈(边笑边快步跑了)

在这个例子里,Perry是广州著名的酒吧,为了交流便利A便用英文表达,而在第一句中很明显A是在调侃B同学,然后B就变得很愤怒而A见形势不对就跑了。在第一句中进行了粤-英的语码转换,有效的营造了该对话幽默的氛围。

2、拉近心理距离

本例子的设定在A同学考试挂科,B同学对其进行安慰的情境。

例(4)

A:这次考试怎么会考的这么差啊,居然会不及格。(边说边哭)

B:你今日做咩咁down啊,居然仲哭了。

A:你懂什么,我平时都考的很高分的,这次居然不及格了,我怎么回去向爸妈交代啊!!!

B:哦,有几大件事遮,我都成日唔合格嘎啦,你下次考好滴未是咯。唔好哭了。

A:嗯嗯,谢谢。(边说边擦眼泪)

在这个对话当中B用了一个英文单词down委婉的表达对A同学的失落的惊讶的同时,进行了粤-英两种语言的语码转换,在接下来的话中更是用粤语表达了对B同学的关心,这样不断进行的语码转换有助于双方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对社会规约的顺应

在进行语言交际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遵循社会道德标准、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同时要做到不违背社会规约。

在这个情境中A是B的客户,B是工作人员

例(6)

A:现在是你在干活还我在干活啊?

B:我觉得我咁做没咩问题窝,是你果边有problem挂?你再翻去查下?

A:我花钱成为你们这里的会员是让你们帮我处理问题,你不应该在这里质疑我!!!

在这个对话当中,双方就会员的相关事务上出现了一定的冲突,但是B工作人员还是耐心的给A客户回答,没有说出一定的低俗的话语,这也是B工作人员在交流中运用语码转换顺应了一定的社会规约的体现。

三、结语

语码转换是人们在交流中的常见现象,语言顺应论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本文运用它来对广州校园里出现的日常会话出现的语码转换从三个角度: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以期日后给使用者们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规约现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流平台
无人值班变电站保护信号复归方式的改进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及规约的研究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