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视角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浅析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跨文化留学生

■ /

1.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一、语言文化学视角的“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适应”

语言文化学是俄罗斯语言学发展的前沿新兴学科,赵爱国教授在其专著《语言文化学论纲》(赵爱国,2006)中将语言文化学界定为“研究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随着“语言世界图景”“言语交际”等新理论的提出,语言文化学呈现出多方向、多流派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交际学方向。

L.S.Harms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本文采用赵爱国教授语言文化学视角的界定: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符号系统、语用系统和文化系统的信息和代码转换。该表述的重要前提是把跨文化交际限定在使用不同语言之间人们的言语交际的范围内,也适用于本文“来华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交际学者Kim Young提出的“交际与跨文化适应整合理论(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与语言文化学注重交际者的认知心理以及学习目的语及其文化的过程是相似的。Kim以“陌生人”的概念为切入点,将跨文化适应定义为陌生人对新文化环境的适应,将“陌生人”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该系统通过与新文化环境进行信息交换而实现“自身的内在平衡,并与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稳定关系”。Kim看来,这一交换过程是曲折发展的,呈现“压力—适应—成长”的螺旋动态发展趋势,即“陌生人”面对新的文化环境由产生心理压力,到促使其对环境变化做出回应,直到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慢慢实现个体的成长。

二、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来华留学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战略高度看,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知华友华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的重要载体,为中外友好交往构建“民心相通”的桥梁,作为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服务于我国的外交战略。

(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是留学生融入中国社会,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实现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著名假说中提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世界观”,又称“语言世界观”,当前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语言世界图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当前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分布不均,复杂多元的语言文化背景及沉淀在语言载体中千差万别的“语言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导致众多留学生遭遇“文化休克”,造成留学生与中国师生乃至留学生彼此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甚至交际冲突。“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描述人们对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体系被新文化环境的另一套体系取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迷失、排斥、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文化休克”符合Kim Young理论中进入新文化环境的第一阶段的表现。如果留学生无法克服压力阶段,就无法与新环境建立稳定关系,影响其在华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是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文化认同”作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被广泛重视,通过对留学生的培养和文化浸润来推动本国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则是“文化认同”的前提,留学生只有克服了Kim理论中的“压力”阶段,进入“适应-成长”阶段,才能逐渐达到自身内在两种文化系统的平衡,进而实现理性的“文化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留学生成为优秀的知华友华中外文化交流使者,通过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直观而有效的途径。

三、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途径思索

(一)系统开展“跨文化”预科教育,构建语言与文化交融的预科教育体系

语言文化学理解的“跨文化交际”既是一个语言使用过程,更是一个文化适应过程。留学生汉语言教学是留学生预科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本质是以师生双主体为核心的跨文化交际,汉语言教学课堂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阵地,要达成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目标,在汉语教学全过程中必须加强“文化移入”,同时增加留学生的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储备,完成语言规则系统和文化规则系统的重构,从而构建汉语教学语言文化学的框架体系;汉语课之外,中国文化课的开设也有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认知中国社会和文化,与汉语课相辅相成。课堂之外,尤其针对来华初期的留学生,还应积极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如普法讲座,安全讲座等,将其纳入预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留学生及时了解中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分发“留学生须知”和校园生活手册等,宣传校纪校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其日常生活的引导和帮助,缓解来华初期的“文化休克”,优化留学中国的体验。

(二)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

留学生师资队伍包括汉语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留学生管理人员等。优秀的留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是帮助来华留学生快速完成“跨文化适应”有力的组织保障。《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来华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如“外语教学能力”“熟悉外事”等,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师资的鲜明特点。留学生教师“对外汉语”和双语授课水平是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基础扎实与否、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留学生管理人员则贯穿于留学生来华留学生活的始终,是与来华留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是留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的主力军,其跨文化交际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意识直接影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完成速度和程度,来华留学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

针对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高校一方面要注重构建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宣传本校校训、大学精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汉语角”“外语角”“校园文化节”等,引导来华留学生融入本校校园文化,增进留学生和中国师生间以及留学生彼此间的了解,丰富来华留学生的大学文化体验;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开展如“文化旅行”“中国传统节日体验”“中国茶文化体验”等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增加留学生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当代优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构建大学文化、中国文化交融的来华留学生在华文化体验体系,搭建跨文化沟通桥梁,帮助来华留学生顺利完成跨文化适应,实现自我的来华留学价值,推动来华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跨文化留学生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浅谈西医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跨境教育中的跨文化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