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隐喻意义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典故隐喻总书记

■ /

三亚学院

一、前言

中国典故内涵丰富但隐晦难懂,因此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其抽象的概念。概念隐喻理论大大拓宽了人们对隐喻的认识。隐喻不再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被当作一种认知方式。隐喻的功能不再仅是对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再现,而是对事物之间相似之处的构建,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典故中,就会使典故的内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运用概念隐喻解读中国典故也是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探讨典故背后的认知机制

习总书记用典丰富而大量可分为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共13个类别,本文针对每个类别选取典型代表典故探讨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一)敬名篇“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以己喻煤

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咏煤炭》。植物遗体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沉淀演变升华成珍贵的利民利国的资源煤炭。作者自比煤炭,在国家人民不需要的时候,进山修身养性,自我提升,在国家召唤时,出世,一切艰辛在所不辞。作者就像煤炭为了国家人民利益而存在,为国为民造福,即使历尽千辛万苦,也痴心不改,不畏艰难,舍身为国为民效力。因此当今为领导者为官者始终要把国家和人名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了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为政篇“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治国喻栽树

此典故来自《贞观政要》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才会不断发展,中国这颗大树才会茁壮成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三)立德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德行喻法则

此句意为,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所以习总书记告诫大家要求党员同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道德教育,党员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目标,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修身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善喻登山,而作恶喻山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国语》中收录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修身养性为何如此艰难?因为是人就有欲望,就有缺点,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位符合人民和国家要求的领导,就是要改正自己的缺点,消除自己的私欲和贪念。这要求党员和领导用坚定不移的信念战胜自己,正如像向上攀登高山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扰,也许会高山缺氧,或遇上冰雪和大风,加上气候严寒,补给供应不上,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体力不济的情况下,攀爬困难。学坏为恶则恰恰相反,人们很容易成为欲望和贪念的奴隶,尤其是意志薄弱的人容易屈服于自己的私欲,做出损害人民和国家利益的恶事。

(五)劝学篇“腹有诗书气自华”——气喻豁达的人生态度

“气”指气质不凡,更旨为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豁达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知识能改变命运。学习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正如杨绛先生说道作为年轻人要么健身,要么读书,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引用此典故,充分描绘读书的美好和高尚,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它必然气质出众,才华横溢,即使衣着朴素,面容普通,不惧岁月,不怕艰难,也能鹤立鸡群,让人如沐春风,内心崇拜。

(六)任贤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猛将喻领导干部,州部卒伍喻基层工作

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领导干部要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更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治理一个古老复杂的中国,必须不断完善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机制。来自基层,亲身体验民情,与百姓零距离接触才能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战场的形势,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此外,这个典故也充分论证了实践检验真理,实践出真知的哲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了解民间疾苦,才能制定出利国利民的决策。

(七)天下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花喻部分,百花喻整体

诗词的意思是,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其中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花是百花中的一朵,朵朵开放才是春天。习总书记引用此句说明社会全方面发展才是好,整天好才是好。部分的能量是渺小的,要局部发展扩展到全面发展,团结就是力量。

(八)廉政篇“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喻腐败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祸患常常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容易引起祸患,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的欲望或沉迷之物困扰。习总书记引用此句为了告诫党员同志,作风问题无小事,小问题置之不理,将会酿成大问题,不要以为吃点、喝点、拿点没什么,不要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就能高枕无忧。通往腐败的不归路往往就从小事开始,对小事、小节、小利又怎能掉以轻心?从领导干部角度看,就应该做到慎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

(九)信念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竹喻人

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正直顽强,不管多么艰难曲折,风吹雨打,任凭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却宁折不弯。党员和领导要做正直的竹子,面对恶势力绝不屈服,直面困难,敢于同恶势力斗争,体现铁骨铮铮,坚韧不拔的品格。此外,也要像竹子一样虚心若谷,虚心谦逊,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做领导要能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广纳谏言。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做人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像竹子一样做人做事节节高。

(十)创新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洗澡喻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三个“新”字原意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肌肤焕然一新,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习总书记引用此典故指的是党员或领导要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创新的,古人多把洗澡比喻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因此,习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洗洗澡”。

三、结语

习总书记以古论今,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来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仅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中国古人的勤劳智慧,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坚定信念,以浩然之气,正义之誓,廉洁之风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猜你喜欢
典故隐喻总书记
时局图
爱的隐喻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