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泾渭分明”人格的赵光义
——关于宋太宗作为及其历史影响的探究

2019-11-14 14:21■/
长江丛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赵光义宋太宗宋太祖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10世纪末中原政权赵宋统治已经巩固,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倾向消失于历史长河。已经建立基本统一政权的宋朝出现与传统王朝继位制度相悖离的“兄终弟及”现象,赵光义继承兄长的位置成为最高皇帝。宋王朝的大政方针和中国历史走向也因此出现转变。宋太宗的人格究竟如何,宋王朝在对待归顺者和功臣的手段是否出现巨大变化,其外交手段是否存在巨大失误,其人格取向及好恶如何使宋朝彻底走上“重文抑武”的道路,对军事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不能将所有历史走向的变化都归咎于宋太宗自身的人格,但人格在其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中确实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历史影响。

一、继位风波

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光义早年经历很少见于史书,而其兄赵匡胤则在后周担任都点检等要职。赵光义在宋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建树并不大,军中的威信远不如其兄。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后来赵光义被调至开封为府尹,十二年间培植大量亲信,并与赵普等官员结好。

开宝九年(976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忽然驾崩。因为宋太祖的死过于突然,赵光义又是离现场最近的人,其继位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没有资料直接证明赵光义的嫌疑,但如果宋太祖有传位其弟的想法,必然会主动在各方面为其弟制造合法性,而这一切合法性的证明却是出现在即位后。赵光义并非是淡泊名利之人,太祖在位时即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太祖曾有迁都洛阳的想法,作为亲王在政治上往往避之不及,而赵光义拼死进谏,对政治事务即有热情。

二、宋代安抚手段的变化

宋太宗即位后对于权力机构的重组我们对此不能横加指责,因为他的作为属于权力交接过程的常态。宋太宗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侄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赵德芳也封为节度使。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宋太祖的三个女儿为国公主。宋太祖的旧部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宋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赵光义都予以赦免。不过,赵光义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慢慢替换宋太祖朝的大臣。此外,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但官修《宋史》中记载的皇子和旧臣最后很难得到善终,可见宋太宗在处理问题上手段要狠于宋太祖,缺少某种“契约精神”,认为那只是权宜的妥协方案。

宋太宗喜好给对手施加压力,心里对于被征服者缺少平等意识,只是将弱者横加压迫。太宗敏感的性格和雄勃的野心,使得他不愿意作出任何失误的决定。宋太宗趁攻破北汉之际后打算收复燕云十六州,仓促之下与契丹作战,自己负伤而归。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军与其作战接连败北。宋太宗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处理并不高明,运筹帷幄的能力恐不及太祖。也许对待相对弱小的割据政权时尚可凭实力达到目的,对于强大的游牧骑兵只能无能为力,宋朝军事上的劣势凸显。

宋太宗对于各方势力而采取的强硬手段进一步完成中原王朝的局部统一,权力交接过程的平稳运行促使宋朝即便政局有变却能完成统一。割据政权在宋太宗的强大压力下瓦解,五代十国的局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宋太宗的多疑性格侧面上促使王朝分权制衡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削弱地方实力,根除分裂割据的隐患。宋太宗自身军事才能不足,对周边民族的强硬手段招来“报复”,直接造成契丹与宋的关系紧张和西夏王国的独立,地缘政治严重恶化。

三、宋朝社会特征的形成

君主个人喜好不是王朝历史走向的决定因素,但在封建社会中君主作为国家权力中枢,其意志深刻影响政策的实施。君主癖好顺应时代潮流往往开创兴盛局面,错误的选择也会给历史发展造成阻力,也不排除这种偶然因素直接使历史走向反面。宋太宗的人格决定其施政方针体现的意志,要说太祖结束五代十国的时代特征,则太宗全面塑造宋朝的时代特征。

宋代皇帝多数勤于政事,不杀劝谏之士。太宗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宋代科举制录取的士人在官僚队伍中才真正占据主导,世家大族的实力彻底消弭,文官政治的确立彻底解决唐末藩镇割据问题,“重文抑武”局面形成。但这侧面上导致宋朝不热衷于军事扩张,国防建设遭到忽视。

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宋太宗并非没有进行征服战争的野心,但主客观环境促使太宗只得从现实出发,实行战略防御。但太宗贸然开战酿成的苦果在太宗朝并没有被彻底消化,宋初周边局势持续紧张,民族冲突不断。

经济上,宋朝承认土地私有权以及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允许农户将荒闲田土开垦为自己的恒业,并加以政策支持和鼓励,规定凡是新垦土地一律不征税,凡是垦荒成绩突出的州县给予奖励,而管辖区内田畴荒芜面积超过一定亩数的,则要给予处罚。太宗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文化上,太宗组织人员修成《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开创的升平诗歌形成宋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本人喜好诗赋,政府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而展开。这无疑有利于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为宋词的繁荣奠定基础,形成宋代独有的文风和社会风气。

四、太宗性格的两面性

单纯地以儒家伦理纲常来评判太宗的人格和作为,显然是对太宗这一人物的浅薄认识。他的人格是非“泾渭分明”的,其行为显然具有两面性。太宗的性格既有他的独到之处,又带来他的人生悲剧。太宗从小聪颖而不群,性格相对孤僻。太宗孤僻不群的性格的确使他具有常人难有的韧性,“十年磨一剑”,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他浓墨重彩的一笔。太宗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兄长登基为皇已成定局,在“父传子家天下”的继承制度下太宗无疑与其理想缘分甚浅。太宗的即位肯定带有不光彩的成分,从道德上说他对不住赵匡胤一系,但政治博弈本就是赌博,没有政客是真的清清白白,我们也不能过分要求宋太宗。

从权力斗争中逐步壮大的太宗,在成功继位后着手平定四方,这种维护统一的想法值得褒奖,而他的猜忌性格在处理对手时暴露无疑。运用政治施压的方式,使得闽国和吴越国献土,将他们迁往北方严加看管。太祖时已经沦为“违命侯”的南唐后主李煜,因感伤吟诗而招来杀身之祸。成大事者固然手段要狠,但这种猜忌使其几乎不相信任何人,为宋代行政效率和军事能力低下的局面埋下隐患。

太宗性情相对温和,对儒雅之风颇有推崇,但在军事方面能力有欠缺。后人评价太宗“昧不知兵”,在对待机动能力强的游牧军队时往往处于劣势,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对辽和西夏的作战败多胜少。可以说,太宗对宋朝周边局势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宋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推崇士人,确立文官政治。这无疑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推广,也开创宋代重视士人、不杀士人的清明政治。在位期间,积极赞助翻译事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太宗勤于政事,大小事务事必躬亲,太宗的勤政有力地稳定宋初的政治局面,处理掉五代以来社会棘手的问题。但事必躬亲也促使太宗在任命官员时分权制衡、互相牵制,地方自主性降低,间接导致宋代行政效率低下。

最后说太宗个人品性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也是性格扭曲的两面性带来的。太宗因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每天都读三卷书并且勤于政事。又因走向权力之巅的斗争而猜忌心重,甚至有大臣夸赞太子有圣君之象也心有余悸。太宗赵光义的人格的确是非“泾渭分明”的,我们很难非黑即白地评论。或者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人格,才使得太宗在历史中摸索前行,其作为和历史影响才给了后人那么多饭后谈资。

猜你喜欢
赵光义宋太宗宋太祖
大宋第一疑案: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宋太祖“开门办公”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大宋第一疑案: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烛影
忠言的力量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赵匡胤离奇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