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19-11-14 13:43王艳君沈阳工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党组织党员

■丛 德 王艳君/沈阳工学院

一、“微”时代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尽管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课等“微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将“微媒体”引入到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工作中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微时代”下,“微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所使用,但其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微时代”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微媒体”应用

1、“微时代”党员管理的“微媒体”应用

随着“微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传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很多传统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的学习与管理要求。很多高校党组织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引入到大学生党员学习和管理中。很多高校借助微信、微博等“微媒体”进行党员管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克服传统党建工作方法中的问题。例如,大四一些离校实习、找工作学生党员的管理一直是传统管理模式无法解决的难题。而微信、微博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微媒体,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平台。使得大四实习、找工作离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参加组织活动。

2、“微时代”党员教育中的“微媒体”应用

随着“微时代”的发展,传统基层党组织生活中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活动和灌输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很多高校的都将微信、微博等“微媒体”运用到了党员教育中。一些高校党委组织部、党校或基层党组织建立官方微博,有的高校还开通了“微党课”。 如中国矿业大学的“管理学院级党支部”、南京师范大学的“中北学院工学系学生党总支”、常州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党支部”等。有的学生党支部建立了微博群、微信群、QQ群。“网上党支部”、“微博群”、“微信群”等平台,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指导他们自发自主地搞特色活动。

(二)“微时代”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微信、微博等平台利用率低

微信、微博、QQ等被也成为了逐渐被广泛使用的党建信息化载体,如扬州大学开通的“扬大党校”微博平台。但是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这些媒体的利用率还比较低。一方面很多高校党组织只是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大学生党员联系,发布培训和学习的相关通知。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党组织的建设的微信、微博平台只针对大学生党员同志。大学生党员确实是党建工作的最重要的对象。而对那些非党员大学生也应该进行关注培养。

2、微信、微博等平台监督、考核制度缺乏

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应用更多的集中在党员管理、教育上,而对党员的考核还尚未涉及。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学习情况考核还只是局限于对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情况的考核。而对大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微信、微博等媒体发表内容并没有涉及。

二、“微”时代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一)加大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应用范围

1、建立更加稳定的联络网

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联络过程中,大多是党组织通知学生所在班级,由班级的老师通知给学生。学生的联络方式多是手机、邮箱等。而借助微信、微博、QQ等平台,可以使党组织直接联系大学生党员。消息不必经过多人再传达大学生党员。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因手机号码更换、长时间不登陆邮箱而错过消息的传达。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更换手机号码的频率高于QQ、微信、微博号码更换的频率。因此,应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所建立更加稳定的联络网络。

2、建立更加细致的联络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开始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建立自己的党建平台。比如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立了人文学院党支部微博平台、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建立了学生第二党支部微博平台……虽然各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党支部,但在微博上搜索同一所学校,却发现这些党支部只是在微博中孤军奋战,很少见到同校的其他网络党支部。若想更好的利用这些网络平台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应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网络党支部体系,校党委—院系党总支—(教工/学生)党支部—(教工/学生)第XX党支部。

(二)建立完善的微信、微博等平台监督制度

今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规定明确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属于电子数据,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该规定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通过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和言论也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被监管。“微时代”下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党员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言论的监管。在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大学生党员进行考核时,应对大学生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监督。如发现有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言论,应不准其转为正式党员。这样可以提高党员的素质和水平。

(三)加强对微信、微博等平台信息的设计

1、加强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内容设计

一是发布有党建特色的消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发布的消息太过于宏观,而且缺乏党建的特色。大多高校党建平台发布的消息只是对时政消息、宣传的理论政策、社会新闻等原文转发。在门户网站众多的今天,会有很多学生党员习惯性的对这些新闻“视而不见”。因此,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在发布这些时政消息、理论政策时,应结合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结合本校的特点,对时政新闻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二是增加趣味性。时事消息、理论政策等内容相对缺乏娱乐性和吸引力。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在发布消息之前,可利用图片、图表等形式对内容进行简要概述。例利用图片的形式对习近平主席谈“强化党内监督”进行了解读。在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前,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吸引大学生党员的注意力。

2、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评论、即时交流的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面,尚未开通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与时俱进,尽早开通党建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评论、即时交流等功能,关注大学生党员对时事消息、政策理论的感想。及时与对大学生党员提出问题进行反馈,实现与大学生党员的更多交流。通过关注大学生党员对政策的感想和即时交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为党组织吸收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的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除此之外,党务工作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接受新鲜事物,积极主动适应微时代新媒体,了解青年学生党员所思所想,通过“微博”、“微信”等接触到各种信息,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最后还需要明确的是,新技术需要利用,传统方式不能全扔。微信、微博、微课等平台为大学生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效率。但新技术的应用,不代表要对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进行全盘否定、全部抛弃。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确实能够丰富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但是传统的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以及重大的换届等会议都不能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如何有效缓解 “流量焦虑”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