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英/苏州市相城区渭塘中心幼儿园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纲要》精神也指出“要从孩子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现象,科学问题,但在实际活动引导中教师却容易将这种科学引导停留在活动形式上,这就降低了活动的开展有效性。如何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教师的指导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时时处处都隐含着科学教育现象和教育的契机。如雨后的“玩水塘”活动,活动中孩子会发现“为什么水花有的小有的大”、“溅起来的水花为什么是白的呢?”、“为什么水踩下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孩子还会发现不同的鞋子在水中的干湿情况也会不同……活动中孩子们发出了不同的问题,形式也很热闹,但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的探究行为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因为有的教师虽然能观察到孩子的行为表现,但对待孩子的问题,教师们就无法进行很好的处理,教师自身科学素养还需要提升。看似“热闹”背后,教师只关注孩子是否参与了活动,却对活动中所产生的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把握不准,幼儿所获无几。
由于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素态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总是爱问“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孩子还想知道“怎么来的”“怎么做的”。教师能关注到孩子的这些提问和想法,但由于活动是产生于日常生活环节中,有些教师就由于各种因素如时间、场地等,急于想把某种知识技能告诉幼儿,而忽略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孩子们看见成群的蚂蚁在爬行,有的孩子就会问“为什么蚂蚁要这么多一起走啊?”教师听了立马会回答“这是因为天气要变化了,蚂蚁要搬家了!”还有的孩子追问:“那蚂蚁要吃什么呢?”教师也会随意的告诉幼儿蚂蚁喜欢吃甜食、香食。在教师的解释中幼儿知道了蚂蚁成群爬行的原因也知道了蚂蚁的饮食情况,但这些知识都是教师直接传授给幼儿的,教师没有引导幼儿去查阅资料或者进行实验探究,自己总结关于蚂蚁的科学知识。
三是教师的引导只局限于当前的活动,没有保护好幼儿后期的探索欲望,这样也降低了科学探究行为的价值。如生活中教师经常会和孩子一起发现一些科学问题和现象,在活动中教师相当地投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猜测、实验,但是没过多久教师就会因繁忙或遗忘的原因就把之前孩子所有的探索经验都抛弃了。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有的孩子发现有的花盆底下有孔,有的没有,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有了初步的经验,但随后一段时间,教师就再也没有让孩子关注有孔和没孔花盆种植的差别,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追寻就到此打住了。
科学探究是严谨的,有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研究,有的则需要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而我们老师该给孩子的是一种科学、严谨、坚持的科学态度,让孩子感受科学探究的独特性,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的求知、求真之心。
《纲要》的内容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应该生活化、日常化,但这依然不能违背科学教育的严谨性,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究也是如此。对于正规化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会斟酌一字一言,以严谨的态度琢磨每个问题的提出和概念性的总结。但在非正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就会忽视言语的严谨性,过于随意,殊不知教师的随意回答将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科学态度。
因此在指导幼儿日常的科学探索行为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探究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给孩子提升、归纳的关键经验和概念更要科学、正确。比如当幼儿对一个现象感兴趣提问教师的时候,教师万不可不懂装懂,给予孩子错误的信息和概念。
另外,由于此类非正规性的科学探究是产生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活动的场地、时间都没有可控性,有的教师为了不影响其他生活学习的节奏,会制止此类活动的继续推进,孩子们缺乏充足探究时间的保障,探究欲望得不到较好的满足。还有由于探究行为发生的时空间较随意,有的幼儿甚至会出现破坏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会更倾向于日常生活常规的建立,而控制幼儿进一步深入、大胆的探究。
以上就是教师们在引导幼儿开展日常探究活动中的一些不当现象,教师要把握幼儿在日常科学探究中的学习特点,树立幼儿科学探究生活化、游戏化的观念,站在孩子的学习立场上制定指导策略,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日常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点并巧用手机、相机等工具,记录幼儿的惊喜瞬间,把幼儿感兴趣事物或想要探究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通过观察教师可以预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将要用到什么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当教师捕捉到儿童所面临困境时,也可以适时地提供帮助,如教给幼儿一些正确学习方法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合作、分享,支持和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猜想和假设,尝试分析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科学教育的目标《纲要》是这样阐述的:“能用适当方式表现、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可见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说”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对幼儿的倾听,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思维活动及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问题表述出来。
另外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过多的提问、言语干涉只会抹杀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解读,因此教师要适时、巧妙的设计提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如“你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好办法?”等鼓励幼儿大胆质疑,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直接表达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幼儿恰当的建立科学的核心经验。
日常生活中的探究活动有别于集体教学中正规性的科学探索,它的空间、场地是开放性的,这样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以“探索参与者”、“朋友”的角色进入幼儿的活动,在心理环境上给予幼儿大胆探索的空间。如在“蚂蚁事件”中,教师应该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欣喜,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和孩子们一样是多么想知道关于蚂蚁的一切,积极调动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进而鼓励孩子对蚂蚁提出不同的问题,助推幼儿深入的思考寻找答案,而不是以教师“教授知识”的主导姿态,一下子把孩子的兴趣、求知欲给化解掉了。“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概念,而是让幼儿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切勿高高在上,让孩子觉得老师就是权威,这就会限制幼儿的思维、自信,要给孩子一个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敢于动手,想不敢想的问题。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探究产生具有不确定性,有些探究内容单靠一段时间是无法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的,但是孩子的探索欲又是来的快去的快,如何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就需要教师自己做一个勤恳的实践者。一方面教师要以照片、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孩子的前期发现,通过照片或视频再现活动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思考探究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要激励幼儿拓展思维,对好奇的现象、事物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并提取有价值的经验,再通过正规化的集体科学教学将幼儿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探索求知欲继续延生,逐渐帮助幼儿形成坚持、求真的积极学习态度
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大千世界中的涉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自然现象等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使事实和主题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才能使幼儿的探究不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要对幼儿探究的活动所涉及的探究内容和关键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要有准确的把握。例如幼儿在玩落叶、玩沙的游戏中,孩子们能在其中提出好多奇妙问题,那哪些“科学关键经验”是适合幼儿深入探究的,就需要教师进行思考、筛选,并胸有成竹地和孩子进行探索。
作为教育者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那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科学知识水平,有了牢固、扎实的基础才能正确判断孩子的行为,并提取符合幼儿学习认知的核心经验,更好地帮助幼儿探索这个世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应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建立将有益于幼儿终身。在日常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幼儿违规行为背后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加以提升肯定。如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为了观察草丛中的小昆虫会弄得满身泥浆,为了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会弄得场地“水漫金山”,也有的甚至会损坏一些物品,面对这些“错误”,希望教师能耐心的进行观察,以积极的科学求知态度来评价孩子的行为以及语言,多听听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幼儿探索欲望的保持一方面来自对科学探索活动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成人的评价,教师在探索过程中,要运用积极、恰当的评价来激励幼儿,无论幼儿的观点正确与否,首先都要肯定幼儿的想法,然后积极引导幼儿把最后结论和自己最初的想法做对比,从而改进原有想法。让幼儿从小树立积极正向的科学信念,将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