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人生

2019-11-14 03:24:23了公
娘子关 2019年5期
关键词:点儿习惯消费

了公

说到节俭,恐怕要涉及一些回忆。我曾经不想写回忆性文章,因为记性差,没有多少细节;又因为想象力弱,内心极端排斥胡编乱造;还因为回忆似乎意味着老了,自己仿佛还没到写回忆性东西的年龄;还因为,真实的生活总有些让人不堪回首,而片面的回忆又有失真实。后来转念一想,记性不好,细节少,或许能写出些味道;若真老了,你不写,也年轻不了;至于真实,部分真实也是真实,哪里寻找全面的真实呢?

一个人的命运,始于有命之时。我在娘肚子里就注定要过节俭生活。我生于1961年。据说因为刚过了1960年,那个年头出生的人很少,想来有些道理,也懒得考证。在弟兄三人之中,我排行老二,是个子最低身体最弱的一个。这个时候出生是不幸,也是幸运。不幸的是生于困难时期,注定要物质上受些煎熬。幸运的是,那么困难的时候能够出生,比那些本该来到世上但未能来过或者来了就夭折的人,岂不是幸运?

节俭最初是条件限制的结果,而后成为习惯,而后成为理念。

我出生于小城市普通家庭,小时环境艰苦,不得不节约。住的砖瓦小平房,吃着永远差一点吃饱的供应粮,穿着老娘亲自做的棉布衣裳,上学的时候,铅笔永远要用到手指捏不住,各种纸张凡是能写字的都不会浪费。上高中以后竟然得到一块旧的手表,能走,只是每天得拧好几次,上劲,对表。过年放爆竹,要把鞭炮拆开来一个一个放,从除夕放到初五。不宽裕,过得去,生活的境况大致如此。仔细回想起来,大概因为年龄小的缘故,那个时候并没有感到生活艰难困苦,一家大小相亲相爱,同学邻里基本融洽,总而言之是快乐时候多。至于父母操心受累发愁,似乎并不在自己感知范围之内。

这样一种生活基调或者叫生活底色,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的一些特点。包括有时候的卑微感觉,也包括知足和节俭。(但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因为有些生活底色相近的人发展到后来会是相反的结果,比如贪婪和奢侈集于一身。)我经常感谢命运,原因是我活成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一些不幸的样子。为此我应该知足、节俭。

命运似乎也在帮助我节俭。从小到大,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小的时候,趁医疗费不怎么贵的时候,我得了几次住院级别的病,体验了失去知觉是什么感觉,打针输液,吃了好多药,让父母花了一些钱并且担惊受怕。后来长大上班,医疗费用慢慢涨起来,我几乎没生什么像样的病,很少请病假,很少花医药费。上学也同样,学前基本在家里,没上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有学费,但很少,依稀是3元一学期。1979年高考稀里糊涂考了师范学院,不仅没有交学费,国家还给生活费。当时有人把师范学院戏称为吃饭学院,正因这样一种政策,使家境不怎么好的我,顺利读完了大学。虽然不富裕,但因为习惯了节俭生活,也并没有为钱发愁。

生活中节俭早已成为习惯甚至观念。虽然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太多,但节俭的习惯没有改变,吃穿用度能省就省。据说有的厂家把牙膏管的口制作的粗一点,这样牙膏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得快一点,牙膏就卖得多点。但到我这里不灵,我通常会把牙膏管口上的锡箔纸封留下一半,挤牙膏的时候,既能铺满牙刷又不至于挤出太多的牙膏。

我的节俭似乎和懒有些联系。懒人最应该珍惜劳动,所以不愿意多事,也就少了折腾,尽量能够物尽其用,少了很多浪费。比如住房,能凑合着住,房子的功能都有,也就不想折腾了。这样一来,也可能避免了许多健康方面的损失:不为豪华装修劳累操心,睡觉安稳,生活规律。家里虽然陈旧了点儿,但却不担心甲醛污染。少为物役,也可算是以人为本的活法。从送孩子上幼儿园那时开始,我就养成在外面吃早餐的习惯,但很少买煮鸡蛋吃。因为煮鸡蛋劳动含量和技术含量相对都低,价钱比生鸡蛋贵一倍多,性价比不高。相信很多人同持这种懒人观点,因为经常会碰到一些人,他们拎着自己煮熟的鸡蛋去早餐店吃饭。但我感觉这会让店主心里不舒服,所以不以为然。

节俭大概和悭吝、小气意思相近,都有舍不得的意思。但似乎还是有区别。那种花自己的钱节俭心疼,花别人的钱格外大方的人,不算真正节俭。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一丝一缕、一粥一饭都能感觉那是劳动成果,所谓物力维艰、来之不易,都知道真心珍惜,才是真节俭。比如一起吃饭总要有人点菜,有的人会先考虑谁结账,吃别人的就点贵点儿奢侈一下,貌似大度慷慨,如果是花自己的钱就多琢磨琢磨,能省省点儿。这个还真难说是节俭。

节俭习惯了,有一些好处。一是快乐比较便宜,稍微奢侈一下,心里很是满足。比如到饭店吃饭,奢侈惯的人总选来选去,很难选到合适的地方。而对于节俭者,只要环境、卫生稍微好点儿,口味说得过去,那就是享受了。在精致点的小饭店大吃一顿,比大饭店里的奢侈,快乐了好多倍。再比如穿衣服,旧衣服舍不得丢弃,时间长了不买衣服,物价总是涨得很快,偶尔到商店,就会感觉贵。狠狠心买的稍微好点,心里就很能高兴一段时间。这一点也有相对优越性,好多有钱人买了上万元的衣服别人却看不出来,只好苦心找机会秀一下价格牌子才能找到快感。二是节俭不能让你变成有钱人,但好像也从来没有怎么缺钱。总是量入为出,几乎不借债消费,不受美国老太太的诱惑。借本来是要还的,傻子都知道。借了还不上,或者借了赖账不还,心里都不舒服。还就得挣,挣比登天难,这样看,借钱就得准备做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还有人情债,谁知道人情有多重,自己能否担得起来?所以如果可能,一辈子不做负翁,不仅是金钱方面,我得有自己的生活态度。

节俭和某些经济学的说法相悖。如果人人都很节俭,恐怕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学家研究资金怎么流通、利润怎么增加,也研究怎么扩大消费,通过扩大消费来增加市场需求,然后扩大生产。如果把生产和消费看成两端,那么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这应该是不错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二者反而颠倒过来,好像消费是为了生产,不必要的消费受到鼓励,发掘消费潜力,创造新的消费点,以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消费的目的,不仅靠生产,还靠调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整体看,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可能靠调节就解决冻死的问题。但是如果人类不能很好管理自己的社会,调节不好,即使生产再怎么发达,还是会有冻死骨。

节俭只是一部分人的习惯或者人生态度或者生活状态,永远也不会成为所有人的共同。正如奢侈也是一部分人的习惯或者人生态度或者生活状态,永远也不会成为所有人的共同。

猜你喜欢
点儿习惯消费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中学生博览(2022年5期)2022-06-21 21:40:05
让善良打点儿折扣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2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上课好习惯
点儿变魔术
40年消费流变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