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芹
(黄友芹:江苏省特级教师,东台市实验学校集团校副校长。)
[文题再现]
不管多崎岖的路,总会有人陪我们跋涉;不管多长的黑夜,总会有人为我们点亮一盏灯。时光悠悠从不说谎,爱意融融从未走远,永不会消逝。请以“爱从未走远”为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题目解析]
这一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一位写作者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但如何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生发独特的感悟,如何写得准、写得好、写得美,开口小巧而意蕴深厚,这就需要多多用心了。生即幸福,我们要时常盘点那些明亮而温暖的瞬间。当一位写作者能够细心审题、精心选材、走心行文,能够心怀对生命的悲悯、对自然的敬意,和悦、包容、温润自然会生发于笔下。
平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有时会渐渐变得粗砺,不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隐匿于细微处的真情。余光中先生曾说,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
真爱从来不会走远,我们自以为的平淡之中,其实处处含情。标题中的“从未走远”,它暗含了“我以为爱已走远”或“表面上爱已走远”之意。这个“远”,可以是时间的久远,可以是空间距离的拉长,也可以是心灵的隔阂,还可以是思想上的偏离或者关系的疏远等等。因此它不应只是写“爱”,还应略写“我以为走远的感觉”;“爱”字之前没有修饰限制语,我们可写一人,也可以写多人。
从写作提引语来看,我们不仅仅可以写某一个人物,还可以写某一种情感、某种道理,或者是某一物件;既可以着眼自己的小生活,也可以放眼关注社会、思考现状,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要突出“变化过程”,即写清楚“最初以为走远,但经由某一个事物的触发,某一件小事的触动,某一个场景的启发,发现爱实际一直在身边”。
“爱从未走远”看似一个完整的命题,实则为一个半命题。写作者要填上“是谁的爱从未走远”“在谁的身边从未走远”“为什么感觉从未远去”,这样的爱给“我”怎样的思想教益、情感熏陶,或是思念、感恩、反省等等。习作要有“我”的参与和体验,否则易陷入假大空的境地。
从大处来看,文题早已暗含了写作的思路“以为走远——转机——从未走远”,我们要学会在动笔之前谋篇布局,这样才能一气呵成、脉络清晰。就细部而言,好的习作从来都是文情并茂的。
“爱”是抽象的,如何让读者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可以把它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事物、场景、语言、动作、神情之中,成为爱的凭借,成为“爱从未走远”的证据。
真爱从来没有虚张声势的喧嚣,因此它并不需要过多的铺垫蓄势。也许,就是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要如电影特写镜头一般细细展开,率性随意地工笔细描,爱意便会自然流淌充盈、芬芳醉人。
当然,这样的率性随意在高明的写作者那里并非随意写来。那些你看上去或是平白如话的,或是自然清新的文字,无不是一种“看似随便的苦心经营”。
[佳作欣赏]
爱从未走远
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5)班 沈偲艺
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儿等你归来。
——题记
窗外枝头的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外公早已离我们远去,可记忆中的那份爱从未走远……
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是外公陪伴着我长大。那时,我们住在乡间,小院里种着一棵桃树,格外挺拔、粗壮,那茂密的树冠使阳光只能轻轻地落下一两点。
每到春日,我便喜欢搬上小板凳,坐在树下,看桃花开得正欢。外公也喜欢这棵树,每到这时他便搂着我,给我讲那些有关桃花的古老传说,吟诵文人墨客笔下的桃花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盛开在我眼前的桃花,开得漫天。所有的光似乎都汇聚到它们的身上,为它们镀上了金边,华贵而又不艳俗。
而酷热的夏日,更多了份乡野闲趣。风吹落了花瓣,吹来了果香。当我看着满树的桃馋得直流口水时,外公便会刮刮我的鼻子,一把将我抱起、举高,让我亲手去摘。刚摘下的桃白里透粉,摸上去软软的、绒绒的。在井水里洗上两转儿,再捞出来,显得格外诱人。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央求外公“快剥嘛,我好想吃”。他笑笑,拿起小小的水果刀,慢慢地剥去外层的皮,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以防我噎着。我吃,他看。“外公,你也吃啊!”外公摆摆手:“我不爱吃,太甜,你吃。”我便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夏日独有的清甜,从未觉着不妥。那日子浸着爱的香甜,闲来追蜻蜓,看鸟飞,听花开,闻草香。
后来一段时间,外公只能坐在轮椅上。我尚不知晓他的病情,只当不多久,他又能起身与我玩耍。我成日在他身边撒娇,逗他开心,他只是默默地笑,做出些他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完成的承诺。他眼神总是迷离的,时而看我,时而看树,时而看天,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闪着泪光的眼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直至有一日清晨醒来,那个与我一起读诗摘桃的外公,成了一张照片和相片前的几只桃。母亲说,再装几只桃吧,外公最爱吃桃呢。
那一刻,繁花被吹得漫天,花中那个熟悉的人向我招手,风却将他带走。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永远住在我的心里。
点评:
茂盛的桃树,细碎的阳光,甘甜的桃子,是祖孙之间的岁月静好。这份情悠远而绵长,永不消逝。虽然,时光将外公带到天堂,但作者的心里,依然满是桃香和思念的芬芳。爱从未走远
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16)班 姚晶妍
无数个日夜,我问自己,爱是否永恒。
— —题记
我与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僵。
已经升入初中的我,正是渴望独立的年纪,我有自己的主见,不想再乖乖地听母亲的话。而母亲呢,因为爷爷住院,家中一切事务和担子都压在了她肩上。她对我,似乎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暴躁。叛逆和暴躁,就好像两把利刃,在我们之间劈开了一道深深的、不可跨越的沟壑。
那天中午,吃过午饭,我就懒洋洋地窝在沙发上看手机。母亲洗好碗,甩着手走出厨房,见我无所事事,又念起“经”来:“整天就知道玩,马上要考试了,不知道去复习复习啊?”我故意不作任何反应。见我无动于衷,母亲厉声喝道:“我现在就说不动你了吗?”我没好气地提高嗓门:“过会儿,烦死了!”母亲生气地过来拉我,我用力甩开了她的手。几番较量下来,母亲像一只发怒的狮子,她揪着我的衣服让我起来。我一把推开她,一声清脆的“啪”响彻客厅——我的手机摔碎了。
时间在那一刻停滞了,我们都怔住了。我狠狠地踢飞手机,转身回房,把门摔得震天响,气呼呼地躺在床上。我满心悲恸:妈妈再也不爱我了!
迷迷糊糊之际,有人推门进来了,是母亲,我连忙闭上眼睛装睡。她轻轻地走到床前,坐了下来,良久才开口:“对不起,妈妈这几天心情不好,脾气急了点,你能原谅妈妈吗?”我沉默着。又过了一会,她轻轻帮我掖了掖被角,叹了口气,走出了房间。
我回过头,泪水盈满眼眶。原来,母亲的爱从未走远!甜蜜和柔情是爱,严厉和平淡也是爱,只是我当时没有体会到这爱的深度。
点评:
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过多的煽情,习作不加修饰地再现了叛逆与母爱的较量。母爱如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但它深不可测、广不可及。我们终极一生,也驶不出母爱的航线。爱从未走远
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9)班 嵇钰洁
那是个温润的清晨。
阳光透过玻璃在墙上留下斑驳的叶影,轻轻晃动。我轻步下楼洗漱,不想打扰熟睡的母亲。我三下五除二地扎好了头发,正转身,迎面对上了母亲的目光。那目光里溢满了关切,令我心中漾起了一道道波澜。
“怎么头发扎成这个样子就下楼?一点也不大方。”她说着,拉起一张板凳让我坐下,“妈妈来扎。”
我感到非常不自在,说:“我已经长大了,能自己扎头发了。不用你操心。”这句话正一出口,我就看见她的眼中的红血丝。啊呀,她昨晚睡得不好,是不是我的不懂事伤害了她?
我沉默了一会儿,将头上的皮绳取下,放到她的手心,“可是我还是喜欢妈妈给我扎头发。”我十分别扭地说着。我发觉,母亲的双眸忽然间清澈起来。
我像小时候一样坐在小凳上,向后微微仰头。母亲用手指轻柔地抚顺我的头发,她的指头温暖,似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新生的嫩柳。我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七八岁时,母亲用一双灵巧的手将我稀疏的头发扎成各种花样。我常常在镜子前欣赏良久,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母亲则站在一旁看着我臭美的模样,也轻轻地笑出声来。
一种不可名状的滋味像潮水涌入我的心里。是对母亲的歉意,为自己曾经的不懂事而羞愧——哪怕我飞得再高,走得再远,仍然走不出妈妈关爱的视线。妈妈,你的爱绵延万里,似十五的明月将我紧紧包围。你从不奢求回报,只愿看到我快乐地成长。
我看着镜中母亲那慈爱的面孔,用力握紧了拳头。
“妈,我也来帮你梳一下头吧。”
“嗯。”妈妈乖乖坐下……
点评:
这真是一个温润的清晨,母亲给女儿扎小辫,女儿给母亲梳头发,此刻沉默是母女间最好的交流吧?作者善于摹写细节,母亲眼神的变化,母亲梳小辫时的轻柔,自己的心理变化,极尽笔墨,浓情纤毫毕现。爱从未走远
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40)班 崔欣然
又是一年槐花开。
老家庭院里槐开得尤为茂盛,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我最喜欢做的,就是爬上树去摘槐花。树上开着槐花,地上落着槐花,头上胳膊上满是槐花,一串串白一串串香。每当我摘槐花的时候,外婆总是站在树下看着我。我抓一把槐花,撒下来,落雪一般。外婆便应着我,接住它们。一老一少咯咯的笑声,萦绕着老屋的屋梁。
调皮地我总不肯下树,猴子一样在树上笑啊闹啊。这时,外婆便什么都不做,就在树下站着、看着。不知不觉,天渐渐暗了下来,一树的洁白淹没在黑夜里。院落变得静谧,树影斜斜,静得有些让人害怕。胆小的我扶着树干,却不管怎样也不敢爬下树。一次,两次,三次……不管如何尝试,我还是不敢迈出脚。恐惧漫上心头,我害怕得哭了出来。“不怕不怕,你嗅嗅这槐花,多香啊……慢点呦。”外婆张开双臂,做出要接住我的动作。我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跳了下去,一下子扑进了她的怀里。“不怕不怕,你身上多香啊,成了一个槐花仙女咯。”外婆轻轻拍着我的后背,那大手温柔而有力。
夜深了,外婆的贴心呵护却久久不散。小摇扇摇啊摇,像林间松风,清新而又新鲜。催眠曲哼啊哼,像原古悠远的声音,神秘,柔软,像一缕槐香余韵悠长。
又是一年槐花白。
外婆生了场大病。她的反应慢了,表情少了,跟她说话有时她也不搭理了。她终日端坐在轮椅上,活在她沉默的一人世界中。而我,也因为学业繁重很少回乡。长久的离别,槐树和老屋渐渐淡出我的记忆。兴许,外婆也早把我忘了吧?
那个黄昏,我被妈妈拖上了回家的车。快到村口的时候,我看到远处有个人影,再近一点看——是外婆!她吃力地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倚在了门边,努力地伸长了脖子向远方张望。夕阳斜斜地拉长了她佝偻的身影,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下了车飞奔过去,像小时候那样,扑进了外婆的怀里。外婆还是没有一句话,她轻抚着我的背,那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力量。
慢慢的,绚烂的云霞被洗净了,柔和的星星一一就位。浓浓的槐香中,我仰望着天,那一颗挨着一颗的星星,就像我和外婆一样。
点评
:槐香袅袅,是外婆默默流淌的爱:站在树下陪我嬉闹,鼓励我跳下树来,轻摇小扇轻哼歌谣。即便是因为病,她不能走路,很少开口,但舐犊深情如槐香般悠远,足够温暖作者长长的一生。文情并茂,亮人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