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华 平果县榜圩镇中心小学 广西平果 531402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现阶段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展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模式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老师的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现阶段大力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进行开展课堂教学时,由于大部分老师对这种教学理念没有足够的认知。其中一部分老师为了响应号召,在小学数学课上增设了许许多多有效的问题情境,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由于老师对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没有给学生贯彻好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导致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抓住教学方法的重点,失去了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
通过以往的课堂教学反馈来看,对于这种教学理念小学老师之间的看法各有不同,绝大多数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随意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单一、枯燥的问题情境很难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而让学生慢慢地打消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时老师只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然后将本节课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毫无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也很少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在课上无法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老师的教学内容中,一些学生开始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反感,在下面窃窃私语、睡觉、开小差等,这样老师在课上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开展,学生这种听课状态对于课程的教学也没办法完全掌握,不利于提高学生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模式是操作难度最高的环节,这个阶段教学活动对老师的专业水准、教学水平要求比较高,同时还需要老师对增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理念有充分的了解。为了确保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来增设问题情境,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所以老师应该由深到浅,将学生的分层考虑到教学流程中。在数学课上开展分层教学来增设问题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进度。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按照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优异、良好、较差三个层次,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再结合教材中的知识为学生增设问题情境,老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视频中的桌子上有3个柠檬,每个柠檬对应都有自身的重量40.5g,38.6g,42.9g,然后看到这里老师就要提出问题:在桌子上柠檬分别有多重呢?这时老师要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之后老师接着播放课件,一位小朋友回到家中把所有的柠檬都在称上进行称重,老师在接着提问:那么这时桌子上的柠檬一共多少克?班级大多数学生都说道是122g,在看完视频之后老师对学生说:“看完刚刚的视频班级绝大多同学都基本上对小数的加减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加深印象这节课我们要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深入学习”。
老师在用教学教具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设立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来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这可以更好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在学生学习到小数的乘除法这一课时,在讲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学生设定一个情景:在讲桌上摆好事先准备的钢笔和零钱,告诉学生假设现在班级要去文具店买钢笔,一根钢笔10.5元,一共买了7根,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然后让学生依次到讲台前通过计算后,将一共要花费的钱查好交给老师,并把算式写到黑板上。在这样的情景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到他们所学的小学数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以此来让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为学生增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列方程的时候,老师对学生说:现在班级要去田间摘柿子,一共摘了54个柿子,比黄瓜的7倍还多5个,那么黄瓜有几个啊?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得出结果:黄瓜一共有7个。然后老师接着修改一下问题:那么要将田间所有的柿子和黄瓜拿去市场上卖,已知这些蔬菜一共490千克,卖了7筐,还剩下147千克,那么每一筐蔬菜是多少千克?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中的场景,生动形象的向学生表明了在列方程时要寻找题中存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他们对于以后高阶数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增设一些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运用向分层教学、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问题的增设,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