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
前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屡次着火、批量召回等问题,引起了汽车界乃至社会的关注。一时间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评论颇多。有些媒体似乎从“造车新势力”刚崛起时的高度赞美,跑到了争相褒贬的另一端。相关舆论倾向于对“造车新势力”近一段时间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得出的结论不乐观。
笔者最早提醒“造车新势力”要敬畏汽车工业发展规律,要对造车的困难有足够估计。但是,现在这个阶段,笔者想对“造车新势力”做一些客观的评论。
首先,“造车新势力”之所以引起了某些负面的评论,是因为“造车新势力”终于脱离了PPT造车的状态,进入了新产品商业化阶段。随着“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以万辆规模进入市场,“造车新势力”才真正成为“造车新势力”。“造车新势力”虽然立足未稳,但总算立足了:
其次,人们对“造车新势力”诟病的问题,是商业化进程中的问题,表明“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成长初期,开始真正在产业化、商业化途中,检验、验证自己以前的想法,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中真正的“选手”,属于成为真正成熟的汽车企业行进途中的问题。当然,有人途中倒下,有人途中消失,有人途中越走越好。
再次,“造车新势力”遇到的问题,如果真正以谦逊之心认真对待,有许多是可以克服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传统汽车企业同样存在。
最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竞赛仍然距离起跑线不远,只要认真总结经验,还有生存、取胜的可能。最近,随着政府逐步减少对纯电动汽车的补助,一种似是而非的言论甚嚣尘上。似乎从前政府对纯电动补助、支持是错误的,未来氢能源汽车要一统江山。
我认为,过去政府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是正确的,有成效的。但是,政府逐步终结对纯电动汽车的补贴,也是必要的,及时的。中国通过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的确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通过规模生產,获得经验,改善了产品。政府应当保持技术中立,创造一个多种技术路线竞争的环境。但是,现在哪种技术路线能够在未来成为主流仍然在探索之中。
我认为,“造车新势力”需要总结、改进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产品设计上,“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主要在海外,通过海外精英设计的。有些“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则是跨国公司转移来的。这些产品固然在先进性上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与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匹配上,存在着距离,有些产品拿到中国市场之前,检测、实地试用不足,考验不够。这就导致可能存在设计上的问题,设计上的问题属于“胎里带”,即便是小问题,也难以作为个案,及时解决。
实际上,自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其汽车产品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解决产品本土化问题。“造车新势力”应当予以重视。
当然,纯电动汽车出现的问题,有些属于全世界都没有想到、遇到的,对全体汽车企业都是挑战。传统汽车发展到今天经过了无数逐步的改进、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样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改进、优化。“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企业都要及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二,在新产品投产上,没有或者忽视了汽车业传统的流程和经验。笔者参加一个讨论“造车新势力”产品投产的研讨会,发现与会的赞成“造车新势力”的业内人士、媒体,对汽车新产品试生产、中小批量投入,应当多大规模,缺乏基本概念。由于新产品上市前,小批量、中批量投产检验不足,导致大批量时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第三,“造车新势力”在产品投产质量保障上应当再加一把劲。目前“造车新势力”中有若干企业是委托生产,请外部代工。笔者早就指出,代工不是不可以,但是质量保证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与电池企业的合作,也应当按照一定流程。“造车新势力”的生产体系整合、供应链整合仍有待努力。
“造车新势力”都面临着从金融市场融资和生产运营管理双重挑战,很多时候为了满足融资的需要,心焦气躁,没有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好生产运营管理。
第四,“造车新势力”在尊重汽车市场销售规律及消费者想法上,有待深化。实际上“造车新势力”在新产品上市、销售维修、面对消费者方面,既可以有所创新,又可以从传统汽车企业那里学习。在汽车新产品登场、销售维修方面,“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和传统汽车企业基本相同,而传统汽车企业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在于,有新想法,一心一意地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但缺乏经验。传统汽车企业的优势在于,可以两条腿走路,自然而然地把长期积累的开发设计流程和生产管理经验平移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也是传统汽车企业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较平稳发展的重要原因。希望“造车新势力”能够虚心地向传统汽车企业学习,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扎扎实实再出发。
又到了酷暑之际,老朽头晕眼花,按照惯例理当喝茶读推理小说了。勉强写成的这篇文字,调查不深,研究不够,还请“造车新势力”各位青年英俊多多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