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十分深厚,恭维现象也是流传至今。恭维用语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会出现的,是对别人的优势或者长处进行积极的赞美,大部分用于称赞别人,借此给被恭维者良好的印象。恭维除了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常出现外,在中国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比较常见相关词语和语句。本文将从恭维方式、意义以及如何对别人进行恭维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恭维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 中国文化 底蕴 恭维现象
恭维往往是指超出被赞美对象客观存在的事实去称赞他,在日常交流中恭维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去称赞别人,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让对方感到心情上的愉悦。虽然说恭维在平常的生活交流中非常常见,但是这种称赞往往都是过度的,而且恭维和阿谀奉承的意思相近,所以恭维为贬义居多。当然恭维也不全是贬义的,有时候恭维还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鼓励别人。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恭维现象同日常生活中使用目的类似,大多是用来积极、过度夸奖别人的。
一、恭维的方式
(一)恭维对方能力强大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恭维别人能力强大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壮缪侯庙别友人》中写道:“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这很明显能看出来是作者郎君胄在夸奖关羽,诗中有字眼“冠今昔”“万人敌”等,其实关羽并没有做到敌万人之类的事情,他的实际能力没有那么强大,这只是作者非常崇拜关羽,在过分地夸奖他罢了。
(二)恭维对方外貌好看
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学作品中恭维别人外貌的现象非常少,最经典的莫过于《红楼梦》中的桥段,“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是王熙凤恭维林黛玉外貌精致,王熙凤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夸奖林黛玉外貌标致,也是想从侧面讨好老祖宗,一语双关,既夸奖了林黛玉,又称赞了老祖宗,可谓是非常经典的恭维现象。[1]
(三)恭维对方品德高尚
俗话说“不是亲妈妈胜似亲妈妈”,把一个不是自己亲人的人当成亲人对待,足以看出这个女性品德的高尚。就好像文学作品中有一段“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可见这个女性付出了多少,能够让人说出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其品德的高尚。
(四)恭维对方身体强壮
比如《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沤铁》:“加上他长得虎背熊腰,气雄力壮,真是恨天无柄,恨地无环,要不,他准会扯下天来,提起地来呀!”把沤铁形容成可以扯下天提起地的人,可见沤铁身体非常强壮。
二、恭维的意义
(一)恭维可以让对方感到心情愉悦
恭维最外在的作用就是夸奖别人,大部分人是非常享受夸奖的,虽然有时候恭维的方式和语句让人一听到就是在奉承自己,但是仍会感到心情愉悦。没有人会对别人的夸奖无动于衷,就算是有,也只是夸奖的程度的问题。[2]
(二)鼓励和劝说他人
有时候恭维还可以起到鼓励和劝说他人的作用。当一个人处于消极情绪,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赞他的能力强大,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走出消极的情绪。当然这个恭维的过程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事情走向更糟糕的方向。
三、如何进行恭维
(一)对恭维对象有所了解
在恭维他人时要先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如要知道对方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等。恭维的话语要因人而异,例如当面对一个身材臃肿的人的时候,如果和别人说,你的身材真好,那恭维可能就会起到反效果,不但不能愉悦别人,反而会惹怒别人。[3]
(二)把握好时机
恭维他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的恭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抓住恭维的时机的时候,及时地称赞别人,如若不然,则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三)掌握好恭维的度
在恭维别人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过多过少都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过少的话,恭维不会起到作用,过度的话,很有可能令人生厌甚至激怒别人。除此之外,恭维他人要掌握好词汇再加以使用。比如在曹禺的《日出》中,胡四对李石清说“你的媳妇长得真不错”,然后惹得李石清非常生气和尴尬,大喊道:“岂有此理!”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恭维他人没有把握好度和词汇使用的问题。[4]
四、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恭维现象出现的次数也是非常高的。而且除了可以讨好的恭维现象之外,如果恭维语运用得当还可以起到称赞别人、拉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所以恭维不一定是贬义,还可以起到很多正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解峰.汉语隐性恭维语的语言同性及跨性别差异现象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5(04).
[2]侯建东.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恭维应答语语用“外借迁移”现象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3]周晨霞.从中国文学作品看中国文化的底蕴之恭维现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4]于国栋,张艳红.汉语恭维回应语缺失的会话分析[J].外语教学,2019(03).
(作者简介:胡晓婷,女,本科,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