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恒霞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其外宣翻译却存在不足之处。通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描述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足的现状,探讨不足的原因、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提出在政府主导下使整个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统一、规范、合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94—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给予了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最具代表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其文字介绍涉及民俗、建筑、宗教、手工技艺、文学、历史等。
自2005年国务院颁布《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上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当中。作为文化之都,西安市政府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这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业绩。比如,2008年,“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挂牌成立。中心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收集展品4000多件,常年对群众免费开放。2014年,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并命名38名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6人入选省级名录。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的热潮。截至2017年年底,陕西省已获批74项国家级与520项省级非遗项目,其中,西安鼓乐、陕西剪纸、华县皮影戏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3]
毋庸置疑,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经典文化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在我国提倡“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要想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人所熟知,必须加强其对外翻译宣传。
对于西安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来说,在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能够让更多外国人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甚至能够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对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特点鲜明,因此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译介能够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使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
第三,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是西安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走出去”的浪潮中,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准确无误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翻译宣传不仅能促进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更将有益于西安市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有益于提升西安市的国际知名度,对于西安市旅游、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西安市正大力提倡对外文化交流,然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不足,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无论是从译文质量还是传播效果来看,尚不尽如人意。笔者专门选择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极具代表性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研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剪纸艺术是一种文化形式,它所展现出来的民间艺人们高超的手工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剪纸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剪纸的内容包罗万象,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特色文化。再加上剪纸这种工艺品携带方便,易于对外传播。包装精美的剪纸,往往是馈赠外国友人的不二选择。然而,笔者所接触的民间艺术剪纸的英文译文可读性较差,误译、错译现象严重,远不能达到预期的翻译传播效力。剪纸艺术的外宣尚且如此,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同样堪憂。
总的来说,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目前西安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还没有形成规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
多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活动属于个人行为,因此,市面上能看到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术语的翻译不统一。另外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缺少官方权威的英文介绍,虽然部分旅游网站和旅游宣传手册上有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但是其译文质量不高。笔者仔细阅读了英汉对照版的《中国西安》,这是一本由西安市政府研究室和西安市规划局联合推出的全面介绍西安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书。笔者发现书里对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其英文译文质量有待提高,且有些术语的翻译与其他出处的翻译不一致。据西安市规划局的工作人员透露,一般英文宣传资料都是由翻译公司来翻译,然后找专家校对。即使这样,仍差强人意。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翻译的几个突出问题
笔者仔细研究了现有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译文,发现译文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有些译文没有译出原文隐含信息,造成翻译信息不对等;有些译文对于文化专有项处理不当,常见错译、漏译等现象;有些译者欠缺对中英思维差异的了解,忽视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程度,大量使用音译法,造成译文可读性差,外宣效果不佳。
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原因分析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点决定的
从《公约》和《意见》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惯称的民间文化基本一致。我们惯称的民间文化,既包括《公约》中所指称的‘非物质这层含义,又强调其‘民间的性质,亦即在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历史上通常不被官方或上层文化所承认或重视的文化”。[4]臧学运刘锦豫(2017)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但是因为它的“民间属性”,往往被看成“下里巴人”,低等、卑贱甚至可有可无,自生自灭。因此,它最容易被人忽视,被人歧视,甚至遭到破坏。
2.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扶持不足
虽然西安市政府比较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目前政府的主要资金扶持放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开发,以及对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在对外宣传这方面还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
3.缺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专业人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要从事这项工作,不仅对译者的中英文语言水平和翻译技巧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译者必须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并把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群体。然而目前,真正能够胜任文化翻译工作的人员很有限。
4.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不够
笔者在中国知网主题栏输入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进行模糊搜索,获取的相关论文只有二十几篇。而且,这些研究都属于个人行为,没有形成规模,对改变某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状况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四、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探析
在译者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和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想要充分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精确地传达其文化内涵,还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这个方面,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在外宣翻译中应首先考虑受众或目标读者的感受,建议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而且,具有异化特质的译文更能激起西方读者的好奇心。
此外,在解决实际翻译问题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該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语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主要难题。陈芳蓉(2011)归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难点有以下三个: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
针对这三大难题,以下是可供参考的翻译策略:
一是本着文化交流又不失源语文化本真的目的,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英译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直译/直译加音译、音译加解释、音译加类别词(陈芳蓉,2011)。
二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音译加文内解释。或者选用译文读者较为熟悉的另一文化专有项来进行翻译,再或者也可选用非文化专有项来翻译文化专有项。
三是对于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重点在于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习惯,以及在句法上的不同体现。汉语重意合,不注重句法结构形式,而英语注重逻辑关系及句法结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准确理解源语的内在逻辑关系,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形式再现源语的信息。
五、改善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建议
1.发挥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的主导作用
通过查阅相关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成功的国家,尽管各国的国情、文化背景不一样,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尽一致,但无论是日本、韩国的亚洲模式,还是意大利、法国、英国的欧洲模式,无一不都是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周志勇,2007)。
事实上,我国政府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府都曾担当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任。近代,在各个发展阶段,我国政府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并卓有成效(鄢秀娟,2017)。事实证明,政府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导作用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负责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的统筹规划,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意识;鼓励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各种资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讨并最终建立一套适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统一标准。
2.成立专门的翻译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载体,其英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文化输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应该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门的翻译机构,进行分工合作,部分人员负责修订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部分人员从事具体翻译工作以及译文的审校,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资料的编写、出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准确无误、有效地进行对外传播。
3.提高专业翻译人员的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关键因素。翻译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专门翻译机构应严格把关,吸纳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可以从各高校的翻译专业毕业生中择优录用,进行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学习,进行专业的翻译技巧培训,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质量。
4.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语料库的建设
解决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使整个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统一、规范、合理,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规范的翻译语料库。据笔者了解,西安市已于2014年建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这为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政府应支持专门翻译机构,组织专业翻译人员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翻译整理,建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语料库。
六、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有意之举,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是特色文化对外输出的关键环节。鉴于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本文主要探究了其外宣翻译不足的原因、探讨了其翻译策略,并提出了在政府主导下使整个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统一、规范、合理的具体建议。做好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主要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政府的政策支持。重视和解决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足的问题,将有望带动整个陕西省甚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应该努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将西安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6.
[2]王鹤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第五批省级非遗秦腔代表性传承人获授牌[EB/OL].陕西省人民政府,2017-06-11.http://www.Shaanxi.gov.cn.
[4]劉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的问题——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C]//民间信仰与民俗生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5]臧学运,刘锦豫.外宣资料译介策略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3):128—132.
[6]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64—69.
[7]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2):41—44.
[8]周志勇.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湖南大学,2015.
[9]鄢秀娟.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77—80.
[10]高昂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现状与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42—47.
[11]田亚亚.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7):120—123.
[12]翁敏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与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2):66—68.
[13]王金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策略研究[J].河北企业,2016(4):86—87.
[14]王爱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24(3):68—69.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