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原生态文化特色村落建设研究

2019-11-13 05:56陈梅菊
锋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黎族原生态村落

陈梅菊

摘 要:海南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传承与弘扬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黎族聚集区有选择性地保留一两个自然村,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黎族生态村落景观的特色旅游点。

关键词:黎族;特色村落

海南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传承与弘扬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黎族聚集区有选择性地保留一两个自然村,作为黎族传统文化的黎族生态村落景观的特色旅游点。建立黎族原生态村落景观特色得到大众的认同,调动原村民及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保护黎族传统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黎族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投资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海南旅游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体系得以保护黎族传统文化的生态村落景观旅游特色。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距省道公路4公里,距东方市区50公里。

关于白查村的民房改造,原计划是要拆掉所有81间船形屋,而白查村是黎族自然村庄的原生态体系,传统的船形屋建筑保存较完整的村庄,如果逐波随流地进行全面的民房改造,那将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遗憾。但经有关人士大力奔走呼吁,并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白查村的传统船形屋不仅得以保留,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自然村落外围2公里以外建设了一个白查新村,作为原白查村村民的新住宅区。那么原始的自然村落又将如何保护、利用?笔者参与了白查村整个考察过程,对于黎族传统文化生态村落景观特色建设的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1 自然环境特色

自然环境优美,自然村落整齐别致,目前村内还没有一家建成砖瓦房,黎族自然原生态村落特色浓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保持完好,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耸山峻岭的自然风光。

1.1 “三山一溪”环抱的自然景观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布局为三山一溪环村,实为四面环山,此地为卡斯克地形,三座山耸立峻秀,南北两小片水田,村庄居于水田中,格局自然优美,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三座山为村北的符泰山,西面为西符亚伦岭,东南面是玉龙岭,符泰山溪由符泰山和符亚伦岭之间流过村边,村庄平地与水田都是符泰山溪的冲击平原,成为白查村最具有少数民族选择最理想的自然村址。山——溪——田——村的原生态构成的体系。

1.2 温和湿润的气候资源

具有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温和湿润,在特殊的卡斯克地貌中,三座耸立的山头分东、南、北三个方向环抱白查村,四季如春,常年碧绿,没有严寒酷暑,年平均气温为21——23摄氏度,降雨量为900——1800毫米,气候条件优越,养育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妇女有娇好的身材,心灵手巧,男人有强壮的身体,智慧聪欣,老人健康长寿。

1.3 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白查村四面环山,东、南、北三个方向耸立着三座峻秀的独特的卡斯克山岭,山上碧树成林,五颜六色的山崖陡峭,俯视全村,阳光下耀眼的茅草屋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据村主任特别带来村中老人符亚伦座谈,了解到村东最高的山是村中“道公”符亚伦用自己的名给取的,说是他的岭,北面的一座岭为符泰山,一条绿水从村庄的西北方向东南淙淙流过为符泰山溪,可见这里的山与村民已融为一体。

保存一座自然生态黎族村落,就要找到白查村具有依山畔水的自然条件资源。山中自然林有不少稀有物种和动物,如有名的花梨树种、长臂猿等,要利用法制、政府扶持政策等手段加大力度进行实效地保护,保持原始林与古老的村落的自然风光特色。

2 历史人文特色

东方市江边镇白查村是迁移村落,清一色的茅草屋,而且传统建筑形式的船形屋形状特征明显,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二百年前由距本村山脚下一里地的地方向前慢慢迁移至此而形成现在的白查村。

白查村居民为海南黎族美孚黎族支,忠厚、质朴、耿直、勤劳、细腻集于一身。全村为符氏姓,也与外界通婚,村中人寿较长,会法术的老年人“道公”受人尊敬。2007年村中有72户,人口为322人。几百年至今,只有一人就读高一,四名读初中,目前就读高一的是村主任的大儿子,读初中的其中有一名女学生;村中有一小学,设有两个低年级班,一年级和二年级。现在有高寿老人符玉海(女)九十五岁,其他的九十岁以上的三名,八十多岁以上的有六名。白查村山好水好人寿长。

村民至今仍然按照傳统方式生活着,仍然保留古老的建筑形式,典型的“船形屋”竹木泥墙结构的茅草房,也有代表富裕的“金字形”木板墙的竹木建筑结构的房屋。谷仓群就近在村后,多为木制结构,体现黎族所有的传统建筑模式。前几年还一直沿用古老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定时围猎,砍伐树木变卖以增加收入。酿酒也是这里的独特工艺,都是自酿自消。男子长十四、五岁就开始学会竹藤的编织,竹藤编织有一套完整的工具,所以编织技术也特别讲究,技术精巧;姑娘则学会用简单的腰织机纺织,其织绣工艺细致、图案精美鲜艳夺目,技巧一流。白查村民几百年来自编自织自用,自给自足。

村中没有医生,生病时先由老人用石头给予“占卜”,然后请“道公”作法治病,一般小病都能及时治好,重病未见好再考虑送医院。

3 物质生活特色

3.1 原生态村落

一路从乐东到东方调查过来,大部分农村民房改造已进入尾声,农村居民大多住进了砖瓦房或小楼房。尽管如此,在调查中,已住进砖瓦房或楼房的村民大多都会在农田或坡地里重建茅草房住下,即方便农业生产也方便生活。在大广坝水浸区动员已搬迁的“田头村”,居住条件完全改善和提高了,村民还是回来这里重新搭建起了传统的茅草房,于是形成了另一景象的村庄——田头村。经过调查其他村民,他们都表示愿意回到田头村生活,不过现在的茅草等原料逐渐少,不易收取,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材料,就体现不出原有的自然村的传统文化内涵来。而白查村的历史悠久,原生态保存完好,古老的“船形屋”建筑错落有致;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谷仓群,就在村子的东南边,搭建集中,完整独特,建筑形式多以基石垫桩,在基石上面架纵横方木,铺木板为谷仓地板,谷仓底座离地面悬空,有利于防潮、防鼠。顶端架上圆梁,由竹、木架搭设,茅草盖顶防雨。谷仓内、外、地板都用稻草和泥糊一层,起到密封作用。一条高低不等的竹、木桩成的篱笆把村子围了起来,与村内外的椰树、田野、木棉树、花梨树等相映,无论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同感受的、不觉经意改造的自然画面,让人有种另一番激动的情感由然而生,整座村庄格局景色都集浓郁的传统黎村景观的文化气息。

3.2 精致的编织、纺织技术

在村中经过的各户房屋前,发现农闲的时候,村民人人在自家门前,男子有的在编织竹框或藤条,妇女在织布,老人在纺线。每家每户都有各式各样的编织品和纺织品,都有一套完整的编织工具,所以这些作品做工精致、讲究。编织的竹框或藤条,有大有小,大的可装盛粮食,一般的可作菜篮子等装置物品,更小的可作饰物等精细物件的收藏盒。

3.3 原生态生活方式

深入农户中,发现农户家中收藏着大串的椰壳瓢汤匙,其中一户有三十枚,经调查,才知道这里的美孚黎以前不懂得使用筷子,家中添人口,椰壳瓢也相应增加一个椰壳瓢匙。而这家有这么多的椰壳瓢匙,是因为以前家中办酒席而留下的,说明了白查村村民曾经吃饭喝汤只使用椰壳瓢匙、椰壳碗。

3.4 别致的村落格局

整座村的格局很特别,经过小片的田地进入村中,就是村中广场,各户围着广场有序而自然的建筑自己的房屋,房屋后排还有一条直道把住房分开,整齐一致,实为一条街景。村北的谷仓,反映白查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传统而古老的传说,画出另一道风景线。从高处往下看,房屋布局和椰树相互映衬,连村边的篱笆也很特别,引人入画,景色怡人。

3.5 野放家禽生畜

村中大大小小的家畜都是自然放养,到处可见一头头八十多斤左右的小母猪,身后紧跟着几个或十几头小猪仔一窝走过或挤在一起憨睡;放养的家禽有如岭中的山鸡,机警精灵,难以近身。

4 发挥优势,建设优势特色民族村落

保存原有的典型的传统村庄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历史文化、技艺、民俗,使人们能在这里接触、体验、认知自然及多样化的历史文化和生存技艺,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有益动力 。白查村在建设生态景观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以下优势:

(1)村中具备全面典型的黎族传统茅草泥墙木混合结构的船形屋,能够代表富裕的完全木制结构的进化形金字形屋以及完整的传统黎族谷仓群的传统黎族建筑特色的模式。

(2)村民具备传统的就地取材的竹编、藤编的精巧工具、酿酒工艺,具有精湛的手工艺制作技能和流程。

(3)美孚黎妇女最能全面展现黎族传统文化的棉纺、织、绣、扎、染技术工艺。

(4)村景气候优越、自然风光峻美、生态村景迷人,交通方便,地处适中。

(5)适合野放众多的家禽生畜,环境生态物种多样,村中种植海南名贵树种花梨木集中。

(6)村中美孚方言黎族传统生活方式完整,村民观念单纯、质朴。

(7)村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保存完好,自然资源利用突出。

根据上述优势,建议在将白查村建设成为自然生态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规划目标与传统习惯相结合

民房改造过程中,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经过调研,决定在东方市江边镇保存一两个典型的黎族传统自然村落,所以白查村和俄查村的民房改造,由东方市政府拔30万元帮助,在距离白查村2公里处再建成一个新村,不对原村进行住房改造,以保护原村貌。结合黎族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文化理念,大部分黎族还是愿意居住在原来的茅草房,搬迁后的“田头村”就是实例。这对建成生态村落奠定有利的先决条件。

②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一体化统筹兼顾

海南省计划打造一个新兴的黎族生态博物馆或生态村落景观,黎族传统文化与经济是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而白查村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除了以上7大黎族传统文化优势以外,白查村中的经济在政府指导和扶持下,村落经济发展良好。有竹编、藤编、黎锦、等工艺品,各种民间小吃、食品、酿酒;村中的广场作为民族歌舞表演地、娱乐场地;村中的一条街是各类民间经济小吃食品或工艺品店;定期开展民族原生态生活方式活动。安排游客入住船形屋。船形屋必须常年有人居住,并且经常烧火做饭,有了烧火做饭时的烟熏,这样才能保持屋内空气干燥,茅草才不易长虫、腐烂。提高茅草、竹、木的耐用性。这样既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活条件,还能更好地保护黎族传统文化。

③抓住申遺机遇,重视黎族学者力量,争取完整保存或复原生态景观

申报国家物质文化保护是保障资金进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利条件。而黎族专家、学者多数是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人才,他们学识丰富,工作细致,对本民族文化了如指掌,也懂得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与本民族村民能够很好地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和勾通,与村民打成一片,容为一家人,很好地进一步进行田野调查,可以较深入的研究,发掘更深的文化内涵。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生态景观的保存或复原上重视黎族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指导,避免引起民族问题的发生。

4 结语

黎族是我国唯一聚居在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其文化丰富多彩,生活、生产方式独特,对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尤为重要。通过建设传统原生态文化特色村落——白查村,即可起到一个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示范作用,保存、保护黎族古老的农业遗址、农业原产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技术和耕作制度、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整性,为当代和今后的人们提供宝贵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历史教材。

参考文献

[1]东方市江边乡人民政府.2006年江边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R].2006.

[2]王明道.现代生态水乡城市景观特色——发展中的宁波城市形象定位[J].装饰,2007,(1).

[3]侯莹莹,张帆.黎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海南省洪水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3).

[4]东方市江边乡政府.关于设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提案.东方市人民代表大会,2014.

[5]李丽,刘凌.黎族景中村发展模式研究——以亚龙湾六盘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

[6]于鲸,张祥永等.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以乐东黎族自治县温仁村为例[J].艺术教育,2018,(16).

猜你喜欢
黎族原生态村落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油画《村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原生态静宁苹果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