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对55-60岁女性骨密度的疗效分析

2019-11-13 02:57刘少峰黄思源郭森林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股骨颈太极拳骨密度

刘少峰,陈 昇,黄思源,郭森林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日益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被WHO列为了三大老年病之一。据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60岁以上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2%),预计2025年将达到3亿之多,而其中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病率约为30%~50%,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症病率约20%~30%[1]。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由动态向静态发生转变,较少的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往往不能够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增加骨重量,最终会使机体骨密度下降。骨密度作为评判骨骼强度和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对骨密度作用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2-5],尤其是有氧运动对于提升及延缓中老年骨密度的相关研究比较多[6-8],但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作用研究相对较少,且缺少具体研究范围。太极拳运动作为我国传统养生运动项目,有着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中老年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延缓骨量流失,还能够预防衰老、延年益寿、达到治未病的功效。抗阻训练作为克服外界阻力且保持恒定运动速度的肌力抗阻训练方法,胡煜等多位学者都已证明抗阻训练可以更好的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延缓骨量流失。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旨在通过太极拳与抗阻训练对55-60岁女性的运动干预,分析总结其对此阶段女性骨健康的疗效,并为有效延缓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状构建科学合理的运动模式。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对55-60岁女性骨密度的疗效为研究对象。

1.2 对象的选取

2018年10月在福州市鼓楼区公园及社区选取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其中试验中期有12人因个人或家庭因素退出,试验对象最终为88人,流失率为12%),其中实验组46人,对照组42人。纳入标准:1.年龄55~60岁,无认知障碍。2.退休前工作性质均为脑力劳动者,且健康体检正常。3.既往无特定运动爱好项目。4.经测定骨量正常者及骨量减少者。5.训练期间不服用激素类药物以及其它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排除标准:1.运动和认知障碍者。2.具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者。3.近期服用激素等药物者。4.骨质疏松患者。组间成员年龄、体重、BMI、腰椎L1-L4、左侧股骨颈、左髋关节骨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1 研究对象实验前的基本信息统计(X±S)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综合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骨密度”“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太极拳”“抗阻训练”“阻力带”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及整理太极拳、抗阻训练以及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3.2 实验法

在福州市鼓楼区金牛山体育公园对实验对象进行10天的太极拳和抗阻训练动作培训,熟练后进行16周练习,时间选择为周一、周三和周五晚上18:00-19:30,每次练90分钟(准备活动10分钟,太极拳30分钟,休息10分钟,抗阻训练30分钟,整理放松10分钟)。练习时通过心率手环对运动强度进行监测,前两周心率控制为(220-年龄)*(60%~70%),后期运动心率依据wolff定律,控制在(220-年龄)*(70%~80%)。

实验中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内容设计主要以有效进行肌肉收缩,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为主。训练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完成,锻炼特别针对躯干、髋部和下肢部位。太极拳选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简化24式太极拳,每次均在音乐伴奏下习练30分钟;抗阻训练选用易于携带、使用简单方便且广泛应用在康复训练领域的小型体能训练工具阻力带。主要训练动作如下:①弹力带深蹲推举(训练下肢肌肉);②弹力带站姿髋外展(训练髋部肌肉);③弹力带站势体前屈(训练下背部肌肉)。

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进行骨密度及体质指标测试,测试仪器和测试人员均为福州市第二医院专业医师。受试者空腹,选择早上6:30-7:30测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部位与指标:鉴于目前临床上测量BMD最常选择的部位是脊柱和髋部,即人体最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两个部位[9,10],又考虑到膝关节作为支撑人体日常活动的主要关节之一,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本实验在参考多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1],将测量BMD部位选择为腹背处的腰椎( L2-L4)和左侧股骨颈和左髋关节。主要测量部位BMD、T值和Z值(T值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TO的评定标准,-1

测试仪器:福州市第二医院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分析仪,人体成分分析仪(IOI353),智能运动手环。

1.3.3 数理统计法

实验数据运用SPSS24.0进行分析,结果以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实验前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分析,高度显著性差异水平用P<0.01表示,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 表示。

2 实验结果

经过16周的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干预后,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和左髋关节BMD、T、Z值变化如表2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BMD、T值和Z值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左髋关节BMD、T值和Z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较实验前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BMD、T值和Z值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左髋关节BMD、T值和Z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但有下降趋势( P > 0. 05) 。说明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改善并缓解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和左髋关节骨密度流失,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状。

表2实验前后骨密度相关指标结果比较

注:**表示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示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与分析

年龄是影响人体骨密度改变的重要因素,人体约从40岁左右开始,骨密度会随年龄增长逐渐丢失[12],女性在50岁之后,卵巢功能日渐衰退,雌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影响钙盐沉积,使骨的成骨机能受限,导致骨量加剧流失。中老年女性适当地参与运动,不仅可以排遣精神压力,恢复体质活力,有一个愉悦的老年生活,还能够延缓肌肉量丢失和肌力下降等迹象,直接避免了骨质疏松症状的进一步发生[13]。本研究将太极拳与抗阻训练作为干预形式,旨在分析对55-60岁女性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和左髋关节的疗效,从而为运动提升中老年人BMD,预防骨质疏松症状提供研究依据。

3.1 太极拳对骨密度的影响

太极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动作松、柔、圆、缓,似行云流水、春蚕吐丝,是以有氧代谢为特征的中、低强度运动。表2显示,16周的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后,实验组的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BMD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显著性差异(P<0.01),左髋关节BMD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此疗效一方面是因为太极拳立身中正的特点要求运动中每个动作的规范姿势上体都应保持中正的身体姿态,而太极拳的核心又在腰部,腰椎随动作而左右转换并带动四肢进行运动,如第十式“云手”是典型的腰椎伴随动作,以脊柱为基点进行左右交替;太极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重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身体的升降和移动,姿势不断地改变,膝关节的微屈和半屈可以刺激本体感受器,使腿部的四头肌、腓肠肌和半腱肌力量增强,24式太极拳中较多的单腿过度动作及单腿支撑动作又可以更好的刺激大腿、小腿及膝关节部位肌肉组织,如“手挥琵琶”“高探马”“左、右下势独立”等动作都是靠单腿支撑来完成,其加剧了对骨骼的应力刺激。从生物力学视角来看是肌肉收缩对骨骼产生压力负荷和压电效应,成骨细胞在压电效应作用下活性增强进而促使骨骼对这种应力产生特异性适应,促进骨质的沉积与塑造,以此提升骨密度。高元元、王志鹏等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了通过长期习练太极拳,随着对机械载荷与应力刺激产生良好的适应以及骨细微结构的适应性改变得以提高,以此有效提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尤其是与健康风险高度相关的下肢骨和躯干骨的骨密度水平[14]。Chan对平均 54 岁的绝经后女性进行每周/5次(45 min) 太极干预,采用了 DXA 测试受试者腰椎和股骨近端BMD,通过数据证实了绝经期女性进行太极拳运动能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15]。因此说明太极拳作为典型的有氧运动对改善及延缓中老年人骨密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3.2 抗阻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

骨骼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织,其代谢被分为骨骼形成和骨骼吸收两个过程,中老年时期女性激素的变化使得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抗阻训练又称力量训练,是机体依靠骨骼肌肌力克服外界阻力且保持恒定运动速度的肌力抗阻训练方法,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重要部位进行训练,使其增加基础代谢率,刺激成骨细胞,从而实现增加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Braun SI在运动和久坐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中证实了抗阻训练能延缓因增龄导致的肌力和骨密度下降[16]。黄山鹰,程亮中通过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全身的抗阻训练,测试两组训练0周、16周、停练4周和停练8周腰椎和股骨近端BM进行比较,表明了抗阻训练能提高关节肌力、促进成骨生长并优化骨质结构、增加骨强度和BMD[17]。本研究选用3组弹力带辅助下的动作练习,且对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和左髋关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经过16周训练后结果显示对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具有高显著疗效,对左髋关节具有显著疗效,研究结果与以上研究基本一致,故说明了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对55-60岁女性骨密度有较好的疗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丢失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本次实验综合运用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和抗阻训练两种运动干预方式,通过两种方式的联合训练,既加强了受训者的躯干、上臂与下肢的力量,又对腰部、膝部、髋部等核心部位进行针对性训练,刺激肌肉收缩对骨骼产生压力负荷和压电效应的同时,使成骨细胞在压电效应作用下活性增强,进而达到延缓骨量流失目的。本研究虽然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给与了一定控制,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左髋骨密度疗效(p<0.05)不及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p<0.01),在下一步研究中将继续增加运动干预时间和锻炼形式,分析不同时效和多种运动形式、方案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准确探究运动时间与运动形式对改善中老年骨密度疗效的时效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6周科学合理的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有效延缓中老年骨密度流失,在同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下,腰椎( L2-L4)、左侧股骨颈疗效显著;左髋关节BMD疗效不太明显,但也有一定幅度的改善。

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有效刺激腰椎、髋部以及膝部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量,在预防骨质疏松病症发生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加重趋势。

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的骨代谢调节能力,使体内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得到适应性改变。

4.2 建议

本文通过将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纳入中老年女性健身中进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得出此运动方式能延缓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流失速度,是其成为中老年人健身方式的最佳选择。

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实施时必须保证练习的时间、强度和频率,否则对中老年骨密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在太极拳联合抗阻训练过程中,依据退休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调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终身性,不仅能够丰富老年人文娱活动,还能够排解精神压力,恢复体质活力,保持年轻心态。

猜你喜欢
股骨颈太极拳骨密度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