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张维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15400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类型,其中前者皮损呈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特征,后者皮损表现为光过敏、皮肤血管炎、口腔溃疡、脱发、色素改变、网状青斑、荨麻样皮疹等症状,部分患者早期无典型征象,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容易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影响预后效果。临床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与个体免疫异常有关,患者血清内可检出淋巴细胞增殖异常,出现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以此为依据可为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参照。为了探讨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观察对象,就两组免疫学联合检测的结果展开了下述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2)均行免疫学检验。排除标准:(1)精神病;(2)先天性心脏病;(3)临床资料缺失;(4)妊娠及哺乳期女性;(5)凝血功能障碍。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2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60.36±2.51)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2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60.47±2.47)岁。全部患者均获知情权,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免疫学检验,患者清晨空腹经肘静脉采血3~5ml,完成血标本采集后抗凝处理标本,30min内采用美国BECKMAN ALLEGRA X-15R离心机行离心处理,3 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血清,BIOBASE博科公司 QP-80 型恒温CO2培养箱中保存。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S;采用胶体金斑点渗滤法检测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SA、抗Sm抗体、抗SSB、抗SSA与抗SSB试剂盒源于广州万孚生物有限公司;ANAS试剂盒源于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E400型荧光显微镜源于日本尼康公司。检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全部检验工作均交由相同两位检验科资深人员完成。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包括IgA、IgM、IgG、C3、C4。(2)分析两组受检者免疫学指标的阳性率,包括抗Sm、抗ds-DNA抗体、抗SSA、抗SSB、抗SSA与抗SSB、ANAS,阳性诊断标准: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程序完成检验操作,荧光显微镜下检验结果显示,效价1∶100则判定为阳性。
2.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IgA、IgG高于对照组,C3、C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抗体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抗体阳性率对比[n(%)]
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由人体出现对抗自身细胞的相关抗体累及组织器官所致,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延缓患者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早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采用单一免疫学检验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准确度偏低,无法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病,而多种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因此有必要联合多项免疫学指标诊断患者病况。临床中常用的免疫学检验类型包括抗原抗体反应、荧光镜检等方式,通过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技术可对受检者血清内的IgG、IgA、C3值加以测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病变。相关研究表明,IgG作为人体中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当其浓度降低时机体免疫保护作用则随之减弱,加剧炎性反应,致使患者中枢神经受损,结合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可为临床诊疗多种疾病提供参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约为0.7%,患者免疫学特征主要为血清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包括ANA等,因此采用免疫学指标联合检验为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全新思路[2]。
邢智丽[3]对1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行免疫学指标联合检验后发现,二者的IgA、IgG、C3、C4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可引发人体免疫学指标变化,临床中根据IgA、IgG、C3等免疫学指标水平可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鉴别。结合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C3、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免疫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受检者的免疫学指标水平能够为医师临床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提供参照。初步分析,这是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补体系统被激活后,会大量消耗其生成的C3、C4,提示结合补体、免疫球蛋白浓度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存在密切关联。相关报道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高发自身免疫疾病,容易导致人体多项组织器官病变,下调机体免疫功能,患者发病与药物、遗传、感染、免疫反应、性激素等多种因素关联紧密。
王秋波等[4]研究后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体阳性率处于高表达状态,及时采用免疫学联合检测方式可为医师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参照,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抗Sm抗体(69.05%)、抗SSA(28.57%)、抗ds-DNA抗体(57.14%)、ANAS(78.57%)、抗SSB和抗SSA(21.43%)与抗SSB的阳性率(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根据受检者抗体阳性情况可有效检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为医师临床诊疗、后续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初步研究可知,抗ds-DNA抗体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的标志性抗体,其滴度水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进展关联密切,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当人体中抗ds-DNA抗体持续上升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脏损伤,而抗SSB、抗SSA等抗体指标检验不容易受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的影响,但在临床应用中阳性检出率较低,因此有必要采用免疫学指标联合检验方式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刘学政[5]研究后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的C3、C4、IgA、IgG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前者的C3、C4低于后者,IgA、IgG水平高于后者,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证实根据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治效果。
综上所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根据受检者免疫学指标联合检验结果和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可为医师临床诊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提供参照,促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