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与正念的作用

2019-11-13 05:38黄明明金童林赵守盈
心理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正念量表个体

黄明明 金童林 赵守盈

(1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20;2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阳 550025)

1 引言

抑郁(depression)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境障碍,常表现为闷闷不乐、社交范围缩小等行为。有调查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高达41.4%~79.7%之间,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侯艳飞,陈瑜,张小远,2018;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范存欣,王惠苏,2006)。目前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生机制异常复杂,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赖雪芬,鲍振宙,王艳辉,2016),且影响抑郁产生和复发的因素也非常多。而心理因素是主观且可控因素,只有深入探究个体心理因素对引发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避免抑郁的困扰。

1.1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

心理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是指个体心理和行为不能灵活地适应变化的情景,缺乏动力性适应的表现(Greco,Lambert,Warren,& Baer,2008),与之相反的是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一般表现为经验性回避(empirical avoidance)和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两个方面(Greco,Lambert,Warren,& Baer,2008)。经验性回避是指个体不愿意接纳不愉快的想法和体验,并努力回避,更不愿意与这种不愉快建立起联系,对应的功能协调为接纳 (Hayes,Strosahl,Wilson,Bissett,Pistorello,& Toarmino,et al.,2004)。认知融合是指将想法和情绪当作事实的倾向并照字面上将其解释为真实的,对应的功能协调为解离(Hayes,Villatte,Levin,& Hildebrandt,2011)。国外研究者一般以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对大学生心理僵化水平进行测量(Greco,Lambert,Warren,& Baer,2008)。许熙虎和崔云龙等人(2018)探究了国内大学生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对抑郁焦虑的影响,发现经验性回避对个体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许熙虎,崔云龙,曹静,祝卓宏,2018)。

抑郁的认知理论指出,抑郁患者往往持一种稳定的否定性的认知图式来看待世界,强调个体对外界的认知和反应偏差对个体抑郁的引发作用(曾会珍,金一波,2008)。由于大学生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负性事件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长此以往,损害大学生对负性事件的适当反应,心理僵化程度随之增高,引发抑郁情绪。因此,心理僵化是容易导致大学生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

1.2 反刍思维在心理僵化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反刍思维(ruminative responses)是一种不合理认知,指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或者面对压力事件时出现自发性的重复思维的现象 (郭素然,伍新春,2011)。国外纵向研究表明,反刍思维与个体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别差异明显,是引发个体抑郁的重要认知因素 (Ito,T.,Takenaka,Tomita,&Agari,2006)。反应风格理论认为,使用反刍思维反复思索负面情景反过来加剧和助长了抑郁情绪,女性的反刍思维比男性更加明显,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Nolenhoeksema,1987)。

另外,国外学者对心理僵化和反刍思维之间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Altamirano和Miyake(2010)较早地采用Stroop实验范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僵化程度对认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个体心理僵化容易引发反刍思维,且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Altamirano,Miyake,& Whitmer,2010)。最近,Lucena-Santos和 Pinto-Gouveia 等人(2018)采用多群组分析法更深入地探究了不同群体的心理僵化与反刍思维和沉思型思维之间关系,明确地指出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对反刍思维呈现显著的负向 预 测 作 用 (Lucena-Santos,Pinto-Gouveia,Carvalho,& Oliveira,2018)。因此,基于反应风格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心理僵化可促进大学生反刍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反刍思维则可以引发抑郁。

1.3 正念在心理僵化与抑郁之间的调节作用

国内外以往关于心理僵化对抑郁影响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即在认知融合对抑郁的影响是否显著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其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僵化和抑郁之间存在某种调节变量。抑郁是一种对负性刺激的回旋式的负性情绪模式,其对人心理的作用受制于个体前瞻性认知的影响 (Geiger&Kwon,2010),尤其会受到正念这一前瞻性认知活动 的 调 节 (Marks,Sobanski,& Hine,2010)。Shapiro和Carlson等人(2010)将正念界定为个体全身心地聚焦于当下体验和活动,并对自己的体验和活动持一种非批判性的接纳态度,能够使个体聚焦于当下,阻滞抑郁的发生,包含了正念觉知和特质正念(Shapiro,Carlson,Astin,& Freedman,2010)。当抑郁的个体正念水平较高时,就会帮助其找出改善当前自身的认知模式和情绪状态的方法或方案,同时也会提供足够多的动力促使个体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向积极心理方法转化。

由于个体的抑郁是反复式的认知活动,较高水平正念的保持对预防心理僵化对个体抑郁的促发具有重要的意义。Chesin和Benjaminphillips基于疼痛的正念干预研究发现,较高的正念水平可以降低个体心理僵化,将反刍由消极反刍引导至积极反刍方向,但是当个体正念水平降低,注意力则由积极转向消极内容,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加重(Chesin,Benjaminphillips,Keilp,Fertuck,Brodsky,&Stanley,2016),因此,本研究认为正念可以调节大学生心理僵化对其抑郁的影响路径。

综上所述,心理僵化既可以直接引发个体抑郁,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个体的抑郁,其中,正念在心理僵化到抑郁的路径上起到调节作用,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两所公立本科高校的48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作答完毕后立即收回,共获得有效数据411份,回收率是85.63%。对被试信息初步统计得知:男生178人,女生233人;理工类112人,文史类205人,艺体类94人;大一 125人,大二 105人,大三100人,大四81人;农村生源306人,城市生源105人。

2.2 工具

本研究参照Greco等(2008)对心理僵化概念的阐释,以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为指标,采用经验性回避测验和认知融合测验得分的总分来衡量个体的心理僵化程度。研究中涉及到以下四个测验工具。

2.2.1 中文版接纳行动问卷 (第 2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Edition,AAQ-Ⅱ)

AAQ-Ⅱ由Bond等(2011)编制,之后由曹静等人在Bond等人开发的英文版基础上汉化而来,适合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施测(曹静,吉阳,祝卓宏,2011)。该问卷共计7个项目,7点正向计分,得分越高,个体经验性回避程度越高。本研究中,AAQ-Ⅱ中文版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54,分半信度是0.652,测 验 的 拟 合 情 况 良 好 (χ2/df=3.947;GFI=0.969;NFI=0.962;IFI=0.969;CFI=0.969;RMSEA=0.058)。

2.2.2 中文版认知融合问卷 (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

CFQ由 Gillanders等(2010)编制,中文版 CFQ由张维晨等人在Gillanders等人开发的英文版基础上汉化而来,并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张维晨,吉阳,李新,郭慧娜,祝卓宏,2014),共计9个题,7级计分,单维度量表,得分越高,个体的认知融合程度越高。本研究中,CFQ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0.711,测验的拟合情况良好(χ2/df=3.947;GFI=0.969;NFI=0.962;IFI=0.969;CFI=0.969;RMSEA=0.058)。

2.2.3 正念注意觉知量表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

该量表由Brown和Ryan(2003)编制,后由陈思佚等人翻译成中文版,并证明了该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信效度(陈思佚,崔红,周仁来,贾艳艳,2012)。MAAS一共有15个条目,正向计分,由1(几乎总是)至6(几乎从不)共6级计分,单维度量表,量表总分越高,个体正念觉知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64,测验的拟合情况 良 好 (χ2/df=3.947;GFI=0.969;NFI=0.962;IFI=0.969;CFI=0.969;RMSEA=0.058)。

2.2.4 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

该量表由Zung(1965)编制,共计20个题目,单维度测验,4级计分,其中10个题目是正向计分,另外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主要描述被试最近的经历体验与感受,是用于心理咨询、抑郁症筛查及严重程度评估的主要工具之一。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0.786,测验结果拟合情况良好 (χ2/df=3.947;GFI=0.969;NFI=0.962;IFI=0.969;CFI=0.969;RMSEA=0.058)。

2.2.5 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

该量表由美国耶鲁大学Susan Nolen-Hoeksema编制,后被国内学者韩秀和杨宏飞(2009)翻译成中文。量表共计22个题目,三个维度分别是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和强迫思维,4级计分,得分越高,反刍思维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0.846。测验结果拟合情况良好(χ2/df=3.947;GFI=0.969;NFI=0.962;IFI=0.969;CFI=0.969;RMSEA=0.058)。

2.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1.0对测验结果进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积差相关分析;利用Amos21.0软件建构假设模型并估计模型拟合性,估算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和正念的调节效应。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由于本研究使用的四个量表同时对被试进行施测,且变量大多数是负性心理特质,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其作答倾向性可能存在偏差。为了检验这种偏差,本研究采用Harman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被提取出来,首因子对总体解释率为18.75%,符合相关学者提出的小于 40%的测验要求(Podsakoff,MacKenzie,& Lee,2003)。因此,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大学生心理僵化、抑郁、反刍思维及正念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关系

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维度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结果表明,心理僵化与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与抑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33 和 0.51(p<0.01);心理僵化与反刍思维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反刍思维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37~0.48 之间(p<0.01);正念与心理僵化呈显著性的负相关,与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5 和-0.33(p<0.01),同时与反刍思维及其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36~-0.47 之间(p<0.01)。

3.3 反刍思维和正念在大学生心理僵化与抑郁之间的作用

在相关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潜变量结构方程建构本研究假设路径模型,随机重复抽取3000个样本,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拟合良好(χ2/df=3.316;GFI=0.926;NFI=0.923;IFI=0.945;CFI=0.945;RMSEA=0.078),如图 2 所示。

3.3.1 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与相关性(N=411)

表2 各路径的效应、置信区间及显著性

基于假设模型,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s法,随机重复抽取样本3000个进行估计,最终迭代达到稳健,各个路径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β=0.24,t=3.79,p<0.01),其 95%的置信区间为[0.11,0.37];心理僵化对大学生反刍思维具 有 显 著 的 正 向 预 测 效 应 (β=0.58,t=10.64,p<0.01),其 95%的置信区间为[0.46,0.68];反刍思维对大学生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β=0.25,t=4.90,p<0.01),其 95%的置信区间为[0.13,0.37];正念对大学生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β=-0.27,t=-5.71,p<0.01),其 95%的置信区间为[-0.38,-0.17];正念与心理僵化的交互效应对大学生抑郁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17,t=-4.06,p<0.01),其 95%的置信区间为[-0.28,-0.08];反刍思维在心理僵化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是0.15,达到显著水平,95%置信区间是[0.07,0.24],不包含 0,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反刍思维在心理僵化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3.2 正念的调节作用

由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正念对大学生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心理僵化对抑郁的直接预测效应是0.24,当与正念产生交互效应时,交互作用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为-0.17,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正念可以降低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即正念在大学生心理僵化和抑郁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为了探究正念对心理僵化和大学生抑郁关系的调节效果和机制,本研究将正念分为高于(M+SD)的高分组和低于(M-SD)的低分组,并探究不同组别正念水平下的交互项对大学生抑郁的预测效应的变化情况,绘制出简单斜率图(Simple slope plot),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正向预测效应在高水平正念组不显著 (β=0.07,t=1.34,p>0.05),而在低水平正念组却显著(β=0.31,t=15.36,p<0.05)。这说明,正念可以降低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实现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

4 讨论

4.1 心理僵化对抑郁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僵化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与抑郁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与抑郁产生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基本观点相吻合。当大学生习得了引发抑郁的刺激图式,对此类刺激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就会增强,一旦不愉快的相似刺激再次作用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过度联想以保持自己“不受伤害”,反而会增强他们对不愉快刺激的记忆效果,在认知融合的作用下,形成练习效应和长时效应,泛化了引发他们抑郁的刺激,使得大学生抑郁复发频率变高(Bardeen,& Fergus,2006)。由于社会经历不足,挫折承受能力有限,适应能力不足等各种因素,大学生难免受到各种负性事件或刺激的影响,加剧了抑郁形成和复发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大学生正确识别这些刺激,主动避免与这些刺激接触,如果避免不了,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批判地接纳这些刺激,而不要极端对这些刺激反复思考和一味逃避(Romeromoreno,MárquezGonzález,Losada,FernándezFernández,& NogalesGonzález,2015)。心理僵化使得大学生对外界事物只能做出非是即非的判断,不能辩证地看待事物,因此不愿意接纳不愉快刺激,以至于无法尽快适应现有生活,导致抑郁。

4.2 反刍思维的中介机制

本研究发现,反刍思维在心理僵化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符合本研究假设。反刍思维属于一种反复性的认知模式,容易导致大学生对外界刺激认识的局限性,如果刺激持续作用个体,这种思维模式就容易产生。当大学生心理僵化达到临床上规定的标准时,他们脑海里就会出现反复的思考,对事物的注意范围缩小,认知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容易出现不适合的反应。反过来又加大了其对不愉快刺激关注,引发或增强了反刍思维。反刍思维一旦出现,其人际适应性、社会适应能力等都会下降(Dickson,2017),阻碍了其与外界的正常互动,痛苦的感受由此产生。此外,Beck的抑郁认知失调理论认为,经历过负性事件的个体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产生认知扭曲,以这种扭曲的认知去解释外界刺激,就会形成反刍思维,进而引发抑郁(刘超,钱丽菊,曹中昌,2018)。心理僵化的大学生注意转移能力下降,往往会聚焦于某个负性刺激而无法自拔,引发反刍思维,长此以往,抑郁情绪便会形成。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心理僵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应该引导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愉快事件,尽快引导他们从负性事件和刺激中走出来,避免反刍思维的形成。

4.3 正念的调节机制

本研究发现正念可以使得个体保持一种不批判态度,对外界事物不再聚焦于其不愉快一面,而是开始接纳这种不愉快,从而避免抑郁的困扰,与国内外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刘慧琴,吴希林,邓云龙,2018;Williams,2008)。另外,正念在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也具有抑制作用,即正念可以调节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高水平正念下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低水平下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显著,与本研究假设相符合。对于高水平正念的大学生,由于正念的干预作用,他们的注意力不再是局限于或批判某个负性刺激或事件,开始辩证地看待外界事物(Rohde,Adolph,Dietrich,& Michalak,2014),在正念的监控下,排除了不合理认知的发生,减少了大学生抑郁发生和复发的概率。相反,正念水平较低的大学生,由于不能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外界不愉快刺激,往往容易聚焦于某个负面刺激带来的影响,并对此进行反复思考,形成了不合理认知,最终引发抑郁(Liverant,Brown,Barlow,& Roemer,2008)。大学生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特质正念,保持对外界不愉快刺激的包容与接纳,不聚焦于某个负面刺激或刺激带来的影响,以阻止不合理认知的发生。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心理僵化可以促使大学生抑郁的发生和复发;反刍思维在心理僵化和大学生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正念在心理僵化和大学生抑郁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由于心理僵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后续研究将采用纵向追踪研究心理僵化对大学生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影响作用,动态评估心理僵化对抑郁的影响机制,包括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和正念的调节作用,以有效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时监控。

猜你喜欢
正念量表个体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