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砚冰 周爱保 鲁小勇 陈 璇 陈大亮 崔嘉溦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最早关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发现于不同编码条件下,被试对“自我”编码条件的回忆效果最好(Rogers,Kuiper,& Kirker,1977)。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指当条件刺激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编码条件(Symons&Johnson,1997)。但随着自我参照效应研究的扩展,发现当刺激与自我相关时,不仅记忆会产生优势,其他与自我相关的表征同样也存在认知加工优势。在面孔识别的研究中表明,与非我面孔相比,自我面孔表征“更为明显”,个体用更长的时间来观察自我面孔 (Chakraborty & Chakrabarti,2018)。Yamawaki等 (2017)发现,在社交情景下个体自我面孔的认知加工优势同样存在。在声音识别的研究中,个体对自我声音识别同样存在优势(Xu,Homae,Hashimoto,& Hagiwara,2013)。在唇语(lip reading)的研究中,被试在只能看到嘴唇运动的条件下,自我唇语同样存在显著优势(Tye-Murray,Spehar,Myerson,Hale,& Sommers,2015)。因此自我参照效应稳定地存在于个体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其概念也随之扩展,即是一种自我信息的加工 (杨红升,2007)。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个体在加工与自我相关信息时,要优先于非我身份编码信息。因此对于自我参照效应心理机制的解释同样应该以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审视。以往关于自我参照效应心理机制的理论主要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精细—组织加工说。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都是从刺激角度出发,由刺激引发自我产生自我参照效应,即主要表现为自我的被动性。那么自我参照效应中主动性的自我是消失了吗?自我不可以自发地对刺激产生想要去了解的动机,继而产生自我参照效应吗?已有研究表明,个体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此自我同样具有主动性(舒跃育,2013)。而以往理论忽略从自我本身角度出发来探讨对刺激的影响,因此,只从刺激对自我作用这一角度探讨自我参照效应是不够完善的,必须同时考虑自我对刺激的作用。
考夫卡(1936)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心物场(psychophysical field)的概念,该观点强调了“自我”与“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即不仅从刺激角度来探讨对自我的影响,同时也从自我角度出发探讨自我对环境(刺激)的影响,因此从格式塔心物场的角度出发,为更全面解释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中“格式塔(Gestalt)”代表了一种整体性思想,即每个物体都是存在联系的。具体来说,“格式塔”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共有的形状或形式,此涵义更多体现一类刺激的性质,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刺激和其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通过比较前后两种解释,就可以发现,前一种“格式塔”指的是一类刺激所包含的共性,即可以从这一类刺激找出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刺激之间产生联系。后一种“格式塔”则指每个刺激所包含的特性,强调刺激所具有的特殊性,这不同于同类刺激中的共同性质,而是倾向与非同类刺激产生联系。因此从格式塔的涵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格式塔心理学的精髓所在,它不仅描述同类刺激间所具有的共性,同样也对不同类刺激之间的联系进行解释,这样的联系会使研究对象变得更加趋向于宏观和立体。
心物场是对“格式塔”更加具体的诠释,Koffka(1936)提出心物场是由心理场和物理场形成的。心理场是指个体知觉现实所形成的观念,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因此,“知觉”是观念和现实结合的结果,即是对“心理场”和“物理场”的统一。具体来说,知觉是“心理场”和“物理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我一直都是心理学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从构造心理学用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开始,研究者似乎找到了许多元素,比如动机、注意等,但自我似乎并不能当作一种元素来进行分析,因为自我本身就包含了动机、注意、记忆等元素。格式塔心理学一直都在强调整体论,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客观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对于个体的直接经验是按整体结构被接受的(Koffka,1936)。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心物场观,心物场包含自我和环境两极,这两极每一部分都包含其自己的组织。从自我核心的这一极点将躯体引向它那里,听觉、视觉等感知觉则与外部一极(环境)保持在同一场中。格式塔强调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Koffka(1936)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同样对行为产生影响,这种观点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换句话说,环境不仅作用于自我,自我也同时作用于环境。
格式塔学派将自我看作一种行为,并把它作为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自我和非我处于一个场,但是自我和非我的认知是不同的。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面孔的识别相对于他人面孔识别占有很大优势(Chakraborty & Chakrabarti,2018)。除了面孔,在一项自我声音识别的研究中,让被试进行自我与他人声音身份的判断,同样发现自我声音识别具有识别优势(Candini et al.,2014)。因此自我认知系统会因为这些不同的因素(自我相关的刺激相比于其他刺激对于个体来说,认知加工是不同的),把自我从场里分离出来,也就是说“自我”中独特的“格式塔”会把自我分离出来。对于“分离”的理解,我们可以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在组织率中讲的相似性来解释,即在等同的过程中自行巩固,并与其他过程分离。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到,一个人的自我就是所有能称为他的(his)东西的总和,包含他的房子、妻子、孩子、祖先和朋友、名誉和作品等。考夫卡(1936)对“物品”归于“自我”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是因为这些表征与自我系统相结合,因此个体获得这种自我表征。当感觉经验为我们提供空间上分布清晰的刺激时,与“自我”中共性格式塔联系到一起的物体归为自我,不具有共性格式塔的刺激则归为非我。而“自我”中不同成分是依照特性格式塔来区分的(Batmaz,De,& Dresp-Langley,2017)。具体来说,我们在视觉经验中能将自己的手与非我刺激进行区分,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用视觉经验来进行感知,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感受器感受到手的存在,而这种同样的感受则产生了共性格式塔,这种共性的格式塔形式将物品进行了“自我”和“非我”的区分。而我们的手与自我身体的其他部分可以被我们区分,是因为手具有它独特的性质。比如手是由独特的神经元来连接的,而这种独特的性质就是特性的格式塔,手具有的特性格式塔可以与自我身体其他的刺激进行区分。
以往关于自我参照效应心理机制的假说主要有三个,分别为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精细—组织双过程学说(Symons& Johnson,1997)。但是这些假说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仅从刺激本身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自我参照效应,忽略了自我本身对于刺激的作用,即没有探讨自我的主动性。
精细加工说指个体所加工的刺激和自我中某个部分产生联系,与自我产生联系的那部分加工刺激所占用的认知资源比其他刺激要多,同时个体还会不断重复地去加工这些刺激,因此个体与自我联系(vs.与自我不存在联系)的那部分加工刺激的记忆要更好。
在一个自传体记忆的相关研究中,老人在自传体记忆的条件中发生了自我参照效应,而且记忆效果要好于其他编码条件(Rosenbaum,2015)。从精细加工的观点来看,个体对于亲身经历和自我联系紧密事件占用的认知加工资源要远远多于其他事件,并且会重复加工这些事件,使个体在自传体记忆认知上具有优势。对于自传体记忆来说,与自我产生联系的部分很多,而且自传体记忆同样是经验自我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产生自我参照效应。精细加工说强调了自我结构性,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刺激与自我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已有研究表明,刺激特征与自我图式匹配度越高,自我参照效应就越强(Durbin,Mitchell,& Johnson,2017)。也就是说,刺激和自我发生联系是和刺激与自我结构的相似性、匹配性密切相关的。
组织加工说认为自我参照本身具有组织作用,组织的原则是自我与这些刺激存在共性,把一些刺激归为自我,把另一些刺激归为非我。而这些归为一类的刺激彼此之间存在联系,例如文具和铅笔的关系,或者说体育和篮球的关系等。在概念层面上总是存在一种并列,从上而下或者从下而上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它们彼此联系,即格式塔强调的相似性和等同性。
所有权的研究对组织加工说进行了很好地诠释。研究者要求被试对物品进行分类,一部分物品归为自我,而另外一部分则归为他人。再认阶段时,被试能够很好地回忆那些之前被归为自我的物品,即发生了所有权的自我参照效应(李占星,2017)。已有研究表明,除刺激之间存在联系之外,被试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一种主动感和控制感,这种动机会引导被试倾向于选择那些对自我有意义的物品,而控制感则引导被试对任务做出更深的自我卷入,对被选择的资源会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综合来看,人们的这种选择所伴有的自由意志对记忆的所有权效应影响可能更大(Toyota,2013)。也就是说,个体对于刺激产生的动机,同样也会影响自我参照效应。
精细加工说和组织加工说都包含于自我参照的加工过程,即自我与自我相似的刺激产生联系,然后这些与自我相似的刺激彼此相关,继而总体上归为一类,因此自我在组织刺激的同时也与刺激结构存在相似性。
我们可以从以往自我参照相关研究发现,比如在特质词的研究中,凡是与自我相关的特质词总是可以归为“自我”,因此自我比非我的记忆效果更好(Rogers et al.,1977)。一个人的特质包含于经验自我中,个体对于与自我相关的特质总是不断地进行认知加工,其占用的认知资源远远多于其他特质词,这些特质不仅都与自我结构有相似性,而且这些特质词彼此互相关联,通过自我的组织性把这些特质词包含于经验自我,或者说总可以从这些特质词中找出一丝的自我痕迹。在所有权的研究中,通过要求被试对物品进行分配,我们同样可以在分配后的物品中找出与被试相关的方面 (Turk et al.,2011)。因此个体平时经常接触的事物总是会被归为一类,因为这些刺激所占用的认知资源要远远多于其他刺激。
综上,可以发现以上三个学说只是解释自我参照效应的一个方面。在自传体、特质词和所有权的相关研究中,以上三个学说都是从刺激本身出发来探究自我参照效应。其实个体自我对刺激也同样具有动机欲望,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自我参照效应。格式塔心物场的观点可以完整地诠释自我参照的加工过程。精细加工说主要从“特性格式塔”的角度来解释自我与刺激的关系;组织加工说从 “共性格式塔”的方面来描述自我与刺激的关系。而心物场中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对格式塔两层涵义的解释。具体来说,精细加工说认为刺激与自我的某一部分产生联系,强调两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解释了特性格式塔涵义的自我参照效应。组织加工说认为自我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将“刺激”进行分类,同时这些刺激彼此之间存在联系,所以强调一对多的关系,即解释了“共性格式塔”涵义的自我参照效应,精细—组织加工说是两种格式塔涵义的结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以往学说没有考虑自我产生的场对刺激产生的影响,就好像“自我参照效应”中的自我是被刺激诱发的,而主动性的自我似乎消失在这一加工过程中。例如,让一个饥饿的人去做记忆的自我参照实验,那么食物和日用品两种类型的刺激哪种更会引发个体的自我参照效应呢?如果按照所有权范式,把“我的”与日用品相关联;“他的”与食物相关联,对于一个饥饿被试真的会出现“我的”记忆效果更好吗(李占星,朱莉琪,2017)?
以格式塔观的角度看待自我参照效应并不是对以往学说进行总体概括,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思想,即整体不仅仅是来自于部分的叠加,因为整体具有它独特的意义(Koffka,1936)。另一方面则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心物场理论不仅可以从刺激的角度来解释自我参照效应,而且可以从自我的角度探究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强调了自我与刺激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格式塔学派和心理学的渊源极其相似,格式塔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刺激同处于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当一个刺激被个体知觉时,这个刺激已经脱离了环境,正在向个体自我运动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格式塔自然科学的基础来源于场论(field theory)的思想。场不仅有限定的域,而且场的意义大于其部分之和。因此相比于其他学派,格式塔理论的来源就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而生的产物,而对两者的结合也正好体现了格式塔整体论的思想。
考夫卡(1936)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同时还要研究包括自我(或人格)和环境在内的场。换句话说,以往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只考虑环境(刺激)的因素,那么必然使个体自我在研究自我参照效应机制时消失。从刺激的角度研究自我参照效应,是个体自我或人格中所共有的加工机制,而从个体自我人格角度出发,则体现出不同个体所独有的自我参照效应加工机制。因此,本文以格式塔中的心物场观为出发点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心物场是由心理场和物理场所组成,而自我和环境位于心物场的两极,换句话说它们分别位于心理场和物理场的中心。其次,对于心物场的理解可以用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来理解。第一个“我”相当于心理场中心的自我,而“思”的过程则是自我作用于环境的过程,继而形成其后一个“我”,而此刻的“我”就是自我意想的“行为环境”。根据詹姆斯(1890)的解释,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思”的过程同样可以看作是心理场和物理场中两个中心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思”前后的两个我就可以这样解释了,即前一个“我”是纯粹的我,是一种先验的我,此刻的“我”相当于心理场中心的自我;而“思”后面的“我”则是一种经验的我,比如物质自我、关系自我、精神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是对自我相关的刺激表现出一种记忆优势的加工过程。其认知加工过程是对“我思故我在”最具体的表达,即我们都对与自我相关的刺激表现出一种自我表征,或者说是在认知过程中来构造自我图式的。
考夫卡(1936)认为自我与环境最初是一种分离的状态。但是自我与环境都处于一个场中,所以产生相互作用,继而打破这种分离状态。这种打破分离状态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我思故我在”的理解,继而对自我参照效应做出解释。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场理论并不是由一些“消亡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所组成,相反,这些事物都具有动力的特征,例如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刺激之间的接近性、完形趋向原则等(Hockley & Consoli,1999; Mandler,2002;Hintzman,2003)。所有这些特征都意味着一种刺激—自我关系,也就是自我和环境(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根据以往自我参照效应的三学说,其实都在强调环境对自我的作用,即从刺激的角度来找出与自我的相似性,继而解释自我参照效应,而这其实就是物理场的作用。但是心理场也同样会对物理场产生作用,即自我会对刺激产生影响。因为个体的自我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即每个人都具有动机,并且不同个体的自我也是具有差异的 (舒跃育,2013)。所以刺激可以作用自我,自我也可以作用刺激,主动与刺激产生联系,继而产生自我参照效应,并且每个个体的心物场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个体的自我参照效应是存在差异性的,即同样的刺激不可能对每个个体自我产生作用,自我也不会对每个刺激产生动机。
目前我们对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是通过记忆来衡量的,根据考夫卡(1936)对于记忆的理解,一个刺激所产生的痕迹通常来源于较大痕迹的一部分,对这个较大痕迹来说,该刺激只是一个亚系统,而自我其中的一部分则是另一种亚系统,这两个亚系统存在那些与知觉过程中获得的力相一致的力来联结。因此,痕迹与一个新刺激产生联系的过程,意味着整个痕迹与这个新过程产生联系。按照克拉帕雷徳理论,只有当整个痕迹都参与交往,不只是物体的亚系统参与交往时,再认才可能发生,即自我和刺激之间的动力交流才越有可能发生。换句话说,在自我与环境(刺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一些刺激接近自我,有一些刺激则远离自我,甚至还有一些刺激实际上没有自我联结。有研究通过操纵个体行为来进行,结果表明,相对远离刺激的身体自我(self-body),那些主动接近刺激的身体自我,会使个体的记忆优势更加明显(Oakes& Onyper,2017)。因此自我参照效应的发生不仅依靠刺激的物理属性,当自我建构被激活时,即使刺激是轻微的,自我的主动性足以让这些刺激被纳入自我概念中,从而提高个体的记忆能力。
刺激和自我之间的动力关系决定个体自我对刺激的行为,即有些刺激对于自我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而有些刺激是令人讨厌的,还有一些物体则是无关紧要的。现在,对一个刺激来说,具有吸引力就意味着场内有一些力起始于自我,它们倾向于缩短物体和我本人之间的距离,因此自我—刺激产生联结,不仅是由于刺激本身,而且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自我对刺激的兴趣和态度。
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进行审视。首先评述了以往关于自我参照效应的三个学说: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精细—组织加工说。三个学说都强调从刺激本身出发来影响个体自我,继而产生自我参照效应,当然这些学说可以解释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心理机制。比如,在一篇关于社交焦虑群体的自我参照效应相关研究中,实验结果依旧可以用以往的学说进行解释,比如高焦虑者普遍将消极词汇与自我相关联,而控制组则与积极词汇相关联,继而发生自我参照效应。根据以往学说的角度,只能说明刺激的不同物理属性会影响个体自我参照效应。根据研究结果,低焦虑组中对于积极的词汇回忆量要明显好于消极词汇的回忆量,因此个体不同焦虑水平同样可以影响自我参照效应。即个体会因为自我动机的不同对不同刺激的物理属性进行作用,继而影响自我参照效应。有研究通过听觉呈现刺激的方式进一步探究记忆的参照效应,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效应产生的原因与个体的注意有关(周爱保等,2010)。
综上,以往学说仅证明被动性自我的存在,却“消失”了主动性的自我。在一项声音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将动机水平不同的被试划分为两组,结果表明仅在高动机水平组发现了声音识别的自我参照效应(Gur& Sackeim,1979)。这是因为录音中的声音与个体平时听的自我声音是不同的,个体日常感知自我声音存在两种传导途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具体来说,空气传导是指声波的振动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前庭窗传入内耳外淋巴的途径;骨传导是指声波通过颅骨振动直接传向内耳使内耳淋巴液产生相应波动,进而引起基底膜振动产生听觉的途径 (Clavier,Norris,&Dietz,2010)。而录音中的自我声音仅包含空气传导途径的声音。已有研究表明,个体识别录音中自我声音时会产生自我反抗,高自尊个体的自我反抗高于低自尊的自我反抗,因此自我动机水平的不同会影响声音的自我参照加工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尽管刺激与自我存在关系,并且条件刺激与自我图式具有相似性,自我参照效应也不一定发生。自我参照效应是由刺激和自我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用格式塔的心物场观来解释自我参照效应则会更加地全面。换句话说,以往对自我参照效应的解释强调的是一种物性,强调每个个体都存在自我参照效应。但对于“人性”的思考依旧很重要,需要强调每个个体自我参照效应的差异性,或者说不同动机群体之间的差异,而格式塔学派中的心物场观则是对这一缺憾最好的弥补。心物场观对于自我参照效应有更加完善的解释。这种观点正体现了心理学对于“物性”和“人性”的统一,同样映射出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本文从格式塔学派心物场观的角度重新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做了诠释,即自我参照效应是由心物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心物场中,以自我—环境为核心的心理场和物理场,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接近性和等同性原则,当刺激与自我的接近性或者等同性越多,则物理场对心理场的作用越大;而对于心理场来说,自我对刺激的态度、兴趣等动机越强,则心理场对物理场产生的作用也越大。未来对于自我参照效应的解释应该更加具体,即研究者通过改变刺激特征来探究对于个体自我参照效应影响的同时,也需要对个体自我动机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启发研究者从多角度来思考自我参照效应,并且会使自我参照效应的相关理论更加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