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导引养生文献的调查与梳理

2019-11-13 13:56张路田洪涛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新生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教舞蹈

张路.田洪涛.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533000

前言

宗教与科学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最强烈的普遍势力”。但若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而观之,则不难看出,二者之关系颇不协调。若以近代以来西方宗教与科学之关系为例,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大致可作宗教与科学的分水岭。在科学与宗教趋向协调的今天,重新审视道教的价值,将其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捡拾回来,变“废”为宝,不失为明智之举。

1 东晋以前导引术之回溯

东晋以前中国古代的导引术不仅已经存在,而且至汉代前期就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既形成了系统的导引专著,又绘出了导引图。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是中国古代体操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也为同期的世界其他文明所难以匹敌。

1.1 导引术起源的初始形态为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一开始并不属于导引术,导引术只是原始舞蹈发展到一定时段的某种变异。如果原始舞蹈者是为去除身体某部分的疾病或保持身体健康而舞蹈,则他的舞蹈可算是一种借用了舞蹈形式的导引术。这种舞蹈在客观上会对身心造成积极的影响,甚至可以治愈某些疾病,与导引术有着相同的效用,但它只能算是广泛意义上的导引术。

1.2 关于导引术起源的地域及其气候因素

在古代中国最容易造成洪水泛滥的则首推黄河,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是十年九灾。除因为其地势低平和洪水泛滥造成的空气湿度较大外,其气候因素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远古社会,人们的避寒、取暖的条件和措施普遍较差,很容易造成身体的“郁阔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等病状。这就促使人们思考和寻找解决的途径,于是乎人们在长期的原始舞蹈实践中,即可发现舞蹈对减轻这类病状的作用,严格意义上的导引术便应运而生了。

2 东晋至唐末的道教导引术

根据东晋之前有关导引术的传世及考古文献可知,战国至东晋,导引术在社会上一直存在。但存在的形式,一方面是以医学和养生保健类书籍的形式,在世俗的贵族、官僚等有闲阶层之间传播另一方面是在有师承关系的部分方士间较为秘密地传播。对后者而言,主要是指在道教的一些前驱组织形式中,近世马王堆汉墓《导引图》与张家山汉简《引书》分别出土于湖南与湖北两省。而这两省恰好都在古时的荆楚范围内,所以这两次有关导引术的考古大发现,极有可能与战国及秦汉之时传习导引术的方仙道在荆楚一带的活动有关。

张道陵的天师道、张修的五斗米道以及张角的太平道等为道教的早期教团组织,一般称之为早期道教。早期道教基本上是在乱世出现的的宗教,因此,现存早期道教经典中都未曾提及过导引术亦在此情理之中。后来,早期道教在魏晋统治者的接连打压或利用下,分别向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分化。由来已久的导引术也自然被更广泛地融摄入了他们长生成仙的宗教修炼体系,从而得以在宗教的环境电再生或重构。虽然在唐末以前,道教的成仙术主要偏重于外丹的炼制与服食,但鉴于导引术在日常保健等方面的明显效用,一些道派及道教人士还是对导引术做了大量的总结、整理或创新工作。

3 五代至明清的道教导引术

唐末五代之际,中国道教又在经历着一次重要转变。这次转变一方面表现在道教的“神仙思想逐渐由出世转为入世,开始像儒教与佛教那样,注重对于人们现实苦难的慰籍与拯救”;另一方面,在道教的修炼道术上,开始由外丹转向内丹。受这些转变的促动,道教的导引术也随之经历了一番蜕变。

首先,道教神仙思想的这种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变会有利于导引术向世俗间的传播。唐末五代以前,道教经书及方术传授多秘密进行,限制很多。这会造成许多道术的传播范围的狭小及流派或形式的驳杂多端。而从唐末五代开始,道教神仙思想转向入世,道教对世俗间的影响力大大加强,促使导引等道术向适应世俗需要的方向发展。

其次,道教修炼道术上,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变也给导引术带来了不少影响。道教修炼术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变,亦非一墩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导引术在道教炼养道术中的地位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在唐末五代,与炼丹等众多方术一起被当作败坏大道的“傍门小法”,后来在内丹盛行的宋代,甚至被看成是有害身体健康的“速死之道”。故创造出了像钟离八段锦法与太极拳法等熔导引、气法、内丹、拳技等多种方术为一体的新型的道教导引术。

五代至明清,道教中新创的导引法有很多。尤其是在明清之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导引养生专著中刊载了大量的导引法。但鸦片战争的炮声很快惊醒了中国古代社会独立前进的睡梦,而使其开始汇入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大潮。道教导引术恰在登临巅峰之际被卷入其中,并开始寻找着新的出路。

结语

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过,这种交流并不是对等的,而总是以科技为主导的西方近现代文化的“顺差”为特征。相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占国却总是陷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逆差”中而拔不出腿来。在极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医学和道教则又是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学已被有识之士誉为“中国古代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第五大发明”,而道教更是传统养生学的“专业户”,二者在养生等方面是相互融通的。

猜你喜欢
道教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道家道教研究
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巧妙运用舞蹈技巧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