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土”味
——读《乡土中国》有感

2019-11-13 10:51郭政林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新生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费孝通乡土

郭政林 湘潭大学法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乡土中国》是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本土理论的开创性著作,是费孝通先生当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课的内容。作者在开篇就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基层的中国社会中,有着和现代化不同的乡“土”本色,甚至有些特色是与现代化相对立的,是和现代化社会价值理念不融合的。农村崇尚道德,主张克己复礼,追求礼治,维护传统,追求以单亲血缘关系为主的家族胜于家庭。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乡“土”性逐渐淡化,但是中国的乡“土”特色依旧存在,而且影响深远。

一、“土”味的基本特征

“土”字的基本含义就是指的泥土,中国人的“土”表现在离不开泥土,离不开犁地、播种等这些在现在看来原始的生活方式。基层的农民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因为不认识字,乡下的谈吐也没有城里正式。就像作者在书中举的敲门回答的例子一样,简单的一个“我”就可以在乡下轻松解决。“土”还表现在乡下人的打扮上面,乡下人自身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在田里,在山间也不需要像城里穿的那么隆重。

中国人的“土”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礼”就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对的。也就是说乡土社会是靠教化、靠感动解决实际纠纷的。通过传统的礼治秩序的治理,平息社会的矛盾、维持社会的安定,从而养成了个人对礼的敬畏之感,并使得人们慢慢习惯了这种秩序。

二、“土”的优势与缺陷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是现在生活无法得到的,这也是和现在不同的地方。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植根于“土”上的生活,在凝固的“土”和封闭的“乡”中孕育出“原生态”的乡土性。人们相互之间有天然的信任。因为是熟人社会,没有谁不知道谁,也没有什么能够隐藏。乡土社会里人们从熟悉中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乡土社会里,大家都是熟人,办事打个招呼就行了,不用多说什么。

不过,“土”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从土里长出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人们对土地越重视就越会产生依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农民把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寄托于土地之上,可以说,农民的双腿就这样永远的禁锢在土上了。土地的不流动性导致人们居住环境的封闭性和社会活动的单一性,使得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范围非常狭小,人们日常绝大部分的生活只需要在家庭和亲戚之间就可以维持下去。这与现在的大环境是不相融合的。在乡土社会里,因为利益和好处的获取是随着亲疏远近慢慢推出去的,越推越远,越推越薄,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所以很明显,这种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使得一切标准都不发生作用,没有边界,只讲关系。这与我们现在的平等、法制的现代化有很大的冲突。

三、基于上述情况下的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交流水平的不发达所致,要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就得从这些问题入手,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逐一进行完善。

在经济制度层面上,沿着商品市场经济的进程奋斗,应该给乡土社会提供一个竞争、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用经济人理性的头脑去思考问题,改变用关系、人情原则买卖或者交换商品的思路,遵循等价原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及时清算,不要拖拖拉拉导致看不到尽头;在教育制度层面上,保证良好的教学设施及教学水平,可以制定引进外来人才到乡村中教书的计划,可以增加希望工程的数量和质量,国家也应该制定精准的扶持政策,以缓解乡村孩子学习机会的欠缺,保障社会公平的教育权利;在社会交流水平层面上,鼓励乡村人们对外交流,鼓励乡村人们从事新鲜事务,国家可以给予相关地区其优惠政策,比如从商优惠政策、扶植新型事务的政策,保证人口、信息的流动速率,从而提高乡村社会对外的交流能力和交流水平。

最后,在乡土社会的治理问题上,笔者认为,乡土社会最终肯定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成功,而法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法治也是保证现代社会文明、稳定前进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各个方面迅速发展的基础,更是一种强有力的地域文化。法治的稳定性、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还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实施是礼治无法比拟的,因此,法治治理模式不言而喻是一种好的治理方式。

注释: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费孝通乡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吴文藻从不“顺便”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