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颖 合肥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是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指导性意见,有效引导的过程,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求职就业和未来选择。学生从高强度的高考释放后,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校园是迷茫无措,缺失信念与目标的,而这在日常专业课的学习中也难以汲取答案的,基于新时期大学生思维意识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恰恰可以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疏通眼前的道路,“扣好大学的第一颗纽扣”,从唤醒意识,探索个人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来作出决策,评估,认清自我,准确定位,锁定目标,确定方案。
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平台,而不少学生传统意识却疏于对这门课的重视,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性于学生个人,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课上学习探索中开阔眼界,放眼未来,课下交流互动中思考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个人定位,有计划,有方向性去汲取知识,参与活动,在意识与能力上能够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在大学四年真正利用好时间充实自我,在择业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而有信心,实现“个人幸福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探索价值观的章节中,结合当下热点社会问题,传递正确的是非观,让学生在个人职业择业观之上意识到祖国和平和高速发展来之不易,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肩负更重大的使命去奋斗,少年强则国家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热血的爱国青年,为将来的社会繁荣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一)当下社会环境下,快餐文化文化正在一点一滴渗透到生活学习中,不难发现“快时尚”不断兴盛,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以短视频走红的网络主播群体也在逐渐庞大,反映了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带动了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更注重产出效率,一方面浮躁,急功近利,求胜求快等心态也在浮出水面。大学课堂上“低头族”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除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之外,教师的丰富阅历,个人魅力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让学生沉下心来吸收课堂内容需要明确三点,一是让学生意识到课程对他们本人的意义,导入部分可以通过学生自述,实践活动,短视频播放带入情景,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现状,唤起危机意识,素材要新,能够触及内心;二是与时俱进了解当下的流行文化,课堂教学内容要能与学生亲身经历或所思所想契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人际交往中,求职就业中所遇到的困难,成为应用型教学课堂;三是注意语言表达技巧,无需用冗长枯燥的心灵鸡汤式语言阐述道理,经典幽默诙谐的故事,或是震撼有情感温度的案例,都能持续性保持学生的关注度。
(二)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并存。“意识形态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面对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情况,高校教师要要精准定位,明辨是非曲直,方能传道受业解惑。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新使命新责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锤炼,营造美好精神家园,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课堂上力求触动学生,与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相结合,能深入学生内心活动,因材施教,例如自我探索的兴趣章节,针对每一类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解读,具有一定洞察能力和心理学基础。
(三)探索课程模式改革,打破传统授课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联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基于当下的“佛系”文化,不少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且持续时间很短,意义是被思考而不是被赋予的,需要让学生在群组的探讨中得出结论,更自主自发去研究生涯规划,以取得阶段性成果而释放更大动力推进下一步目标。课堂内容需要与未来社会需求相接轨,借助学校的平台为学生引入更多的资源,更多接触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才或可加快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互联网+时代对于高校意识形态的冲击。阿尔温·托夫勒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互联网时代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信息爆炸化的网络平台连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让用户更迅速,更有意识接触到多元化的价值观,丰富了其精神内涵,一方面爆炸式是信息是非难辨,对于思想意识形态还未成熟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网络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样会加深舆论对整个社会的冲击,挑战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相比于专业性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优势也恰恰在于理论性知识不多,主体是实际应用型,因此课堂的形式也容易多元化,不局限于一对多的形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开端,穿插相关主题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投入并获得感悟,最后做出经典性的总结引发共鸣,让学生带着课堂所学真正也能在课后所用。课堂教学中,“兴趣岛”,“价值观交换”,“破冰游戏”,“决策平衡单”等活动广泛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好评,能够对他们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刺激和影响,“假设性的经历”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求,激情,动力,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勇敢踏上追梦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