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制下高校学业预警机制现状及改进
——以N学院为例

2019-11-13 13:56叶世平蓝婵婷黄丽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新生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籍学分制学分

叶世平.蓝婵婷.黄丽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性,充分的使教学内容和学科设置紧跟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管理更灵活、开放和富有创造性【1】。

一、构建学业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但是实行完全学分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首先,学分制打破了班级化学生管理模式,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上课,互相间接触交流的时间减少,集体观念淡化, 辅导员的凝聚力减弱,同学之间缺乏相互督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因此部分自觉性不够的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等,出现迟到、逃课、厌学等现象。其次,学生选课时未必能考虑到学习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盲目选课不仅会使得知识体系得不到完善,更有可能导致学生所修的学分结构不符合教学计划要求,最终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为保障学分制能够顺利推行,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些高校同时建立了学业预警机制。学校根据学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及时提示、告知和帮扶。通过学校、家长跟学生本人三方配合协作,采取有效的防范或补救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学业预警是一种信息反馈和危机干预的机制。学籍预警机制关注学生学习成长关键环节,及时警示学生,同时保证及时向学生家庭反映学生真实状况,促进学校与学生家庭紧密沟通,弥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断层,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学业问题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本文以实行完全学分制的N学院为例,探讨学业预警机制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学业预警机制的建议。

二、学分制下N学院学业预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良状况,评价指标如何选取以是学业预警最先值得考虑的问题。N学院是以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或每学期/每学年获得的学分为预警依据,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警设置的阀值。达到对应条件的,按轻重程度分别给与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三个等级的警告。这种以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为评价指标的预警方式,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这种方式存在一道清晰的轮廓线,具有逻辑上的简约性,对于行政部门而言也更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这种预警虽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走向更恶劣的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难以被及时发现、警示和纠正,因此仍然属于一种“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补救型预警。普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那些曾经被亮黄灯,即处在中度学业失败危险的学生,收到预警邮件后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而那些直接被亮红灯,即处于高危群体的学生,即便收到了预警邮件,他们在课堂表现上也不会有太大改观[]。越及时发现问题,越早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越容易将不好的倾向消除在萌芽中。因此预警工作的重心应该前移,更加注重对原因和过程的考查,将传统的“事后处置”、“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和事中预防”。

(二)这种预警未能及时发现所修学分是否符合其教学计划的要求,如出现多选、误选、漏选等情况,最终还可能影响学生正常毕业。专业的自由转换、课程的自主选择等使得学生所修课程变得异常混乱,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不足、选课要求不明确的学生,经常临近毕业资格审核时才发现自己某些模块学分不足等情况导致不能正常毕业。

三、完善学业预警机制,增加防错型预警环节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不应单纯以考核成绩和获得学分作为预警依据和内容,学校可以综合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选课情况等多元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适当增加考勤预警、学籍异动预警、选课预警等几类防错型的预警环节,使学业预警更具备未雨绸缪的前瞻性,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结果做到提前预防,让学生付出的代价更小,成本更低。

(一)考勤预警

学分制按教学班上课导致行政班约束力减弱,学生可能迟到、早退、逃课、厌学等问题。学校应严格课堂纪律,建立考勤预警机制。通过引进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统,统计学生出勤率、课程教学活动参与度,分析出勤情况和课堂课后表现,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发出警示。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无故缺勤学生应进行严肃的批评,避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厌学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采取高年级或者班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对于没有学习动力的同学,则应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学籍异动预警

学分制下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选择毕业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修读的专业。然而这种弹性的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休学的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返校复学,超过期限未办理复学的学生将有被注销学籍的风险。延迟毕业的学生应在最长学习期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否则将永久结业,甚至肄业。因此,学校必修建立学籍异动预警机制,对学生和家长提前发出警示,以免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后果,引发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种种矛盾。又比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零门槛的自由转专业,特别在民办高校,每学期转专业人数高达数百人。有些学生在已修完原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的情况下申请转入到新的专业,教学管理部门只承认少部分课程,其余的只能互认到任意选修课,导致学分结构严重失衡而不能按时毕业。因此,申请转专业前教务系统应提前告知学生这种学籍异动存在的风险,预测已修读的课程哪些能够进行学分互认,以及转专业后可能延长的修读年限,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划。

(三)选课预警

1、学生进入学校前,学校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进入学校后,教学管理部门为学生解读人才培养方案、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各模块的学分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于学生身份标签的复杂性(包括层次、专业、专业方向、特色班、中外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多重性(多种标签的组合)和动态性(转专业、项目变更等),给教学管理部门做好选课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选课期间,教务老师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的选课工作,进行细致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学生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已经养成了一切听从学校安排、被动接受课程安排的习惯, 实行完全学分制后学生有了选课的自主权,反而不知所措【3】,从而盲目选课,随意选课。最终出现多选、误选、漏选等情况,影响了正常毕业。为此,学校应加快选课预警相关系统的建设,减轻师生选课压力,为学生正确选课保驾护航。每学期的选课期间,学籍系统通过微信平台给学生推送当前学业审查情况,确保学生了解自己各模块学分修读情况,同时为避免选课出现从众跟风、避难趋易、混凑学分等现象,选课系统应结合个性化培养方案,按各模块学分的比例为学生推荐每学期应修的课程,以建议取代限制的方式,保证满足学生毕业要求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

四、结语

构建学业预警机制,能有效地监测到学生在学分制实行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和危机情况。在学分制背景下,实施学籍预警机制进一步彰显了大学教育以“生”为本、构建和谐教育的理念。在具体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学籍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初探
学分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