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孩子们都成为果蝇……

2019-11-13 20:01杨建业
杂文月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通性果蝇教育工作者

●杨建业

最近,接连看了几篇讨论中小学学生过度学习的文章,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这些文章,要么避而不谈学校及老师的责任;要么就是学校和家长各打五十大板,不分责任的主次。孩子夜夜睡眠不到七小时,甚至常常只有三四个小时,五六个小时,成为“特困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在起主导作用,谁应负主要责任。难道那些天量的作业、海量的背诵不是学校还是家长布置的吗?诚然,确有一些家长不够理性,在孩子学习任务已经超重的情况下,还要报各类课外班。但无论如何,家长不会也不可能去主导学校的工作,而学校却完全能够主导孩子的学习方式并以此影响甚至左右家长的行为。家长们就是再耿耿于孩子的辛苦,不满于学校、老师的教学教育方式,也只能在家长微信群里发发牢骚,有几人敢对学校对老师公开叫板?说白了,现在还是学校这个“卖方”的市场,而不是家长学生这个“买方”的市场,学校怎么对孩子因材施教,进行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家长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这还需要阐释、论证吗?

为什么一些老师,迄今仍迷信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这类落后、过时且对少儿十分有害的教学方法呢?我很同意教育专家李镇西先生的看法,那就是,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太差,缺乏教育智慧。除了一些教辅材料,这些教师据说通常是不读书不看报的。我甚至怀疑,他们当年就是中小学过度学习训练出来的一批“怪胎”,现在走上教学岗位了,又把这种僵化死板、戕害少儿性灵的教学方式,用在了下一代、下下一代身上,不仅越搞越极端,还浑然不知其祸害之大。而这正是最可怕之处——因为他们是教育工作者。如果教育工作者都不讲教育规律、教学艺术了,那还指望谁讲?当然,或许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处,但这就更令人难以释怀了——同样也是因为他们是教育工作者。如果某些教育工作者因其一家一己之私,都可以不讲为人师者的责任和良知,不讲人文情怀和爱心了,那还能指望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会有良好的人格养成吗?

譬如少儿们的缺眠少觉,除非孩子们成为果蝇,否则,就难以避免对其生理心理上的巨大伤害。因为据科学家研究,睡眠不仅是人类的通性,也是动物的通性,只有果蝇比较特别,对睡眠的需求不那么强烈。(2019 年3 月4 日《参考消息》)但孩子们能成为果蝇吗?何况即便是果蝇,也要睡觉,只不过睡得少一点而已,据说最短每天睡上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可老师们明明知道孩子们不是果蝇,却还要驱使孩子们按照果蝇的习惯去学习,还谈何教育的人性和温度呢?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老师,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他们还记得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吗?

或许,他们记得。但他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现在又习以为常地把孩子往果蝇的方向驱赶。这就更值得警惕了——因为,一旦教育工作者成了常识的匮乏者,成为不顾少儿生长发育规律自私粗鄙的人,那就很可怕了。须知,坏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因此,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关注了。应从顶层设计上解决治愈这个顽疾,必要时还要考虑进行相关的立法。

也许目前,我们暂时还无法从高考制度上做出根本性改革,但我们至少可以先从如何全面评估中小学教育品位和中小学教师素质上入手,从而使教师视野和胸怀阔大起来,而不只是汲汲于应试训练和高升学率带来的一时之利。

相应地,所谓名牌中小学校是否是真正的名校,也看其有没有、有多少这样尊重教育规律、富有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一流教师。只有这样的一流教师愈多,具有奇思异想、创造潜力的一流中小学生才会愈多,所谓的名校也才会名至实归。国家应该给学校和教师提供这种全面发展的平台,改变以往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的评估机制,制定出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天性的评估机制。如果不抓住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理念和教师教育素质评估方法这个根本,只是搞点清理不规范的校外辅导市场啊,推迟一下学生到校时间啊这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小动作,则永远也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现行中小学教育的流弊。所谓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不能只是一种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空话。

猜你喜欢
通性果蝇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不为浮云遮望眼,更要身在最高层——例说向量中的“一题多解”与“通性通解”
基于改进果蝇神经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
待定系数法:向量中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