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娟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 554300
前言: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无论是从学生的声音条件、艺术素质还是教学目的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专门用来培养高素质新型幼儿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是以培养符合幼儿教育,所需要的音乐素养、歌唱能力、表演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为目标的。经过笔者对在教学实践的分析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其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声乐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它有着专业性强的优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是世界各国声乐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其在人们的心中地位已经要深蒂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声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而被赋予了提升全民素质这个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现在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我们应该从声乐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争取找到最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当前学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幼教学生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以声乐大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模式展开声乐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声乐大课是指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展开的教学,其具有系统性,主要是从学生的共性问题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理论这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打好基础。小组课虽然也是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主,但比大课教学要细化很多,通过对小组成员的有效提导,学生的歌唱状态极易行成,在良好的互助氛围内,很好的实现了共同进步,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个别课教学就是之前说过的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经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声乐教学的需求,教师只有选择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声乐大课,小组课和个别课有效组合的模式展开教学,才能满足幼儿教育新型人才的需要,才能真正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有效性。
科学的发声体系是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出来的,是一个使嗓音永葆青春的秘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声乐的初学者,为了使学生们可以更好了解科学的发声体系,教师就需要利用解剖理论或模型,运用形象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发声的原理及发声器官的构造。人体的发声是由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同作用构成的。发声的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再经过共鸣腔体的同共作用,最终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歌唱是建立在两个反向理论上的,即声音在前人在后,声音向上气息向下的反向提法,才能使学生了解正解的发时气息和肌肉群的动向,以便掌握准确的发声方法。
有效教学法是指在声乐教学中,以先进的理念为基础,对世界上先进的声乐方法加以借鉴吸收形成有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挖掘声音的潜能,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学生为了便于歌唱时口盖的调节,需要对口腔的开合和下巴的放松进行反复的训练。然后练习“喉咙的打开”,“打开喉咙”是歌唱的训练的前提,它直接会影响到声音的好坏。
第二,要通过“哼鸣”练习来确立声音位置和改变音色。哼鸣练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指的是用柔和的半声带感情的进行哼唱的练习方法,它是用鼻腔发出m音节来练习的方法,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只要能正确的掌握,并长期加以练习,能够实现对喉头的控制和气息的稳定,使歌声优美圆润、流畅灵活、清晰明亮,有效的提高歌唱的水平。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声乐教学加以补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声乐的讲解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既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时间,又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直观,还能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声乐需要表演和实践,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校可以举办各种音乐比赛和文艺汇演来为学生创造演出机会,还可以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帮助学生争取一些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除了多参加演出活动进行锻炼以外,学生还要重视多去幼儿园实习,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幼儿教学当中,才是提高有效性关键所以。
结论: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当中,由于课时有限,因此为了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但是想要提高乐声教学的有效性,只是依靠教师是不够的,也要求学生也能及时的转变学习理念,对自已的学习方法加以革新,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