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亦丹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案例简介
小陈是心理普测异常毕业生,性格内向敏感。毕业论文终稿提交前夕,由于其撰写的论文在指导老师处再次审核不通过,小陈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状态不稳定,并觉得老师故意针对他,便和论文指导老师产生冲突。由此,论文指导老师、小陈及其家长纷纷寻求辅导员帮助。在一系列的协调和帮助后,师生关系得到缓和,小陈的论文也按时完成,得以顺利毕业。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具有心理危机干预及学困帮扶双重性质。
问题关键点
1、稳定小陈状态,打消其对老师的敌意
2、帮助小陈积极面对自身问题,写好毕业论文
3、在问题解决和后续论文修改等一系列事件中,保持对其心理状态的监控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剖析事实,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引发冲突事件的关键,是小陈觉得老师不让其论文通过,是故意针对他。但在对整体事件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小陈因为实习,时常缺席论文指导,且多次修改都未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论文质量的确难以达标。所以,小陈对此次事件的认知,一直存在偏差。而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往有少许偏执,当认定一件事后,容易陷入“内心的怪圈”,这就需要辅导员耐心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事件情况,明辨是非。辅导员围绕“论文是否存在问题”、“论文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引起的,还是自己引起的”两个问题,层层剖析,帮助小陈面对事件事实,认识自身错误。
2.配合指导老师,完成学业指导。在帮助小陈意识到自身错误后,除了要引导他及时向指导老师道歉,更要配合指导老师,在短时间内帮助小陈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小陈在日常与人沟通时就呈现出过词不达意,需反复强调才能相互理解的情况,此次与指导老师产生冲突,更给他与指导老师的顺畅交流增添了难度,由此,辅导员就要担负起沟通桥梁的作用,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向指导老师求教,更要做好解释、协调工作,避免新的误会的产生。
3.联系家长、同学,全方位把握学生动态。小陈是校外住宿学生,大四期间都是住在自己家中,所以其撰写论文的主要场所是自己家,能与其有较多接触、留意到其情绪变化的是他的父母。由此,在对该冲突事件进行初步处理后,辅导员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说明事情经过,帮助家长了解小陈现实的情况,并建立联系机制,与家长互通有无,共同做好学生的安抚和引导工作,多角度了解学生情况的动态变化。与此同时,辅导员也与和小陈同一论文指导小组的同学取得联系,希望其共同留意小陈情绪等的日常变化,并在论文撰写方面基于小陈一定的帮助,一同帮助小陈走出困境。
4.持续跟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此次师生冲突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学生的特殊性、毕业的压力、师生的沟通效果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帮助小陈意识到自身错误后,更要持续的观察和引导,避免其在毕业的重压下,再次陷入“内心的怪圈”。
经验与启示
1. 坚持日常性的谈心谈话,建立信任关系。此次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得益于辅导员与小陈通过日常性的谈心谈话,已经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辅导员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干预后,小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在逐步的引导下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抵触。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具,不仅能帮助辅导员更好的了解学生,也为辅导员走入学生内心提供了途径,更有助于各类学生问题的顺利解决。
2.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为更好地了解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学生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任课老师、家长、辅导员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这三者也在各自的领域,以个性化的视角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将任课老师、家长、辅导员充分联系起来,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帮助其成长与发展。除此以外,出现心理危机学生的同学们,也在帮助了解心理危机事件情况,持续观察心理异常学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用。而多方联动机制的形成,离不开辅导员的纽带作用。
3. 切忌一味安慰,帮助其认识问题才是关键。在解决此类与心理相关的学生问题时,安慰可以是安抚学生的手段,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切忌一味安慰。通过安抚,使学生情绪平稳后,要引导学生从他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描述,并与辅导员自身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对比,寻找谈话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引导其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4. 守好毕业论文撰写标准及毕业要求的底线。毕业论文撰写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其顺利毕业的最后一道关卡,而在就业、未来发展的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在论文撰写阶段感到压力陡增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无论是哪一类别的学生,毕业论文标准、毕业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面对小陈这一类因毕业季压力而激化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帮助舒缓其压力的同时,更要促使他们正确认识撰写论文的意义,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为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